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青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一教育板塊是學科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教學經(jīng)驗較為豐富的教師,充分利用兒童文學作品,凸顯這一特殊閱讀文本的重要優(yōu)勢。在逐步分析以及詳細講解的基礎上,實現(xiàn)進一步的調整。精心選擇兒童文學作品,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讓學生能夠自主閱讀不同的優(yōu)秀文本,進而提升個人的綜合修養(yǎng)以及精神素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兒童文學作品;運用研究
引言
在全面深化以及逐步推進素質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許多教師開始以創(chuàng)新教學為基礎,確保學科教學能夠獲得更多的動力和支持。兒童文學非常豐富及多元,內容比較生動。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受到了許多學生的喜愛。新課改之后的小學語文教材變動明顯,兒童文學作品所占有的比重較高。教師則可以意識到這一變動的重要性以及潛在價值,靈活利用兒童文學作品來改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兒童文學作品的運用價值
1.提升學生認知能力
小學階段的啟蒙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非常關鍵,教師需要著眼于學生的思想變動。分析學生的身心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進一步開展教學活動。兒童文學作品則能夠更好的滿足學生的思想需求以及身體成長發(fā)育需求,對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及水平有重要的影響。學生能夠在學習熱情的引導下,自由地翱翔于知識的海洋中。另外,大部分的兒童文學作品情節(jié)比較簡單,趣味十足,具有明顯的童真性,能夠更好地契合小學生的審美需要以及認知能力,為小學生的閱讀提供諸多便利。從兒童學生的角度來看,很多學生的想象力比較豐富,天馬行空。因此對兒童文學之中所描繪的各種故事情節(jié)更加感興趣,個人的審美需要也得到了滿足,認知能力實現(xiàn)了逐步提升。很多學生能夠通過自主閱讀,學會主動思考和積極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2.調動學生積極性
與其他的閱讀文本相比,兒童文學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非常風趣和生動。通俗易懂,能夠實現(xiàn)圖文并茂,對學生文學邏輯思維的提升有重要的影響。從微觀角度來看,文學作品之中的細節(jié)分析較多,大部分以不同的人物刻畫為主。因此對人物以及事件的描述非常生動,能夠更好地吸引兒童的眼球。如果教師能夠結合兒童的興趣愛好,主動融入不同的兒童文學作品,將其與學科閱讀教學活動相結合,那么對調動學生的參與能動性、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水平將會有顯著作用。學生還能夠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利用課外碎片化時間學會自行安排學習和生活。學生個人的語文閱讀感知能力有了明顯的增強,能夠在個人閱讀興趣的指導下實現(xiàn)終身閱讀和自主閱讀。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兒童文學作品的運用現(xiàn)狀
兒童文學作品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間的結合有重要的影響,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以及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有非常關鍵的作用。語文教師需要始終站在宏觀發(fā)展的角度,踐行與時俱進的育人理念。找準兒童文學作品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確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大放異彩、重煥生機。但是有的小學語文教師沒有意識到兒童文學作品與閱讀教學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兩者相互割裂,獨立性較強,最終導致閱讀教學質量不夠理想。在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時可以看出,兒童文學作品的運用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及矛盾。
首先,教師沒有著眼于學生的閱讀基礎,以學生的基礎練習為依據(jù),深化學生對兒童文學作品的理解及認知。無視學生知識視野的有效拓展及延伸,語文閱讀知識信息的傳遞速度不夠理想,準確率也不容樂觀。學生出現(xiàn)的許多思想偏差,難以實現(xiàn)舉一反三和自主閱讀。對兒童文學作品的理解和認知不夠深刻,學以致用的能力更是無從談起。
其次,教師沒有留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對兒童文學作品的篩選工作不夠投入。出現(xiàn)了思想上的誤區(qū),認為兒童文學作品對學生的閱讀指導作用較少。會浪費許多的時間,擾亂學生的學習進度。不利于學生的社會實踐,最終直接跳過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很少有教師會著眼于學生的興趣愛好,精心篩選兒童文學作品。大部分直接以教材中的作品解讀為基礎,這一點導致課堂教學存在許多的局限性。難以跳出教材和課堂的束縛,課堂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不高,學生也變得比較被動及消極。
最后,教師沒有著眼于學生素質修養(yǎng)的提升要求,積極融入兒童文學作品。無視兒童文學作品對學生的吸引力,閱讀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單一和機械。學生也提不起興趣,很少有學生能夠在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過程中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動機。素質修養(yǎng)提升速度非常慢,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能力停滯不前[1]。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兒童文學作品的運用策略
1.夯實學生閱讀基礎
兒童文學作品中所包含的基礎知識比較豐富,神話故事所占有的比重較高,這一部分知識內容對學生的閱讀基礎是一個較大的挑戰(zhàn)。為了讓學生能夠在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過程中變得更加主動和積極,教師需要留心注意日常教學中學生的閱讀基礎和閱讀興趣。以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為依據(jù),注重語言表達的簡練性和準確性。實現(xiàn)知識信息的準確傳達,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課外知識,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外延。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統(tǒng)編語文二年級下冊課文《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教師則可以先讓學生進行簡單的閱讀,然后利用現(xiàn)代兒童詩歌的形式將其與閱讀教學工作相結合。學生會出現(xiàn)許多的疑惑,同時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不夠全面。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朗讀,將個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了解詩歌之中的情懷以及人物故事。以兒童文學作品《雷鋒的故事》為基礎,將其融入進學生的自主感知活動中。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主動的學習雷鋒感人故事以及雷鋒事跡,深化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認知。這一點不僅有助于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還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加強對學生思想教育及引導和熏陶,為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提供更多的依據(jù)。
2.精心選擇兒童文學作品
為了確保兒童文學作品全面滲透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注重精心選擇。堅持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可讀性,了解兒童文學作品對學生的吸引力。著眼于小學生的學情,通過對學生閱讀基礎和興趣的分析及研究,讓學生在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過程之中實現(xiàn)自主感悟,真正的動腦動手動口。閱讀對小學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是一個較大的挑戰(zhàn),有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及障礙。教師需要適當減輕學生的壓力,選擇比較簡單的文學作品。以趣味性、拓展性為基礎,了解兒童文學作品之中的教育意義和價值。關注對知識性兒童文學作品內容的有效整合,確保自己所選擇的兒童文學作品能夠發(fā)揮一定的閱讀指導作用及價值。比如語文教師可以選擇統(tǒng)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一只想飛的貓》,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這些都是比較典型的兒童文學作品,包含許多的德育知識以及科學知識。學生可以在自主理解的過程中深刻了解不同閱讀文本之中的思想內涵,不管是理解能力、感知能力,還是學習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學習質量較高,學習能動性高漲[2]。
3.提升學生素質修養(yