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 曹莎莎 徐婷 眭春迎 石磊
摘要:由于我國不同區(qū)域的經濟發(fā)展不平衡,以及全國地理位置等要素的影響,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其中大部分為夫妻一同外出,或者婚姻離異破裂等原因許多子女被留在村子里,由此引發(fā)“留守兒童”問題。據(jù)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后,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jiān)護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xiàn)偏差,以致行為出現(xiàn)偏差,甚至犯罪,其學習也受到極大的影響。
關鍵詞:留守兒童 心理 教育
柞水縣位于陜西省南部,商洛地區(qū)西部。東與商州市、山陽縣接壤;南鄰鎮(zhèn)安縣;西鄰寧陜縣;北與長安、藍田縣相連。因地處秦嶺南麓,山嶺起伏,溝壑縱橫。受地理位置的局限,當?shù)亟洕€處在落后的水平。父母由于各種因素影響的外出,造成當?shù)氐暮⒆訜o人管教的事件屢見不鮮。父母迫于生計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卻不得不丟失對孩子的關愛。由于留守兒童多由祖輩或親戚照顧,父母監(jiān)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留守兒童行為習慣更是令人擔憂,“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
1.柞水縣以及全國各地的留守兒童常見的問題
留守兒童問題現(xiàn)在已經重要的社會問題,是社會現(xiàn)在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留守兒童問題是伴隨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進程和勞動力轉移產生,并將長時期存在的社會問題,解決好這個問題,關系到未來人口素質和勞動力的培育,關系到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協(xié)調發(fā)展,也關系到社會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關系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
1.1親情缺失
盡管有的兒童有祖父祖父爺爺奶奶的陪伴,但是溫柔如水的母愛以及巍峨偉大的父愛是隔代教育無法給予的。
1.2安全教育問題
兒童的年幼無知,使他們經常受到傷害又或者給予他人傷害的品德不良行為。威脅,拐賣,性侵,毆打,拐賣等待疏于照顧,人身安全不容忽視。監(jiān)護責任不落實,監(jiān)護人缺乏防范意識,兒童防護能力弱,農村留守兒童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甚至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對象。公安部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被拐賣兒童群體中,第一位是流動兒童,第二位是留守兒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時得到父母幫助,極易釀成嚴重后果。
1.3成長心理問題矛盾尖銳
留守兒童是青少年心智發(fā)展的關鍵期,發(fā)展過程中必然少不了自己解決不了的矛盾,而孩子們在遇到問題時往往變現(xiàn)為不想說,不愿說的主觀意愿,這樣矛盾越積累越多,問題越來越尖銳。
1.4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德育是對一個人道德認知,情感,價值觀的全面培養(yǎng),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素養(yǎng),當今,我們還強調包括建設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的黨風,這些都離不開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的配合協(xié)調,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會造成青少年的價值觀有偏差
2.對于留守兒童問題的應對措施
你是否記得還那一雙雙堅定而又抗拒的眼睛?你是否接觸過那些想擁抱這個世界卻又逃避的孩子們?你是否已經忘記那些在大山深處的他們還在泥濘中掙扎著?我相信只要點亮燈塔,那束光會指引著他們,走向光明的人生道路。所以,筆者建議,從三個方面入手筑夢留守兒童。
今年二月,我國完成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消除了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習主席強調再窮不能窮教育、再窮不能窮孩子,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努力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盡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這從根本上有效緩解了全國各地的留守兒童問題,但是要徹底解決這一現(xiàn)象,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且脫貧的物質性幫助以及政策?的幫助不能從根本上點亮給予兒童缺失的愛的那座燈塔。
