陳丹
摘要: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完全適應在校學習,無論在知識儲備上還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上,都缺乏一定的基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更多的耐心,采用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識字是小學低段學生的重要任務,是他們將來語文學習的基礎。教師需要善于開展趣味識字教學活動,降低學生的識字壓力,切實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興趣;培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認識漢字是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為了使學生積累足夠的知識,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對小學生來說,識字教學最大的困境就是缺少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的認知能力不足,學習漢字的難度較大。所以,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主,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幫助學生積累更多漢字知識。
一、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識字情境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并不豐富,他們接受新事物的過程中存在困難。因此,教師需要在識字教學中引入生活情境,拉近生活和識字學習的距離,讓學生借助生活經(jīng)驗掌握新知識,在特定的情境中輕松識字。
例如,“口耳目”漢字教學中,利用這樣的導入方式:同學們,今天我要看看你們的畫畫技術,大家畫一個自己的自畫像,包括鼻子、耳朵、眼睛和嘴巴,看看誰畫出的肖像最好。學生馬上畫出了一幅幅特別的作品,教師用問題繼續(xù)引導:你們畫的都很有自己的風格,你們既然能畫自己的五官,會不會用漢字寫出來呢?教師使用多媒體呈現(xiàn)這些漢字,讓學生思考這些漢字和五官形狀的相似之處。學生在這樣的導入中,能保持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情境中快速認識了相關的漢字,在課堂中十分投入。
二、滲透趣味漢字文化內容
古人在造字過程中融入了豐富的含義和思想,根據(jù)古代造字法,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融入趣味漢字文化內容。比如,造字法一共有六種,有假借、轉注、指事、會意、象形、形聲。教師有意識地在教學中融入漢字文化的內容,有利于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讓學生發(fā)展文化素養(yǎng)。
例如,“日月水火”漢字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展示水、火、月亮和太陽的簡筆劃,讓學生寫出對應的漢字。細心的學生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比如漢字“月”是彎彎的,真實的月亮往往也是彎彎的,只有少數(shù)時候是圓形的,其他幾個漢字也有類似的規(guī)律。教師在此時引入漢字文化內容:古人在造字的時候,都是根據(jù)物體的形狀進行創(chuàng)造,對物體本來的樣子進行抽象和簡化,就形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這種造字的思路就是象形。學生恍然大悟,在生活中看到相關的事物就會想到對應的漢字。在低段識字教學中加入這樣的文化內容,有利于豐富課堂教學,讓學生理解漢字的文化內涵。
三、正確區(qū)分相似漢字
漢字的形式很多,有很多漢字的結構、形狀比較相似,如果學生不了解漢字的構成、含義,在記憶學習時就會將相似的漢字混淆,這也是識字教學的困境之一。為了解決這個困境,教師可以從漢字的創(chuàng)造、演變入手,帶領學生了解漢字的發(fā)展、組成規(guī)律等內容,使學生可以正確區(qū)分漢字的結構、意思,進而準確地記憶和運用。
例如,在“木”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這個漢字進行內容的拓展和延伸。首先了解“木”的含義,即樹木的意思。然后將兩個木組合在一起,也就是更多的樹木,進而構成“林”字,再加一個“木”則“林”進一步擴大,進而變?yōu)椤吧?。通過這種遞進深入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漢字,避免學生混淆形式、意思相近的漢字。也有一些漢字的外觀相似,但意思完全不同。如“技”和“枝”這兩個字的形狀輪廓相似,很多學生容易混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從讀音和意思入手,根據(jù)讀音和意思區(qū)分兩個漢字?!凹肌笨梢源砑寄堋⒓夹g,需要用手來完成,所以采用“提手旁”作為偏旁;“枝”則代表樹枝、枝葉的意思,是樹木的一部分,所以采用“木字旁”作為偏旁。通過對讀音、意思的分析,學生可以準確地區(qū)分兩個漢字,從而避免在學習記憶的過程中產(chǎn)生混淆。
四、與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加強學生對于漢字的理解
單純的文字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既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易理解,也有些枯燥,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漢字是在人類社會當中進化演變而來,它產(chǎn)生于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實踐,并隨著社會發(fā)展不斷改良,可以說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一個漢字,都產(chǎn)生并服務于人們的生活需要。而這一時期學生對于各類事物的認識,主要也源自日常生活當中。因此,將識字教學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漢字的內涵,符合這一階段學生自身的特點和要求,可以有效降低學生學習和理解漢字的難度。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識字這一學習過程不再艱難,學生很容易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理解到不同漢字當中的具體含義,讓學生更愿意跟隨教師進行漢字學習。另外,將生活實際與識字教學聯(lián)系起來,學生的漢字學習與實踐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學生的理解更加準確和深入,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不僅讓學生會寫,還讓學生會用,更有利于實現(xiàn)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漢字看起來比較復雜,其實里面蘊含著豐富說的規(guī)律,根據(jù)規(guī)律教學能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教師需要善于結合游戲、字謎進行漢字教學,以此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激發(fā)學生對于漢字的熱愛之情。
參考文獻:
[1]劉艷云.追根溯源快樂識字——小學低年級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研究[J].名師在線,2020(14):66-67.
[2]褚文霞.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0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