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歡
摘要:語文是學生小學階段的必修課程之一。若想學好其他課程就應先學會語文,教師要把握好語文閱讀教學,將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作為教學的目標?,F(xiàn)階段,在教學活動中,實際上是通過講解全篇課文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水平,這種教學方式過于傳統(tǒng),同時也是造成學生閱讀能力較差的關鍵原因。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文章進行賞析,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眼界,進而提升閱讀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在小學時期的教學工作中,語文教學在眾多學科中占據(jù)十分關鍵的地位。而課堂教學又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如果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就要保證教學質量。在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面,不論是對學生的學習水平,還是對學生日后的發(fā)展都有著莫大的幫助,所以,教師要意識到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結合教學大綱來制定教學計劃,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閱讀的習慣。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若想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要讓學生掌握和了解閱讀文章的語言和表現(xiàn)形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對文章進行鑒賞。另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光要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欣賞,還要融入有關的課外文學,從而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積累更多的文學素材,進一步掌握情感表達和寫作風格等。所以,開展閱讀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透徹地理解文章,在此期間對學生表達能力和思想進行培養(yǎng),不斷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語文課堂中,引導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參考和學習文章作品中的詞匯運用和寫作模式等方面,再將其運用到寫作當中,學生能夠獲取到多樣化的寫作素材,逐步掌握寫作技巧,增強其寫作能力。
(三)滿足新課標的教學需要
基于新課標指導下,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更加重視學生對文章作品的掌握和鑒賞以及評價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為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光要讓學生理解和品評閱讀文章,還應重視其表現(xiàn)形式。
二、利用激勵教學評價機制的方式,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有具有學習的目標和動力,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保證學習的質量,充分發(fā)揮出學習的效果,而學習的動力就來源于教師的鼓勵。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制定激勵教學評價機制,從而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為后續(xù)閱讀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我們的奇妙世界》一課中,教師要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幻燈片的引導下進行探索式閱讀教學活動,在閱讀時達成閱讀任務。最終,教師應合理地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仔細觀察學生,挖掘和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潛力,及時地鼓勵和肯定,拋棄傳統(tǒng)批評教育的方式,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找到閱讀學習的動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教授有效的閱讀方法與技巧
文字的表達與溝通方式是有規(guī)律的,體現(xiàn)為一些文章的主題表現(xiàn)方式和事件描寫的技巧一般都有共通之處,若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那么在閱讀時就能掌握文章內容。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文章的特征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在適當?shù)臈l件下融入閱讀方法與技巧,使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挖掘到有價值的信息,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比如,在《守株待兔》一課中,一方面,教師要為學生構建故事中的情境,再結合情境的變化,深入分析語言故事中特點,學生就可以從中了解寫作風格。另外,在了解寫作風格的基礎上,學生能夠對其中的內容與結構表達進行總結和分析,短小精煉的語言,基本上都屬于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的道理集合,虛擬的情節(jié),并且這些喻體的存在,都是為了彰顯故事中的道理。學生在文章整體中掌握了閱讀規(guī)律,才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1]。
四、做好課前課后的閱讀鍛煉
(一)結合課本內容安排預習任務
在一段時間內,教師應設置一些課外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根據(jù)課本中將要講授的課程內容設置預習任務,可以讓學生提前掌握關鍵信息,提升學習質量,對拓展學生的閱讀量是有很大幫助的,使其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比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中,在教學開始前,學生要在網(wǎng)絡平臺上收集西沙群島的資料和文章,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不光優(yōu)化了學生的知識結構,也豐富了學生的閱讀內容,同時還能夠簡化教學環(huán)節(jié)?;蛘咦寣W生自主閱讀文章,結合自身的理解對中心思想進行總結,以便于在教學活動中交流所學,不光能增加交流互動,還能改變原有的教學節(jié)奏,使學生保持對課堂的新鮮感[2]。
(二)通過各種方式促進課外閱讀
為了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結合校內外的教學內容特點,通過各種方式促進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同時,為學生獲取高質量的文學素材。一方面,要帶領學生參觀附近書店,使其感受到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激發(fā)起學生的讀書欲望;另一方面,根據(jù)每個年齡段學生實際情況,比如,學習狀況和課程內容,在一段時間內,為其制定和推薦適合的讀物,并且把文章資料和書中的某些章節(jié)分享給學生,或將其制作成電子文檔供其閱讀。另外,教師要組織學生參加班級主題活動,班級里的所有學生都要輪流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在學校內,為學生構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除此之外,應開展班級閱讀比賽,在班級內挑選幾名優(yōu)秀的學生去參加閱讀大賽,從而幫助學生樹立閱讀榮譽感,創(chuàng)造一種積極向上的閱讀氛圍[3]。
結束語:總的來說,在小學時期的閱讀教學工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教師要教授有效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利用激勵教學評價機制的方式,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結合課本內容安排預習任務。同時,教師應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進步,優(yōu)化和完善自身,引導學生合理地處理問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清吉. 多管齊下,培養(yǎng)自主能力——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J]. 考試周刊,2021(3):32-33.
[2]國書靜. 小學語文閱讀中提升學生表達與寫作能力的途徑分析[J]. 小學閱讀指南(教研版),2021(3):20-21.
[3]李文剛. 探析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 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21(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