2.1教育
教育是描述教育問題和教育現(xiàn)象,解釋教育規(guī)律,指導教育實踐,探討教育的藝術與價值的一門科學。教育由三個主體組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
2.1.1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的校風,環(huán)境,師生關系,活動,指導,學科等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兒童。首先針對留守兒童的離家遠,回家難,上學困難等問題,學??蔀槠溟_設寄宿的方式。經濟問題,可由當?shù)叵蛘蛘邍疑暾垉擅庖谎a,助學金,貧困補助等,讓學校不再因為上不起學而輟學。其次針對兒童心理問題矛盾尖銳,學??砷_設心理輔導室,定期上心理健康教育課,做好青少年的心理疏導與問題解決。教師應具備必要的心理學知識,提供專業(yè)的指導。課內課外活動形式多樣,例如:板報,手抄報,講座,征文,看電影,做游戲(兩人三組,四人運球,五人風火輪等),活動內容的主題是:情緒調適,和諧的人際關系,積極面對挫折,科學管理壓力,破解角色怠倦。目的是:促進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心理素質的提高,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活動后個別輔導。校園設施可設立圖書角,優(yōu)秀手抄報作品展覽,解憂雜貨鋪(學生匿名寫信,格式不限,內容不限,可以發(fā)泄,可以抒情,學生可以寫信可以回信,以此來表達情感)等設施,同同學們交流溝通,談談自己的喜好與憂愁,發(fā)揮特長,互相學習。每周一節(jié)的安全課,從心理和行為上糾正青少年的不良行為和引導正確安全觀。
2.1.2家庭教育
我國是一個十分注重親情的國度 ,家長撫愛孩子已成為千年習俗,而父母教育的缺失對兒童的影響其一生的。父母可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定期和孩子打視頻,打電話,發(fā)短信,或者父母親子軟件培養(yǎng)感情,與教育孩子,引導幫助其健康成長。家長應選擇就近務工,拉近孩子距離,定期回家,了解兒童情況,給予關系與愛,滿足其基本的成長性需要。家長應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無奈,讓其接受自己的工作并認識到自己對他們的愛。祖輩雖然會有溺愛,教育管理乏力,隔代觀念難融合,老年人身體不適等問題。但祖輩也可以很好的教育兒童,以身示范,積極的與兒童溝通,幫助他明白是非,樹立正確的對錯觀念
2.1.3社會教育
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決定并影響教育,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和對留守兒童的問題產生的舉措,都對兒童產生影響。創(chuàng)立針對留守兒童的公眾號,通過自媒體或者政府宣傳,短視頻,明星引流等方式引起大眾關注公眾號,關注留守兒童生活和狀態(tài)。公眾號營銷策略:眾籌。相對于傳統(tǒng)的融資方式,眾籌更為開放,能否獲得資金也不再是以項目的商業(yè)價值作為唯一標準。只要是公眾喜歡的項目,都可以通過眾籌方式獲得項目啟動的第一筆資金,且一般首次籌資的規(guī)模都不會很大,為貧困地區(qū)更多小本經營或創(chuàng)作的人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從而帶動地區(qū)產業(yè)鏈,精準扶貧,為他們提供心理或者是物質的層面的幫扶。農產品營銷,公眾號不定期推送當?shù)厝说霓r產品,幫助當?shù)厝恕白叱鋈ァ?,外界“走進來”。面向全國各地青少年高素質大學生開放,全國大范圍內全面擴招選拔,為其提供全方面想提升鍛煉的機會。社會還應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成長檔案制度,切實落實到每村每家每戶每個學生的制度,并按地區(qū)劃分安排老師對留守兒童負責制度,實時跟蹤信息,獲取留守兒童狀態(tài),政府下?lián)芰羰貎和瘣坌幕穑行У穆鋵嵉搅羰貎和种?,整個過程做到透明化,公開化,對相關人員嚴格的賞罰措施。
2.2安全
安全是一個人的必修課。留守兒童無法得到細致的照料與關懷,該群體面對著許多安全隱患,比如燒傷,溺水,觸電,交通意外,拐賣等。這些留守兒童因年齡較小,又缺少父母的監(jiān)護,不能意識到自身行為的對與錯和自身環(huán)境的危險性,如果學校和社會不能采取有效的監(jiān)管,留守兒童也會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如勒索,拐賣,性侵,詐騙等。所以學校和社會兩個主體要彌補起因父母不在身邊對青少年的監(jiān)管與教育。
2.2.1學校
教學是影響學生主要手段,安全教育課應每周一次,對學生的扭曲心理和不良行為糾正和指引,并進行安全演練實操,切身讓學生學到應急應對安全問題,如地震時,火災時,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組織學生觀看法律紀錄片和電影,識別現(xiàn)在社會上的大多騙局,做到有備無患,預防性原則。且把監(jiān)護人的責任落實到相關負責人或者教師身上,跟蹤管理學生的午休時間,放學上學途中,做到時間上的無縫銜接。另外,留守兒童遭遇性侵的問題近幾年也在呈上升趨勢,學校要做好對兒童的生理教育,保護好自己,且正確面對性教育問題,遇到問題的積極處理機制。
