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穎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思想和模式,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教師高效、科學、有效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高效的課堂。本文詳細論述了多樣化教學方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并提出了相應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多元化;初中化學;應用
隨著國家的快速發(fā)展,對優(yōu)秀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了,多元教學方法的提出為提高我國的教學質(zhì)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初中化學是初中教學的重要課題。教師要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根據(jù)課堂上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了擴充,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初中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1課堂教學模式單一
初中化學是學生解決化學問題的第一步,但大多數(shù)教師的教學過于枯燥,尤其是教學任務比較困難。一般以理論課的形式,實驗課的比例不是很高,由于化學本身的獨特性,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并不十分接近。即使有實驗課程,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很多學生的學習空間很小[1]。
1.2課堂教學氛圍不濃厚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每一所學校和每一個學生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都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課堂氣氛沉悶,沒有任何形式的互動。老師以自己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化學課上,每個人都缺乏表達自己觀點和意見的機會,教育效果也不理想。
1.3教學理念的不合理
在大多數(shù)教學觀念中,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觀念有著深厚的基礎。雖然近年來教育改革的步伐有所加快,但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在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更注重學生的成績,忽視了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對未來生活的長遠規(guī)劃,這對我國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化學人才非常不利。
2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2.1情境教學法
在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教師應該運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有效地學習化學。在開展情境教學法時,教師可以通過化學實驗、問題室或反思等方式開展情境教學法。在講授"金屬與鹽的置換反應"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索置換反應的原理,利用硫酸銅、硫酸鋅與銅、鐵、鹽的不同反應現(xiàn)象,讓學生總結,給出置換反應的必要條件,讓學生總結置換反應的一般規(guī)律。當學生接受了置換反應的原理和規(guī)律后,教師要繼續(xù)啟發(fā)學生思考硫酸銅溶液中使用鈉會發(fā)生什么樣的反應?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展示置換反應原理,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有效性。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也可以為學生今后更深入地學習化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2.2生活化教學法
將化學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現(xiàn)實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容易地理解一些抽象或復雜的化學概念,提高學習化學知識的效果。例如,在"溶解度"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使用可樂加深學生對溶解度及其影響因素的化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如果把一個冰凍的可樂放在冰箱里在陽光下曬一段時間,就會出現(xiàn)很多氣泡。這個基本的生活現(xiàn)象告訴學生溶解度和溫度之間有密切的關系。
2.3分層教學法
教師應學會用分層教學法指導學生化學學習,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以充分提高不同化學水平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如何檢驗硫酸根一課中,對于化學成績較差的學生,老師可以先問他們可以在硫酸鹽測試中加入什么試劑;對于中等的學生,教師可以詢問加入試劑后的反應情況,對于成績好的學生,老師可以問他們?yōu)槭裁匆尤胂♂尩南跛岫皇瞧渌乃??為了提高不同層次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的效率,教師采取了不同層次的教學問題。同時,教師還應在學校日常任務的框架內(nèi),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作業(yè)[2]。
2.4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
結合現(xiàn)代教學方法,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化學。在使用合作學習方法時,教師應仔細確定學習順序。教學過程主要包括發(fā)現(xiàn)問題、針對問題設計實驗、討論實驗過程、總結實驗。例如,在設計鐵釘實驗時,教師將實驗分為三組,分別在空氣、水和空氣、有水無空氣的條件下進行化學反應,并讓學生進行假設。這三個釘子的反應是一樣的嗎?然后讓學生大膽設計實驗。在完成實驗的觀察后,分析和探索各種現(xiàn)象。每個小組討論各自的觀點,然后進行科學的歸納和整理。將每組的結論匯報給老師,教師對這些結論進行適當?shù)姆治?、評價和總結,并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3注意問題
3.1充分利用導學案,指導學生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學生提前了解化學、促進學生思維活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導學案的形式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良好起點,它以學習計劃的形式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內(nèi)容呈現(xiàn)出來。首先,教師在課前總結課程內(nèi)容,明確教學過程的重點和難點,呈現(xiàn)學生的學習障礙,制定課程并呈現(xiàn)問題。
3.2進行課后教學評價,調(diào)整完善教學方案
學生不應該簡單的自我評價,而應該通過相互評價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習缺陷。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應充分審視課堂教學的每一個小細節(jié),從上一階段的問題、課堂興趣、對學生的評價和反饋等方面反思重點和難點內(nèi)容的充實和覆蓋。
結束語
教師要善于在初中化學活動中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然后按照學習進度進行學習,結合多媒體設備和小組合作學習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注重后續(xù)效果,揚長避短,適應和完善教育體系。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受到教師的廣泛尊重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陸麗娜. 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 科學咨詢,2019(25):166-167.
[2] 靳喜萍. 淺談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 中外交流,2019,26(2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