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俠,何娉婷
(江蘇省新沂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400)
直接抗球蛋白試驗(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主要用于檢測在患者體內致敏的不完全抗體和(或)補體,對于胎母血型不合新生兒溶血?。℉DN)的診斷,免疫溶血性輸血反應的調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IHA)的診斷等方面均具有很重要的臨床意義[1]。DAT陽性的標本往往會導致血型鑒定困難,影響意外抗體檢測,導致交叉配血不合,給輸血工作帶來困擾。目前DAT的檢測方法主要有微柱凝膠法和試管法,試管法洗滌紅細胞相對繁瑣,結果判定受人為影響因素較多,臨床應用有所減少。微柱凝膠法由于具有易于操作標準化、自動化、判讀客觀和可靠,結果可以長期保存,臨床應用越來越多,本院自2013年開始采用微柱凝膠法進行DAT檢測,近幾年陽性結果偏高,筆者對本院近幾年遇到的DAT陽性的標本同時采用兩種方法進行檢測,比較兩種方法的結果是否一致,現(xiàn)總結如下。
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及所屬轄區(qū)的衛(wèi)生院來我院輸血科取血的患者中共有76例患者微柱凝膠法DAT陽性,其中男性37例。女性39例,年齡32~94歲。
微柱凝膠檢測卡、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TD-A血型血清學用離心機(長春博研),抗人球蛋白檢測試劑(抗IgG+C3d ,上海血液生物醫(yī)藥有限責任公司),離心機KA-2200型(日本久保田),光學顯微鏡(olynpus)。
1.3.1 微柱凝膠法
患者紅細胞用生理鹽水洗滌后配成0.5~0.8%的紅細胞懸液,加入微柱凝膠待檢孔中,即可使用專用離心機離心5分鐘(900rpm2分鐘,1500rpm3分鐘)取出肉眼判斷結果,并根據標準對照譜判斷凝集強度。
1.3.2 試管法
按照《輸血免疫血液學實驗技術》中的操作,、同時設置陰性、陽性及自身對照,試驗結果以陰性、陽性結果判定,對于試驗結果陰性的應加入IgG致敏的紅細胞50 ul再次1000 g離心15 s,以確認陰性結果可靠性。
對76例微柱凝膠法DAT陽性標本按照凝集強度強度進行分類,并與試管法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同時統(tǒng)計這些患者性別、年齡、各種疾病分布等情況。
(1)從表1可以看出76例微柱凝膠法DAT陽性結果凝集強度(3+~4+)的標本共22例,其中與試管法有1例不相符,該患者IgM結果99.5g/L ,凝集強度(±~2+)的標本共54例,所占比例相對較高,與試管法
表1 76例微柱凝膠法DAT陽性結果凝集強度分布及與試管法結果比較
有1 5例 不 相 符,其 中 有8例 患 者W B C結 果≥36.0×109,1例患者是巨幼紅細胞性貧血,6例患者血清IgG結果在17.2~21.0 g/L。
(2)微柱凝膠法76例DAT陽性患者的基本情況如表2,男女比例相差不多,患者年齡>70的較多,疾病分布大多是血液病和腫瘤患者,其中無輸血史者29例,有輸血史者47例,對于多次反復輸血的患者,體內產生同種抗體導致DAT陽性較多,有輸血史的患者若輸注血漿含有同種抗體也會使紅細胞致敏。
表2 76例微柱凝膠法DAT陽性患者的基本情況
微柱凝膠法檢測的原理是利用凝膠顆粒之間的間隙形成的分子篩作用,在微柱凝膠介質中紅細胞與相應抗原結合經低速離心凝集成塊的紅細胞體積大被凝膠阻滯不能通過凝膠層,留于凝膠介質的上層或中間。若存在巨紅細胞、白細胞數量過多、纖維蛋白未完全清除的等均可引起假陽性。本院的76例患者中有8例是由于白細胞過高引起的,由于患者大多嚴重貧血,有些患者的白細胞計數甚至達到紅細胞計數的十分之一,有些患者還存在幼稚細胞,體積是紅細胞的幾倍,在洗滌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去除白細胞,導致微柱凝膠法DAT結果在±~2+左右的凝集強度,還有1例存在巨紅細胞,對于這些標本的凝集強度不高的標本,可以采用試管法復核,或者對未加樣之前標本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可以避免假陽性。
另外7例患者兩種方法不相符與患者體內的異常蛋白的種類及數量有一定相關性,其中1例患者是巨球蛋白血癥患者,IgM值為99.5 g/L(參考值0.6~2.63 g/L),微柱凝膠法DAT結果3+,試管法陰性,因為試管法采用的抗人球蛋白是IgG+C3d型,對于非特異性吸附于紅細胞上的IgM不能檢測出來,由此說明微柱凝膠法可以同時檢測IgG和IgM。6例患者IgG結果在17.2~21.0 g/L(參考值6.94~16.2g/L),微柱凝膠法陽性但試管法陰性,這76例患者中有2例IgG結果≥44.5 g/L微柱凝膠法和試管法均陽性,由此可見微柱凝膠法靈敏度比試管法高很多,試管法有可能存在假陰性,具體IgG結果達到多少時試管法DAT結果陽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這些異常蛋白往往干擾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但單純由異常蛋白引起凝集往往是一種假凝集,試管法抗人球蛋白或聚凝胺配血時,加入生理鹽水可以明顯減弱或消失,不會對輸血造成影響[2],在臨床輸血中應掌握異常蛋白引起的蛋白凝集的辨別和處理技術,避免延誤患者輸血。
就交叉配血而言,DAT試驗和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紅細胞輸注無效與DAT陽性有一定相關性。微柱凝膠法能對微弱的抗原或抗體進行反應,大大提高了試驗的靈敏性,便于自動化、標準化,為了提高輸血安全,我們提倡靈敏度高的檢測方法,但是靈敏度高更容易檢出無臨床意義的抗體或者引起假陽性,這樣也增加我們的工作量,在實際工作中帶來一定的困擾。試管法DAT試驗時由于敏感性相對較低可能會引起假陰性,因此在實際工作中不能完全依賴于一種方法,遇到可疑標本時要兩種方法相結合,并了解患者的病史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綜合分析,使DAT結果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