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飛
摘要:閱讀理解能力養(yǎng)成是語文學科教學任務之一,引導小學生有效閱讀需要我們強化學生的閱讀思維訓練,幫助學生夯實知識基礎、了解閱讀學習方法,全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下文主要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希望內容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教學活動的一部分,做好閱讀教學策略研究是構建有效語文課堂的重要一環(huán)。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模式有局限,認知缺乏、知識經驗不足,因此小學生在參與閱讀學習活動的時候會遇到很多難題?;诖?,我們要尋找更符合小學生特征的教學方法,帶給學生全新的閱讀學習體驗,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閱讀學習課堂。
1.讀寫結合,拓展閱讀想象空間
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構建了語文學科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活動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協(xié)同發(fā)揮作用,利于提升教學效率[1]。寫作是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想象空間廣闊,但是基于小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能力不足的問題,我們可以聯(lián)合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參考素材和模仿寫作空間。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影響下,我們可以嘗試以讀促寫、也可以嘗試以寫促讀,比如結合閱讀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改寫、仿寫,都可以體現思維上的創(chuàng)新引導,為學生開拓了全新的創(chuàng)作領域,這是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重要路徑之一[2]。如在指導學生閱讀學習《龜兔賽跑》一課的時候,由于兔子的自滿和驕傲,它輸掉了這次比賽,我們結合故事情節(jié)可以鼓勵學生續(xù)寫、改寫文章,比如有的學生寫到兔子后來改掉了自己驕傲自大、輕視對手的壞習慣,在后來和其它動物的賽跑中都獲勝了;也有的學生寫到烏龜在贏了兔子之后自己反倒驕傲了,并且在接下來的比賽中也吸取了教訓等等。此外,小學生對童話類的文章比較感興趣,我們可以廣泛選擇這類文本,展開續(xù)寫或者改寫訓練活動如《流浪的魚》、《會說話的狗》等。類似的作品可以運用在讀寫結合教學環(huán)節(jié),給小學生提供創(chuàng)新寫作的空間,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全面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2.立足語用,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
拓展性閱讀是學生豐富知識積累、拓展知識視野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好方法,語用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拓展閱讀教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的絕佳機會[3]。小學生受薄弱的知識基礎和較低的思維能力影響,語用能力其實不高,在語言表達過程中經常出現詞不達意、語無倫次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在指導學生參與拓展性閱讀活動的時候,可以立足語用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關注文本在遣詞造句、段落構成、表現手法等方面的特點,積累語用經驗,掌握語言表達規(guī)律,提高自身的語言應用能力。如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可以從語言建構與運用的角度設計問題,指導學生品味童話語言設計特點。如:
師:“仔細閱讀文本第一節(jié),你能說一說小蝌蚪長什么樣嗎? ”
生:“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p>
師:“你能根據文本語言的描繪畫一幅小蝌蚪的畫像嗎?并與同學對比討論繪畫過程中語言指導的作用,說一說作者對小蝌蚪形象的描繪有什么特點,研讀描寫青蛙的句子,感悟“披、露、鼓”詞語運用的好處?!?/p>
學生通過繪畫、交流、討論,體會作者用白描的手段直接、形象地描繪出小蝌蚪的形態(tài),并通過擬人的手法,展現出了青蛙的形象。這樣的教學設計從語言表達與運用的角度啟發(fā)學生,利于學生的語言思維發(fā)展。
3.組織表演,滲透情感教育目標
情感教育目標作為閱讀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但是小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不足,因此在閱讀學習活動中學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往往不足,缺乏共情能力,可見情感教育目標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是很有必要的[4]。結合課文內容與題材,其實很多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創(chuàng)編情景劇,在角色扮演中體會人物情感和文章主旨,實現情感教育目標,比如指導閱讀在《晏子使楚》一課的教學時,學生可以分組角色扮演,小組成員確定角色之后自己結合課文內容創(chuàng)編臺詞,體現文章的核心內容和主旨思想,表演完成之后總結人物特點。通過話劇表演,學生更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對具有愛國精神和優(yōu)秀外交能力的晏子的贊美,使教學目標順利得到落實,降低了文章的理解難度,同時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閱讀理解的廣闊空間。
4.群文閱讀,全面提高閱讀學習效率
群文閱讀和傳統(tǒng)的單篇閱讀方式不同,是指圍繞選定的閱讀主題選擇相關的多篇文章共同閱讀,克服了單篇閱讀教學效率低的問題。在具體指導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同一主題單元的課文放在一起,對比教學,也可以選定一篇文章,額外選入一些和本篇文章在裁、寫作風格上具有相似性的文章,拓展閱讀。以部編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的“語文園地七”為例,該單元收錄了《狐假虎威》、《狐貍分奶酪》、《紙船和風箏》、《風娃娃》四篇文章,這四篇文章的主題均為童話故事,并借助童話故事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在帶領學生參與群文閱讀過程的時候,首先鼓勵學生歸納和總結四篇文章的異同點,深刻了解童話故事特點。另外,在完成單元群文閱讀學習任務之后,由于小學生對童話故事比較感興趣,我們可以“趁熱打鐵”,給學生推進更多童話作品,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語文思維、語文素養(yǎng)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目標落實的基本要求,但是明顯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對閱讀教學方法掌握不足,導致學生興趣缺失、課堂指導效果不佳?;诖耍疚膰L試對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的有效路徑展開分析,旨在構建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佟淑君.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2(27):128-129.
[2]陳立固.談小學語文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J].學周刊,2019,12(29):44-45.
[3]張超.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9):156-157.
[4]劉克祎.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黑龍江教育 (理論與實踐),2016,21(17):119-120.
(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梅城鎮(zhèn)東華完小?41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