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黃蕾
【摘 要】 幼兒園是幼兒社會化的重要場所之一,入園后,幼兒會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習得師幼、幼幼互動的技能,貫穿于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最核心的人際互動是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而戶外游戲又是當下的熱詞。在這樣一個相對來說視野更開闊、活動范圍更廣的游戲范圍來說,師幼之間又是怎樣互動的呢?
【關(guān)鍵詞】 幼兒園? 師幼互動? 戶外游戲
眾所周知,幼兒園是幼兒接觸的第一個“小社會”,從中習得與人交往、互動能力,也就是說,幼兒園是幼兒社會化的重要場所之一。入園后,幼兒會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習得師幼、幼幼互動的技能,貫穿于幼兒園一日活中最核心的人際互動是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幼兒通過與教師的互動不斷發(fā)展自我,建構(gòu)自己的行為,教師在與幼兒的互動中履行著教育者的職責,實現(xiàn)著幼兒園的教育功能。
同時,2016年3月1日,隨著《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的實行,明確規(guī)定,在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幼兒參與一定的戶外活動;需要保證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在兩個小時以上。并且,游戲又是孩子的天性,充斥著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通過游戲,孩子們的語言、合作等能力會大大提升,于是,戶外游戲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當下的熱詞。
筆者在查閱文獻中得知,許多國內(nèi)外教育研究者的目光投向了師幼互動研究方面,但多數(shù)是對于區(qū)域中的師幼互動,而當下實行戶外游戲,在這樣一個相對來說視野更開闊、活動范圍更廣的游戲范圍來說,師幼之間又是怎樣互動的呢?
一、師幼互動的內(nèi)涵
為了讓師幼互動更明晰,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師幼互動。筆者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師幼互動其實是幼兒同教師之間的一種人際互動,其主題為教師和幼兒。教師和幼兒在互動中是同等重要、互為主體的,師幼互動是一種交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過程。教師和幼兒間的這種交互作用和影響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個呈鏈狀、可持續(xù)循環(huán)的過程。教師和幼兒正是在這樣一個連續(xù)的動態(tài)過程中不斷交互作用和影響,從而讓幼兒獲得更高水平的發(fā)展。以此類推,師幼互動包括師幼間的一切相互作用,兩者相互包容、共生。
二、師幼互動中的言語
教師是幼兒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在師幼互動的形式中,言語始終貫穿其中,在戶外游戲中,適當?shù)难哉Z、恰到好處的支持,都會引發(fā)幼兒的思考與想象,從中獲得啟發(fā)。幼兒園中的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同時,抽象思維也在萌芽。作為教師,在師幼互動中的語言應該能夠引發(fā)幼兒向更深層次的問題研究。
如在幼兒的戶外搭建中,有的幼兒沒有指向性的游戲,教師可提問:“你們在做什么呢?”這樣一個開放型的語言,能夠引發(fā)幼兒的思考。這時,如果教師以成人固化的思維看待,造型像船,會說:“是不是小船呢?”面對這種暗示性的語言,有的幼兒會被左右思想,從而發(fā)揮不出想象,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抑制了幼兒的思考??梢姡趲熡谆又?,教師要注意多用開放性的語言引導幼兒,盡量規(guī)避暗示性語言誘導幼兒,要讓幼兒自主思考,提升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戶外游戲中高質(zhì)量師幼互動的形成
在戶外自主游戲時,教師要成為一名心細的觀察者,根據(jù)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順應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支持、引發(fā)幼兒和戶外的環(huán)境、材料等相知,從而達到一物多玩、活用場地的水平。但是,具體該怎么實施呢?通過不斷地游戲和互動,筆者有了一些啟發(fā)。
1. 氛圍的營造
在新時代理念的構(gòu)建下,教師應授人以漁,而不是一味地成為高高在上的傳教者,降低重心,和幼兒建立新型的、良好的伙伴關(guān)系;并且,教師要意識到幼兒是游戲的主導者,應該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充分引導幼兒發(fā)揮主觀意識,在這樣的游戲氛圍中,幼兒的興趣、感官等能同戶外環(huán)境、游戲建立起鏈接。當幼兒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教師要做的并不是第一時間去指導,而是作為觀察者、支持者和引導者,面對舞臺游戲玩了多次,興趣缺失的問題,教師僅僅需要提問幼兒,詢問他們是否有方法,便有了巡游演出的活動。
2. 善于觀察,關(guān)注幼兒,善于捕捉契機
教師要營造自由寬松、和諧的氛圍,給予幼兒適宜的指導。首先必須關(guān)注幼兒、關(guān)注游戲過程,通過觀察,教師將學會怎樣使自己成為一個理想的教育者。觀察是教師了解幼兒、解讀幼兒行為的重要方式之一,面對開放式的戶外游戲,教師也要成為“開放式”的觀察者,學會放手,注意觀察幼兒的言行舉止,分析理解他們的學習方式和游戲行為。當然,在游戲中,幼兒若產(chǎn)生了分歧,教師可以先等一等,看看孩子們是以什么樣的方式解決,如若長時間處于待解決的狀態(tài),教師可以以游戲者的身份介入,促使幼兒直面問題,引導幼兒遷移經(jīng)驗,從而解決問題。
3. 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
戶外游戲中,尤其是積木工程隊的游戲中,有的孩子擅于建構(gòu),有的擅于探索不同的玩法。如男孩子們對滾動十分感興趣,他們選擇了平滑的物體在臺階上往下滾動,重復多次后,仍然新鮮感十足,但目的性稍顯薄弱。這時,教師可介入,提問:“只有這個臺階可以滾動嗎?只能從上往下滾動嗎?”等一系列開放性的問題,有了問題,孩子們才會勤于思考,進一步摸索關(guān)于滾動的秘密,這促使了幼兒的反復思考、動手嘗試,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在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中,教師要放手,認清觀察者、支持者的位置,以適當?shù)拈_放性的言語,讓幼兒發(fā)揮主體性,讓他們在今后的戶外游戲中獲得提升。
參考文獻
[1] 馬玲亞.對幼兒園師幼互動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