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枝
摘要: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還要重視發(fā)展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對美術手工課教學加以重視,并實施合理科學的教學創(chuàng)新工作,旨在為學生營造出適應、高效的美術手工課堂?;诩埐牡闹T多優(yōu)點和特征,已然成為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工具,其不僅為學生帶來了豐富的手工制作機會,還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為此,本文就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紙材擴展運用,展開了詳細的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教學策略,以期與廣大美術教學工作者交流及分享。
關鍵詞: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紙材;運用策略
一、紙材在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
紙材在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紙材自身所具有的特征。紙材是一種攜帶方便并且價格低廉的材料,不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實踐學習中都體現出容易獲得的特征,這對于美術手工課教學而言表現出了獲取方便的優(yōu)勢[1]。第二,紙材具有良好的豐富性特點,十分符合美術手工教學的要求。當前市面上存在不同類型、不同色彩、不同大小的紙材,所以學生在制作美術手工作品時具有更多的選擇性,十分有利于學生實施創(chuàng)作和學習。第三,紙材具有良好的加工屬性。例如,在美術手工課中學生可以運用膠水將紙材制作成各種立體模型,還可以借助剪刀制作出具有美感的剪紙作品。由此可見,紙材在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的運用具有十分顯著的優(yōu)勢,是教師值得推廣的教學方式。
二、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的基本現狀
手工課是小學美術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就當前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而言,卻存在著諸多不足和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教師對手工課的重視度不足。小學美術教學中很多教師將重點放在了繪畫方面,要求學生掌握繪畫的技巧、顏色的運用等知識,卻在手工教學方面保持著“差不多就行”的思想,甚至有些教師只是要求學生根據教材制作出對應的手工作品,而沒有實施具體性及合理性的教學引導,從而嚴重影響了美術手工課的教學效果。第二,教師對美術手工課的定位有所缺失[2]。例如,在開展美術手工課教學活動中,教師常常把手工制作改變?yōu)槠矫嬖O計,要求學生運用繪畫的形式設計出手工作品,如此一來不但影響了學生動手能力的發(fā)展,還阻礙了學生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因此,在運用紙材開展美術手工課教學活動時,需要教師從思想意識上、教學方式上等,給予美術手工正確的認知,以此才能真正發(fā)揮出紙材在手工教學中的優(yōu)勢及作用。
三、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運用紙材的有效策略
紙材在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的應用多體現在折紙、剪紙等方面,此種運用形式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對于思維活躍、動手愿望強烈的小學生而言,仍然存在些許局限性和不足,所以教師必須重視紙材運用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從而為學生營造出豐富、新鮮且高效的美術手工課堂。
(一)折紙的拓展運用
折紙對小學生而言并不陌生,有些學生甚至已經掌握了多種折紙技巧,所以教會在運用紙材開展美術手工課時,需要在折紙的基礎上實施拓展與延伸,盡可能使學生在原有的折紙基礎上,獲得更為豐富、有趣的學習體驗。首先,教師需要明確學生對折紙技能掌握的具體情況,以便為折紙拓展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鼓勵學生運用紙材折疊出自己拿手的作品,此時有的學生會折出飛機、鮮花、紙鶴等簡單事物,面對學生的手工作品要給予表揚和贊賞,隨后明確折紙拓展教學的思路及目標,像是重點教授學生折疊復雜事物的技巧。而當面對無法折疊出作品的學生,教師則需要將重點放在基礎性的折紙技能上,然后再進行較高難度的折紙教學。其次,在折紙拓展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將其他教學元素融入其中,借此增添學生折紙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例如,將有趣的故事和折紙教學有機結合,先向學生講述故事內容,后讓學生依據故事自主開展折紙手工。以教學如何折疊金魚為例,教師向學生講述關于金魚的故事,激發(fā)出學生折紙的興趣,然后鼓勵學生自主選擇紙材的顏色、材質、大小、形狀等條件,并折疊出各種各樣的金魚,同時倡導學生借助手中的折紙作品,演繹出教師講述的故事內容。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在折紙的技巧和方法上獲得了提升,還在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上得到了強化。
(二)剪紙的拓展運用
剪紙是紙材在小學美術手工課堂中運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識圖能力、聯想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在實踐教學之中應該適當拓展剪紙教學的內容和目標。例如,教師運用多媒體功能向學生展示我國剪紙的傳統(tǒng)文化,像是“皮影戲”、“窗花”等等,讓學生對剪紙形成一定的了解和認知。接下來,教師需要系統(tǒng)性的教授學生剪紙的方法,此過程可以從簡單的漢字入手,像是引導學生使用紙材裁剪出“雙喜”漢字。隨后,在剪紙的基礎上實施拓展教學,為學生指明剪紙的主題,倡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裁剪出與主題相符的美術作品。以“動物世界”主題為例,學生需要在腦海中想象不同動物的特點和外貌,并選擇適合的紙材顏色、大小,同時采用先畫后剪的形式完成手工制作,如此一來不僅強化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結語:通過合理科學的運用紙材實施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不但豐富了美術課堂教學的形式,還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及素養(yǎng)。因此,小學美術教師需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及拓展運用紙材實施教學的形式、內容和方法,盡可能的為學生營造出豐富、有趣的手工課堂。
參考文獻:
[1]金澄澄.小學美術課堂中學生紙材運用能力提升策略[J].參花(下),2021(07):82-83.
[2]王燕妮.小學美術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策略[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0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