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樺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實踐中培養(yǎng)和聚焦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我國教育體制改革過程中所關注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對小學語文課堂實踐提出的新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改變傳統教學思維,在傳授學生語文知識,強化他們學習意識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以及實踐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素養(yǎng),以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和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課堂實踐
引言:
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實踐中,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他們過于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與教學效果,沒有考慮知識帶給學生的多樣變化,在這種偏執(zhí)思想營造出的教學環(huán)境中,無法實現教學目標,甚至還會出現反向效果。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以旁觀者的身份認識到課堂實踐中存在的弊端,以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教學目標,使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呈現出“雙贏”的局面。
1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作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同時也是傳播信息的重要途徑,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師進行語文課堂實踐教學時,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視為首要任務,使用不同的手段對學生進行引導。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口頭敘述的教學習慣,將發(fā)言和表現的機會留給學生,讓他們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學習。為增強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實踐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讓孩子回到家中畫出自己所扮演動物的頭飾,如小蝌蚪、鯉魚媽媽、烏龜媽媽、青蛙媽媽等。角色扮演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入體驗課文所要表達的含義,傳遞的情感,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審美鑒賞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審美鑒賞能力,不僅能陶冶情操,升華學生的情感,還能發(fā)展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因此,教師進行課堂實踐教學時,要使用有效手段對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進行培養(yǎng),讓他們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善于創(chuàng)造美的雙手,逐漸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教學《山行》這首古詩時,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參與熱情,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出示描寫學生熟知的描寫四季的古詩,如《詠柳》《小池》《秋思》《江雪》等,并問學生:我們學習的這篇古詩描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古詩中描繪的是何種場景嗎?這時,教師繼續(xù)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秋景圖,讓學生自由交流,談一談自己對詩中意境的感受,去體會詩人熱愛秋天、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如此一來,在增加學生情感體驗,提高他們賞析能力的同時,還可以使審美鑒賞能力得到鍛煉。
3合理運用開放式教學模式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所有教學活動的開展與實施都是在課堂中進行的,在這種禁錮的教學環(huán)境中,不僅無法實現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還會影響學生語文思維的提升,降低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若想改變教學現狀,促使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喜歡上語文學習,需要教師改變禁錮的教學思想,合理運用開放式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不一樣的課堂學習,將實踐活動融入其中,利用實踐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和思考能力,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植物的神奇之處,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讓他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進行學習。通過觀察校園內或者周邊公園中植物的結構,引導學生大膽猜測它們傳播種子的方法,身臨其境感受植物的神奇之處?;氐秸n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其他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如荷花靠水傳播;櫻桃靠小鳥傳播;楊樹靠風傳播;等等。通過構建實踐課堂的教學模式,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4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想通過實踐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就必須重視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確保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具備充足的動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教師把聚焦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任務巧妙的滲透到教學情境中,活躍課堂氛圍,激活學生的思維,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例如,學生在學習《小英雄雨來》這一課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景,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自主的探究文章的深意,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內涵,提升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5注重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
為了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教師在課堂實踐教學中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總結、思考、轉化所學知識,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另外,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懂得如何恰當的融入核心素養(yǎng),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備良好的總結和思考能力,是學生理解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保障??梢妼W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師課堂實踐教學的重點內容。
結語:
在新課改下,明確提出了把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作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因此,教師在進行實踐課堂教學時,應充分了解并掌握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及其內容,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喜好,選用他們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授課,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曉容.淺談小學語文如何針對核心素養(yǎng)教學 [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5,(12).
[2]胡曉容.淺談小學語文如何針對核心素養(yǎng)教學 [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5,(12).
[3]張玉玲.淺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J], 祖國:教育版 ,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