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要】脫離語言環(huán)境的語言學習是枯燥的,對于中學生來說,要達到整堂課專注地聽講學習英語,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肮噍斒健眽浩葘W習已經(jīng)成為過去式,如何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是現(xiàn)在教育必須面對的問題。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首先要探索構(gòu)建適合當代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高效課堂。這里的高效,包括教師因素和學生因素,教師的教學方式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是如何塑造學生的素質(zhì),讓他們積極參與課堂。簡單來講,教師應改變教學模式,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空間去思考、討論、總結(jié)、表現(xiàn)自我,讓學生成為主角,讓學生去展示成果,得到自信和成就感,并關注學生學習的狀態(tài),適時點撥。
【關鍵詞】中學英語;高效課堂
一、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缺乏的現(xiàn)狀
英語課堂沉悶,學生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教師提問后,學生不敢回答。這里面有教師的問題也有學生自身的問題。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很抽象,或者范圍很大,或者按部就班照著課本直接套用,沒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去設計這些問題,很顯然,學生是不感興趣的。這時候,教師通常要么自問自答,要么點名找學生去參與回答。其他的學生也會抱著恐懼被點名的心情去對待課堂,甚至還有一些學生因為成功躲避了教師的點名,而心存僥幸。久而久之,學生會養(yǎng)成非點名不起來參與的習慣。這樣,教師也會隨著學生的態(tài)度,習慣簡單地直接點學生,讓他們參與課堂。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被迫參與學習。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始終是單方向的。這樣的課堂效率低下,課堂氛圍死氣沉沉。
二、教師改變教學方式的策略
1.教師要善于學習,儲備廣闊的知識量
教師要廣涉各種知識,開闊眼界。提高個人的知識面,與時俱進,多學習新的事物,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能夠順應潮流,跟朝氣蓬勃的學生有同頻的話題。切實滿足現(xiàn)階段初中英語教學需求,教師要有謙虛好學的精神,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而拒絕向他人請教。比如,在課堂上,教師要熟練運用一體機教學,白板教學,出現(xiàn)了不會的地方,可以請教那些擅長電腦軟件的學生,他們會非常樂意幫助教師解決一些小問題,不僅會促進教師的學習,學生也有表現(xiàn)自己的成就感。又如,英語課堂中閱讀理解經(jīng)常涉及一些與生活相關的科技應用文,或者英文美學中某一個小故事情節(jié)。教師不僅是把文意譯給了學生,同時還要給學生講一講這些內(nèi)容的背景,跟它有關的有趣信息。這樣學生會非常喜歡聽教師講閱讀題型。因為他們對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永遠是好奇的。相反,如果教師只是死板地講答案,學生對于文本的背景不了解,他們很難帶著情感去閱讀。教師始終以一種不斷學習的狀態(tài)去涉足廣闊的知識面,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提前儲備“一桶水”。
2.教師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情商
提高自己的情商,注重去感動學生,情感滲透。學生回答對了問題,教師要真誠地表揚他,千萬不要隨便表揚或者應付表揚。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與肯定。學生在初中階段處于心智快速成熟的階段,教師當眾對他們說的話,每一句都非常敏感,所以教師對他們的欣賞、對他們的批評都顯得尤為有份量。英語課堂本來是非母語授課,更加缺乏情感的成分,因此,英語教師的表情要真誠,多贊揚,給學生自信去開口,用信任的目光,贊許的微笑,和藹的語言,多給學生動口的機會。盡量做到不指責,不呵斥學生,這樣學生會“親其師,而信其道”。
3.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分層設計課堂
學生如果從英語學習中得不到快樂,找不到樂趣,對英語的學習也不是出于喜歡,則會感覺疲乏、硬著頭皮學習。為此,教師應該在課堂問題設計上采取一些措施,借助圖片、音頻,讓學生多參加情境對話,圖文并茂的學習會更加生動、形象,使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都能樂意參與其中。特別是一些性格內(nèi)向、不善言談的學生,如果教師再不去留意給這些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長期下去,這些學生必定會掉隊。教師不僅僅要把愛給優(yōu)秀的學生,更應該關注需要幫助的學生,看看他們是否參與了學習。特別是在課堂上設計有梯度性的問題,分層教學,兼顧不同能力的學生,合理地啟發(fā)、引導,使得他們有發(fā)揮的空間。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賞識,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開口表達。
4.教師應多去研究設計恰當?shù)膯栴},促進學生思考
葉圣陶曾說:“教師所務,惟在啟發(fā)誘導?!闭f的是教師應當啟發(fā)誘導學生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覺地去想、去分析、去研究,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提問是組織教學、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手段,善于運用教學話題,提供一個討論中心,圍繞這一中心引出多個問題,問題的解答可以呈現(xiàn)多向性。這樣做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能用簡單的“是”“否”之類的詞來回答。要注意開放式提問含有很大的容量,決不是大得不著邊際。
5.教師少講、精講,學生多時間練、多種題型練
曾有專家說:“考察英語教學效率的標準之一,應該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程度。在一堂課上,如果70%以上的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教學的全過程,這就可以說是一堂高效率的課?!边@說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是非常重要的。即便教師40分鐘都在講課,學生未必在學,即使在學,很可能是被動地學,低效甚至無效地學。真正有效的教學不是灌輸給學生,占有學生思考的時間,而是要讓出舞臺,把話筒給學生,讓他們?nèi)ビ^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建構(gòu)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形成自己的見解。因此,筆者提出英語教學的授課方式如下:出示目標——鋪墊(輔助環(huán)節(jié))——設置問題,讓學生自己找答案——質(zhì)疑——教師點評——本堂課知識點測試?;谶@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探索過程走在教師點撥的前面。伴隨著某些學生的質(zhì)疑,必然會引起其他學生的好奇,集體影響個人,促進不愛思考的學生也來圍觀質(zhì)疑,這是非常有效的教學互動。
三、結(jié)語
“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師除了具備基本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之外,還需要具備基本的人格魅力,比如,樂觀精神、幽默細胞、體態(tài)語言等。與此同時,教師還應不斷學習,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探索教學模式,不斷優(yōu)化與完善,提升教學效率。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