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積極探索閱讀教學在開闊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智慧以及塑造學生品格等各方面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效果。所以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合理運用比較閱讀教學法,加強學生語文比較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效果,幫助學生建立完整比較閱讀體系,推動學生思維能力、審美鑒賞能力的有效提升,探索一條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學思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比較閱讀;語文核心素養(yǎng)
1、通過比較閱讀,借助關聯詞擴展學生的思維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了教師必須將學生的終身發(fā)展作為首要目標。比較閱讀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要求教師必須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首要目標。因此,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時,應該合理運用關聯詞進行比較閱讀,才能在確保學生加深對文章中關鍵詞理解和認識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比如,教師在運用比較閱讀法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時,向學生提出了作者說威尼斯的小艇就像田溝中的水蛇一樣,這是為什么呢?要求學生自主思考和理解,然后向學生提出假如我們在"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這句話中加上相應的關聯詞,我們看一下句子的整體是不是更加順暢好看了。而學生在教師提出問題后,在原句:"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添加關聯詞后的句子變成了:"行動既輕快又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比較閱讀,發(fā)現如果在原句中添加"即又"等關聯詞,整個句子反而變得拖泥帶水,沒有之前那種情況靈活的感覺了。這就說明,并不是每個句子都可以添加關聯詞的。關聯詞的運用,必須根據語境和實際需求,關聯詞運用的準確與否對句子的整體表達效果有著決定性影響。
2、通過比較閱讀,借助語言形式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了:"學生是語文知識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起到了組織和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根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的要求,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促進學生理解與欣賞能力的有效提升。比如,散文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中語言形式最豐富且魅力十足的行文模式之一,教師在開展散文閱讀活動時,應該充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散文審美鑒賞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性。首先,通過對同義詞的變化,豐富行為的內容。比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有這樣一句話:"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仔細閱讀后發(fā)現,即便是這段話中使用了三個比喻,但是這三個比喻句中使用的比喻詞卻各不相同。在這其中,第一句中使用的有點像,也就說明并不是很像,第二句中的像,則說明真的很像,第三局中使用的仿佛,給人一種似有似無的感覺。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發(fā)現比喻詞的不同,引導學生感受語文教材中內容豐富多樣的語言形式。如果將這段話中使用的三個比喻,全部用好像替換的話,那么這三個比喻句就變成了:"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好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好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好像田溝里的水蛇。"重復閱讀幾次,學生就會感到句子紛繁陳且啰嗦拖沓,因此通過對文章中同義詞的變化,不但體現出了文章簡潔明朗的內容,而且有助于學生提煉出文章中描寫事物特點的句子,提高了學生理解文章內涵的水平。其次,通過對文字位置的改變,使行文更加的通順。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引導學生先嘗試改變文章中字詞句的位置,然后再與學生一起閱讀。比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坐在船艙里,皮墊子軟軟的像沙發(fā)一般。"假如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是應該根據對比閱讀教學活動的要求,引導學生按照要求先調換句子中個別字的順序,將原來的句子變?yōu)椋?我們坐在船艙里,軟軟的皮墊子像沙發(fā)一樣。"然后再要求學生開展比較閱讀活動,此時學生發(fā)現,"皮墊子軟軟的像沙發(fā)一般"明顯比"軟軟的皮墊子像沙發(fā)一般"朗讀起來更加容易上口。通過比較閱讀后發(fā)現,改變文字現有位置,有助于行文更加的通暢。
3、通過比較閱讀,借助典型特征感受文化深度
新課程改革為小學語文閱讀教模式的創(chuàng)新改革指明了方向,因為閱讀教學實際上就是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該合理運用比較閱讀教學的策略,應該要求學生在主動閱讀、積極思維的情感引導下,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認識,才能在獲得思想啟迪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比如,通過對《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比較閱讀后發(fā)現,文章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是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樣的?作者牢牢抓住了威尼斯小艇的特點,然后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緊緊圍繞喻體運用是否恰當、關聯詞應用師傅必要以及語言形式的多樣化等幾方面內容,開展比較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威尼斯小艇樣子的理解和認識,掌握了威尼斯小艇這種典型事物的具體特點,為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開展立體化閱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
總而言之,語文閱讀教學中比較也讀教學策略的應用,不僅實現了針對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優(yōu)化的目標,促進了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而且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方面也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所以,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必須充分重視比較閱讀教學策略應用的重要性,通過對文章內容進行橫向與縱向拓展的方式,保證閱讀教學與文本內容緊密融合在一起,利用豐富的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曉彥.注重比較閱讀,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J].學苑教育,2021,05:73-74.
[2]吳素君.開展比較閱讀,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J].小學語文教學,2020,29:20-21.
作者簡介:張曉安,1981年12月出生,男,漢族,陜西安康人,本科,一級教師,陜西省教學能手,安康市學科帶頭人,陜西省第七批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對象,一直致力于小學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