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騰飛
摘 要:對于現代的教學模式來說,以往的一些教學方式已經慢慢地連接不上社會的發(fā)展需要,這就需要學校以及相關的教師可以不斷地完善教學機制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文章認為,“計算機基礎”課程對學生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正確地了解該課程對學生以后的工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改革探索;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黔南民族醫(yī)學高等??茖W??蒲谢痦椖?;項目名稱:黔南民族醫(yī)專醫(yī)用計算機基礎課程建設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QNYZ201735。
0 引言
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不僅需要掌握相應的醫(yī)學能力,還要有相應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計算機能力涉及醫(yī)學專業(yè)的各個領域,對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提出了相關要求。但是現在的教學體系沒有很好地與社會的發(fā)展相適應,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掌握水平能力也是參差不齊。本文旨在探究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計算機基礎技術的應用能力水平,對教學方式提出一些意見,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儲備[1]。
1 “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面臨的問題
1.1 課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一般以教師為主體,他們會選擇把重要的教程理論知識通過板書的形式進行傳授,這樣的做法忽視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學生扮演了聽眾的角色,很難集中精力投入課堂,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受到抑制,產生懈怠感。在長時間的枯燥教學之后,學生會因為知識的難以理解以及課堂教學的枯燥而產生厭倦學習的心理。而且一些醫(yī)學院把學生的知識儲備放在首要的位置而忽視計算機課程的開展,“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受到限制,很多基礎知識得不到系統(tǒng)的整理以及教授。慢慢地,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就會感到枯燥、乏味,進而對課程形成抵觸情緒,導致其不能很好地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2]。
1.2 教學內容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教師不能根據社會的發(fā)展來改變教學目標的原有內容。在課堂上,教師大多把表格、文字處理當作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師根據這些內容來制定考試的題型,題型千篇一律,沒有順應社會需要而發(fā)展。這樣的教學內容是以應付考試來進行制定的,所以教學模式比較單調。而且極容易忽視學生的專業(yè)知識需要,只是簡單地進行機械的教授,學生也沒有選擇性地接收教師所講授的知識,最后通過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來進行知識的記憶,這樣的方式更加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收,不能很好地掌握計算機學習的技巧,只是會機械地進行反復的練習來應對考試,沒有正確發(fā)揮出“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意義[3]。
1.3 考核方式不當,難以掌握學生真實情況
對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計算機技術的考核來說,大多是以學生的理論考核為主,教師會根據平時的教學內容來給學生指定考察的內容,學生根據教師圈定的考試范圍,找出課文中的重點內容,這樣往往會產生學生考試成績優(yōu)異,但是實際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操作水平卻難以達到一個好的理想效果的棘手問題。這樣的局面在學校中普遍存在,教師只是把理論當作考核的重點,沒有把實際的操作放到正確的位置,導致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在實際操作面前自亂陣腳,很難拿到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證書,對學生以后的就業(yè)十分不利,很多學生面臨著畢業(yè)即失業(yè)的狀況。
2 “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2.1 改變教學方式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來說也同樣適用。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來說,教師把知識進行簡單的板書之后,學生進行自我感知。這樣學生形成的記憶是不牢靠的,屬于間接性的記憶。但如果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動手操作能力,那么所達到的又是另一種不一樣的效果。為了更好地避免上述問題,教師可以增加學生親自動手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就可以更好地去掌握動手操作的能力,動手進行練習之后,學生就會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專業(yè)水平能力,把自己的精力投入計算機的操作之中,不斷地開發(fā)自己的新技能。教師還需要給學生教授一些課本之外的知識,讓學生可以不只是拘泥于課本的知識而是可以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yè)學習相應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知識,這樣就會不斷地擴展學生的課外收獲,提高他們在某些方面的處理能力水平。同時,在實驗的課堂中,學生可以更好地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聽講的效率,這樣學生的課堂聽課水平就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2 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
一般教師以應付考試來為學生制定教學計劃,在應試教育的背景模式下,學生所接受的教學內容難以避免單一、枯燥。醫(yī)學生為了自己更好發(fā)展的需要應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技能,提高計算機基礎技術的應用水平,更好地去適應現代化社會的需求?,F代化信息技術下的今天,計算機基礎技術的應用涉及醫(yī)學的多個領域,所以醫(yī)學生掌握簡單的計算機知識遠不足夠適應信息化的發(fā)展。計算機的使用有很多方面的體現,比如在醫(yī)學里計算機可以用來登錄各種醫(yī)藥信息以及可以根據病人自身的情況。計算機可以推測出病人需要的藥量,還可以建立醫(yī)藥文獻庫。各個方面都離不開計算機的使用,所以教師需要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內容才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給學生提供相關的知識,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管理藥品的系統(tǒng)操作能力,為他們以后的工作提供較好的技術支撐。對于簡單的表格以及文字處理來說,在學生慢慢地掌握之后,教師需要定期地對學生進行相關測試,避免學生對知識的遺忘,定期的檢測可以反復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更好地處理醫(yī)藥方面計算機使用的問題。同時,多種課程內容的開展可以有效地避免課堂的枯燥感,給學生帶來一些新鮮感,可以讓他們在辛苦的醫(yī)學課程之余有一個放松的課程,提高自己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興趣,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教師的課程教學效率。
2.3 改善教學條件
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想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水平,除了自身的不斷努力之外,還有著很多的客觀影響因素。所以首先學校就需要給學生制定足夠的教學課程,讓學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儲備“計算機基礎”課程知識,把計算機課程放到正確的位置,給教師足夠的時間教授學生。同時,學校還需要給醫(yī)學院的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多開設計算機教室,保證每個學生都有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還可以對學生開設公共的計算機設備,讓學生可以在課下有查漏補缺的機會。學校還需要招聘具有相關知識素養(yǎng)的教師,給學生傳授醫(yī)學專業(yè)中“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應用。有條件的學??梢远ㄆ诘亻_展教師的培訓,讓教師不斷接收新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更新自己原有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教學能力水平。同時,教師還需要給自己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側重考慮學生的感受,多加關注學生各方面的技術需求。對于比較缺乏自信的學生,教師需要多加鼓勵,可以找合適的時間對技術不足的學生進行耐心的教導,提高其自信心,激發(fā)其學習的欲望。
2.4 考核方式的調整
學校需要給教師提供足夠的時間,讓教師可以合理規(guī)劃學生的課時,安排好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同時,有一定條件的學??梢园才沤處煹綄I(yè)的學校進修學習,不斷地提高教師的能力,教師可以學習有關醫(yī)學應用的計算機內容,不斷地提高技術修養(yǎng),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堅實的后備力量。當進行一段時間的真實操練之后,學生會掌握一定的關于計算機的應用方法,教師可以不定期地組織學生進行演練,這樣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來確定學生知識薄弱的方面,根據薄弱點教師可以制定更加精確的考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一般側重于理論的考核,輕實踐、重理論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阻礙。所以只有考核方式不斷地更新,學生才可以獲得真正意義上的進步。教師不定期地開展考核,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實際操作答題,學生的水平會被真實地顯露出來,這樣也就避免了傳統(tǒng)考試中的投機取巧的發(fā)生,讓教師可以真正了解學生,然后可以更好地針對學生自身情況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
3 結語
“計算機基礎”課程在現代的教學過程中占重要的地位,同樣在醫(yī)學專業(y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才能給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不斷地接觸新的技術知識,可以提高操作能力,對以后的工作會有一定的幫助。綜上來說,教師、學校的正確計劃都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草,翟興.面向計算思維的中醫(yī)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6):69-72.
[2]桂忠艷,段興林,梁華,等.“雙一流”環(huán)境下中醫(yī)藥院校個性化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初探[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1):15-18.
[3]何瑞英,王亞青.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6(31):134-136.
(編輯 王永超)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taking Qiannan Medical College of Nationalities as an example
Li Tengfei
(Qiannan Medical College of Nationalities, Duyun 558000, China)
Abstract:For modern teaching mode, some previous teaching methods have slowly not connected to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requires schools and relevant teachers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mechanism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skills. The article believes, the mastery of “Computer Foundation” curriculum has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students.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urse plays a crucial foundation role for students’ future work.
Key words:“Computer Foundation”; reform and exploration; teaching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