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英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從四方面做起:1.激發(fā)情緒,促其愿思;2.改進方法,教其會思;3.啟發(fā)誘導,引其深思;4.多方開拓,導其多思。
【關鍵詞】小學語文;思維能力;愿思;會思;深思;多思
語文課的基本特點是語言和思維的統(tǒng)一,離開了思維,語言就會不存在。因此,在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語言的發(fā)展,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通過課堂的實踐,筆者認為,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如下幾點做法:
一、激發(fā)情緒,促學生愿思
只有高漲的情緒才能造成思維的最佳狀態(tài)。教師在課上的情緒好壞,會直接影響學生思維的高漲或低落。諸如高度集中的精神,充沛的精力,富于啟發(fā)的談話,形象的演示,繪聲繪色的朗讀都能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例如,教學第九冊《金獎章》這篇課文時,因為這篇課文是童話故事,所以,筆者在范讀時采用繪聲繪色的朗讀——用不同的語調,不同的聲音去朗讀動物園里頒獎時不同動物所講的話,使學生耳目一新,興趣盎然,思維達到了最佳的狀態(tài)。
二、改進教法,教學生會思
陳舊的教法不利于教學,甚至束縛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必須改進教法、變革結構、精心組織思維訓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怎樣想問題,怎樣通過自己的思維去學懂知識。例如,教學第九冊《西風胡楊》一文時,筆者采用了“有扶、有放、先扶后放”的教法,使學生在教師幫助、引導下進而獨立學懂知識的過程中,不僅得到思維訓練,而且掌握了讀懂課文的方法。課文的前半部分寫胡楊的三個特點,筆者先邊讀邊啟發(fā)學生思維學習第一個特點;在學習第二個特點時,筆者只是出示提綱“扶”著學生的思維;當學習第三個特點時,則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然后讓學生談談見解,說說體會。
在閱讀中,筆者還鼓勵學生“打破沙鍋問到底”,勇于發(fā)疑,培養(yǎng)會思。如,教學第九冊中12課的《楓橋夜泊》一文時,有的學生對第一句提出疑問:“月落”“霜滿天”,已是深夜,怎么會有“烏啼”?還有學生說:“‘江楓漁火對愁眠,‘愁字是不是詩人的個人感傷之情?”面對學生的問題,筆者不敢怠慢。做到:1.提倡;2.鼓勵。通過提倡、鼓勵,學生做到“敢問”,因為“思維永遠是由問題開始的?!?/p>
三、啟發(fā)誘導,引學生深思
要使學生愿思、會思的基礎上達到深思,就要在“導其深疑”上注意引導。
1.指向
有的文章學生不易抓住重點,筆者就出示提綱,給他們指引一條思路。例如,第十冊《飛奪瀘定橋》一文,筆者提出:“飛”是什么意思?“奪”是什么意思?課文哪到哪寫“飛”?哪到哪寫“奪”?學生在自學時就有路可循,便能沿著作者的思路讀懂課文內(nèi)容。
2.搭橋
現(xiàn)行的教材有些內(nèi)容遠離學生生活,這給學生理解帶來困難,而用“假設”進行搭橋把學生引入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可縮短其與課文的距離,幫助學生接通思路。如,閱讀《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文時,筆者以“如果你在邱少云身旁,看到邱少云烈火燒身,會想些什么?”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擔心、焦急、矛盾、難過”的復雜心理;以“如果你是邱少云,烈火燒身時會對烈火、對戰(zhàn)友、對首長、對朝鮮人民、對祖國人民、對敵人分別說些什么?”來引導感受邱少云“嚴守紀律、勇于獻身”的可貴精神。
3.引深
小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普遍缺乏深度,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而不能透過現(xiàn)象看清其實質。如,第九冊《金獎章》筆者就設計了幾個問題:(1)金獎章應該頒發(fā)給誰呢?(2)為什么要發(fā)給烏鴉?百靈鳥唱歌也很好聽呀?(問題拋出后安排他們讀課文、討論問題,這關系到深層意思——環(huán)保問題)所以,學生開動腦筋,認真分析,思維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呈現(xiàn)了各抒己見的場面。
4.多方開拓,導其多思
(1)中心突破,集中思維
有些課文中心較明確,突出中心的段落又很明顯的篇章。即可采用抓重點段指導的閱讀方法來集中思維。如,教第九冊《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文,讓學生通讀課文后,引導學生分析描寫“我”的心理活動的句子和邱少云在烈火中表現(xiàn)紋絲不動的段落。重點段理解后,其它部分學生就會迎刃而解了。
(2)引導入境,促進思維
如,教《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文,啟發(fā)學生邊看圖邊想像邱少云當時的頑強精神,使他們很快進入意境,展開聯(lián)想。此時,筆者班的班長發(fā)言了,他說:“我仿佛看到邱少云叔叔強忍劇痛,眼睛怒視敵人。還仿佛聽到少云叔叔在說‘祖國啊,你放心吧!我絕不辜負你的培養(yǎng),為了人民我死也甘心?!边@豪邁的語言,這動人的畫面,把學生帶入那戰(zhàn)火紛飛的戰(zhàn)場……
(3)讀寫結合,發(fā)展思維
如,學完《狼牙山五壯士》一文后,筆者設計了這樣的一道題:你對五位壯士說些什么?題目一出,一個學生站起來說:“你們才是真正的男子漢,中國人民為你驕傲,為你自豪……”另一個學生又說:“你們是好樣的,中國有你們這樣的紅軍一定會打勝仗的……”學生們思維可活躍了。
參考文獻:
[1]張洪玲,陳曉波.小學語文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2011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魏薇.小學語文教學法[M].齊魯書社,2010.
[3]肖堅強.最新小學素質教育課堂教學實用方法書系[M].內(nèi)蒙古大學出版社,2000: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