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燕
摘要:根據(jù)一些小學生不愛閱讀課外書,讓家長焦心的問題。進一步分析小學生不愛讀書的原因主要有:環(huán)境的影響、學習任務的繁重、電子產(chǎn)品的沖擊和閱讀能力的限制。針對以上原因,制定了四條應對策略:創(chuàng)造閱讀條件、激發(fā)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培養(yǎng)閱讀習慣。從小學階段就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從小學階段就愛上閱讀,從小學階段就大量閱讀,為今后的學習做好準備。
關鍵詞:閱讀 ?興趣 ?能力
引言:
最近,有不少家長跟我反映孩子不愛看課外書籍,除了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外,孩子基本上不愿意拿書本,根本不愿意閱讀,即使是小學階段要求閱讀的書籍,孩子也不愿意看。給孩子買了許多書,放在家里無人問津。有的孩子被迫拿起書本,哈氣連天,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一會吃零食,一會兒趴在桌子上,一會兒倒在床上……手上拿著書本,心里想著其他的事情,讀了半天也讀不了一頁,如此種種都是孩子不愛閱讀的表現(xiàn)。
一、不愛閱讀的原因
孩子不愛閱讀的原因很多,即有社會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還有個人的原因,綜合一下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 環(huán)境的影響
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很多家庭,父母以工作忙為由,不看書,不閱讀。還有的父母,他們自己不愛閱讀,閑暇時間打牌,上網(wǎng),打游戲。他們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閱讀,殊不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自己不愛閱讀,又如何能培養(yǎng)出愛閱讀的孩子。
(二)學習任務繁重
現(xiàn)在的孩子學習的科目多,任務重,我很多孩子不僅要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周末和課下還要去興趣班學習。一周7天,一天24小時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學習。繁重的學習任務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哪還有時間,還有余力閱讀課外書。
(三)電子產(chǎn)品的沖擊
隨著電子產(chǎn)品的發(fā)展,各種視聽產(chǎn)品沖擊而來。電視、電腦、手機他們擁有精美的畫面,動人的情節(jié),悅耳的聲音,吸引人的游戲,這一切都比閱讀簡單枯燥的紙質書本要有趣的多。在這么多電子產(chǎn)品面前孩子又怎么會愛上書本,愛上閱讀?
(四)閱讀能力的限制
孩子的閱讀能力限制也是導致孩子不愛閱讀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低年級的孩子識字量小,一句話中有多個字不認識,為了弄明白,要花費很長時間,閱讀速度很慢。有時,花了很長時間,勉強讀了一段文字也不知其中的意思。長此以往,孩子對閱讀越來越不感興趣。
二、應對策略
我覺得要解決小學生不愛閱讀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創(chuàng)造閱讀條件、激發(fā)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一)創(chuàng)造閱讀條件。
減少孩子課外興趣班的學習項目。把那些孩子不喜歡也不愿意學習的興趣課程減掉,把時間空出來讓孩子多閱讀書籍。除此之外,孩子的閱讀還需要全家的支持需要父母做好表率。父母在家的閑暇時間里,不要再忙著追劇、打牌,而是全家人一起看書,為孩子創(chuàng)造讀書的環(huán)境。每天,全家一起在一段時間內(nèi)讀書。父母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孩子慢慢融入到這樣的閱讀環(huán)境中,不知不覺地愛上閱讀。
(二)激發(fā)閱讀興趣
1、自主選擇,激發(fā)興趣。我們都清楚,孩子并不是對所有的閱讀書籍都不感興趣,常聽到家長抱怨:我家孩子不愛看四大名著,偏偏喜歡看漫畫書、故事書之類的,其實這樣的孩子也是喜歡閱讀的,只是他們閱讀的范圍比較狹小,文字比較少,偏離了閱讀的正確方向而已,我們不能簡單地否定或批判,相信孩子,先給他們選擇閱讀內(nèi)容的自由,再抓住時機,巧妙引導,進行遷移,慢慢擴大閱讀的范圍。這不僅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主性還激發(fā)了孩子的求知欲。所以,剛開始,讓孩子自己選擇他們自己感興趣的閱讀內(nèi)容,從而激發(fā)閱讀興趣。
2、靈活開展,形式多樣。
孩子在閱讀初期,如果父母只是給他一本書,讓他一個人進行閱讀,孩子很難對其發(fā)生興趣。如果父母參與其中,和他共同閱讀同一本書,以做游戲的方式開展活動,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孩子閱讀的積極性。比如以下的活動:書中尋“寶”、舉行親子朗讀比賽、分角色扮演等。
(三)提高閱讀能力。
1、提高閱讀速度。
閱讀的速度至關重要,它不僅決定了孩子的閱讀興趣,還決定了孩子的閱讀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呢?
第一,坐姿要端正。眼睛應該距離書本適當距離,大約一尺左右適宜,眼睛距離書本遠一些,眼睛看到的視野就會大一點。一目十行,大抵如此。我想,長期堅持這種閱讀習慣,提高閱讀速度,是非常容易做到的。
第二,出聲朗讀是閱讀速度慢的另一大障礙。我們比較一下聽廣播里的新聞和讀報紙就很容易明白。廣播一分鐘播報的新聞內(nèi)容大大少于我們一分鐘閱讀報紙的文字量。如果我們出聲朗讀書本,聲音再通過耳朵,傳到大腦,那么理解速度就會大打折扣,閱讀起來就慢很多。所以,想要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就必須讓孩子養(yǎng)成默讀的好習慣。
第三,讓孩子學會多種閱讀方式。那些經(jīng)典的書籍需要我們?nèi)ゼ氉x、精讀。在讀的時候邊讀邊想,甚至需要進行背誦和摘抄。另一些普通的小說、故事等書籍,可以讓孩子泛讀,以瀏覽全篇,了解主要的情節(jié)、內(nèi)容等。
2、加強閱讀理解。
第一,選擇合適的書籍增強閱讀理解。對于一些識字量小,閱讀能力差的低年級孩子,家長在選擇課外書本時盡量選帶有拼音的圖書,它可以讓孩子借助拼音來識字,從而理解書本上的內(nèi)容。還可以選擇圖文并茂的書籍,讓孩子通過觀察插圖,來理解閱讀內(nèi)容。對于那些閱讀能力不強的中、高年級的小學生多選擇一些通俗易懂的書籍,比如:童話故事、寓言故事和少兒版的四大名著等。
第二,學會記讀書筆記,增強閱讀理解。孩子在閱讀時要學會記讀書筆記,讓孩子記錄閱讀過的每本書的書名、作者、好詞、好句、好的段落、乃至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等。通過這樣的日積月累,既增加了孩子的語言積累,又提高了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第三,讓孩子在應用中增強閱讀理解。在閱讀過程中,要把書中的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在平時的交流時要善于運用書籍中的好字好詞、好句,以此點綴你的話語。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孩子模仿書中的有些語句和段落進行寫作,從而在運用中進一步理解書中的內(nèi)容和文字。長此以往,不僅提高了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還提高了孩子的表達和寫作能力。
結語:閱讀能力是現(xiàn)代人的基本素養(yǎng),閱讀能力是孩子學習其他知識,獲得其他能力的基礎,父母必須從小學階段就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閱讀習慣,讓孩子從小學階段就愛上閱讀,從小學階段就大量閱讀,為今后的學習做好準備。
參考書目:
《教育的秘訣是真愛》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孫云曉 張純穎著。
《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策略》 《都市家教(下半月)》 王金環(huán)
《精心指導課外閱讀提高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科教文匯》 吳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