2.2.2社會
社會建立留守兒童幫扶中心,救助熱線,第一時間做到對他們的關護。社會加強法制管理,對不法分子嚴格執(zhí)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嚴,違法必究。社會盡力消除留守兒童周邊的安全隱患,重點關乎他們周邊的湖泊,山體,地質地貌和配置相關警力,全方位無死角的保護兒童。
2.3關愛
當今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是引起他們問題的重要原因。我們必須引起重視。父母是孩子的指路標和依靠,但留守兒童在成長生活中遇到問題,卻無法向自己的父母尋求幫助。久而久之,會造成其孤僻甚至冷漠的性格。他們會關上自己的心門,不愿意和任何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嚴重者的甚至已經造成了心理上的疾病和創(chuàng)傷。
2.3.1家庭
受疫情的影響,外出的父母不得不在原地過年家庭的愛的缺失,父母應想辦法彌補。多打電話,工作再忙也要抽空回家,多與孩子參加親自游戲等。
2.3.2學校
定期的心理疏導,給他們講道德與愛的故事,讓他們有正確的價值觀。有時間多帶學生和媽媽爸爸打視頻溝通,有條件可以帶孩子去當?shù)乜赐职謰寢?,完善親情溝通紐帶。教師多帶兒童外出活動,組織春游,夏令營等團體活動,讓他們在接觸外在世界的同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人生的意義,與團體合作的力量,自我充實感。教師時不時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與學習生活動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2.3.3社會。通過社會的宣傳,引起大眾重視,富有愛心且有一定教育經驗的值班爸爸媽媽,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或者去當?shù)剌喠鲗⒆舆M行陪伴,解決學習,青春期,人際關系,等問題。社會在分配過程中重視留守兒童的物質給予,物質資料的分配。
3結語
2016年,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家庭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政府,家庭,學校三位一體,互相配合,相互聯(lián)系,共同點亮那座燈塔,讓孩子們的眼里從空洞變成充滿希望。其實,不論是教育,還是安全,關愛的給予,都不能從源頭上解決留守兒童這個問題。想要父母不外出,就要在本地有事可做,有錢可掙。這恰恰符合了政府近年來對解決就業(y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為現(xiàn)代化社會主義而奮斗的主旨。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跟著黨走,聽黨指揮,中國共產黨的千秋偉業(yè),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已經實現(xiàn)了第一個一百年的目標,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奮斗,為實現(xiàn)第二個一百年的目標,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許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共產主義事業(yè)時,留守兒童不再是一個問題!
本文系2019年省級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擺渡人’計劃——筑夢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構建與實現(xiàn)”的階段研究成果( 項目編號S201913123013)。指導教師:眭春迎 ,石磊。
參考文獻
[1]楊光艷.小學低年級留守潛能生心理狀況調查及干預研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4(04):80-83.
[2]閆鵬昊.農村留守兒童人格發(fā)展的影響因素及教育建議[J].中小學心理健育,2021(30):12-14.
[3]巨祥來,張海鐘.農村山區(qū)初中留守學生心理問題歸因與教育對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0):15-18.
[4]琚金民,彭張生.線上與線下“四結合”,促進留守兒童心理成長[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0):19-20.
[5]王文,陳丹丹,張新卉.留守兒童生存質量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21,29(11):1245-1248.
本文系2019年省級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擺渡人’計劃——筑夢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構建與實現(xiàn)”的階段研究成果( 項目編號S201913123013)。指導教師:眭春迎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