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摘 要:現(xiàn)如今,在雙減政策落地之后,初中語文教師也需要對課堂教學評價作出改變,對多元化評價方法做出探索,以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成效為主要目標開展教學評價,構建深度課堂,培育初中階段同學們的學習習慣,增進語文素養(yǎng)?;诖耍挛木蛧@雙減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多元化展開探索,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雙減背景;課堂教學評價;多元化
從現(xiàn)實的角度出發(fā)做出探析,語文一直以來都是初中時期十分關鍵的科目之一,并且隨著雙減的到來,給教育工作也帶來了更高的要求。學校作為學生教育的主陣地,必須要扎實的推進雙減政策,確保此項工作的成效,讓初中生在感受到輕松與快樂的同時,提高語文教育的品質。所以為了避免教育思想不對等、教育形式陳舊、教育方式不恰當?shù)雀黝悊栴},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在雙減政策的落實中推陳出新,優(yōu)化課堂教學評價,實現(xiàn)多元化的評價,從而推動初中語文教學品質的提升。
一、初中學生語文學習現(xiàn)狀探討
在當前的雙減背景下,如果想要更好地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做出多元化評價,那么了解初中生語文學習的一些現(xiàn)狀也十分必要。具體而言,初中生實際上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語言文字功底,并且也可以針對語文教學內容作出自己的思考。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成長不僅體現(xiàn)在身體上,也會體現(xiàn)在主觀意識之上,而在語文教育中,包括文采、文學素質、閱讀能力等方面并非短期內就能培養(yǎng)出來的,需要日積月累的訓練來培養(yǎng)[1]。而當前一些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在語文學習過程當中常常出現(xiàn)叛逆心理,對語文學習興致減弱,易感到困難退縮,甚至會覺得學習語文是一種壓力,因此為了更好地踐行雙減政策,實現(xiàn)減負增效,初中語文教師就務必要展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從而才能夠幫助初中生轉變思想,持續(xù)進步。
二、雙減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多元化策略
(一)教學多元化評價要具體明確
雙減背景下,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如果想要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評價多元化,那么就一定要確保評價的具體明確。在一堂課開始之前,教師要仔細研讀文本,或者也可以進行集體備課,確定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同時結合自己本班的同學實際情況,也就是初中生的具體學情,開始自己的教學過程。做好這一步才能夠幫助教師對同學們的多元化評價打好基礎[2]。例如:教授初中語文(人教版)《散步》時,在課堂授課過程當中,教師會針對課文的某一點進行提問,而初中生需要回答,之后教師要對其回答進行評價,這時評價一定要具體,并且能夠適時提出一些建議,評價語言也可以根據(jù)情況做出改變,從而實現(xiàn)多元化的評價。如果教師的評價僅僅是“嗯,很好,請坐”這種單一的形式,學生從評價中沒有獲得任何有價值的信息,這些語言只是一些不經(jīng)大腦思考的流程和形式而已,那么同學們上課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便會有所下降。所以教師務必要改變單一的評價形式,實施多元化評價,比如“嗯,這位同學的回答非常精彩,結合了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感悟,但有一個小細節(jié)你是否沒有注意到呢?”這種評價,讓學生在自己的帶領下進行細節(jié)把握,提升學習成效,降低學習壓力,實現(xiàn)減負增效。
(二)教學多元化評價要保證科學性
基于雙減政策下的多元化評價還應該要確保足夠的科學性,所以這也是初中語文教師需要著重考量的一項內容。在語文課上,整節(jié)課的重點所在就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策略,所以在多元化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首先應該關注的就是在每一節(jié)課中的教學思想,也就是說不能按照既定的規(guī)則來制定評價的標準,應該以科學性為方向來進行多元化評價。例如:教授初中語文(人教版)《濟南的冬天》時,教學目標之一是培養(yǎng)初中生賞析課文的能力,但教師不應該僅僅從賞析文本的角度來分析這篇課文,而是要將它上升到更高的層面來對同學們進行教學。所以要適時的調整教學評價策略,讓同學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在開展語文教學前,教師首先要熟悉每名同學的學習情況以及對課文的賞析能力水平,在此基礎上進行多元化評價,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同學們的學習態(tài)度,并以此作為課堂多元化評價的標準,即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要初中生可以跟著教師的思維,堅定學習方向。
(三)教學多元化評價要關注個體差異
雙減政策下,為了可以進一步降低同學們的壓力,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多元化評價時還需要關注個體差異。實際上對于語文學習而言,不同的初中生由于自身閱歷,家庭等等原因,會產生非常大的差異,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應該對每個同學進行相應的區(qū)分,從而開展多元化評價,這樣才能使同學們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和缺點,讓其不斷地改進自身的問題,從而使之能夠更好地進行語文課程的學習。具體而言,首先評價的內容要多樣化,決不能局限于考試的成績,還要綜合考量課堂聽課情況,精神狀態(tài)等等。其次對于教學評價要有層次,每個初中生的能力,水平各不相同,所以應制定多層次的評價機制,使全部同學都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水平,更好地激發(fā)主動性。最后在多元化評價中,要建立學生互評機制,讓他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建議。例如:在初一階段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初中生去評價別人的作品,這樣不同層次的初中生就可以實現(xiàn)取長補短,從而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不斷地改進,并且這樣的評價結果也更容易被他們接受。
結束語
總體而言,在初中時期的語文教育活動中,教師需要能夠基于雙減政策,實施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實際上雙減的提出,給教育教學活動帶來了有益的指導,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家長和學生的負擔,同時也有助于教師改善自己的管理方式,提高教育的成效。所以作為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在雙減政策下,對于教學評價方式進行積極的思考,結合本班級同學的真實情況不斷作出革新,探索出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因此上文就圍繞這部分做出了論述,期望引發(fā)思考。
參考文獻:
[1]郝帥.新課改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意義與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08):17-18.
[2]高玉杰.新課改下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意義與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20(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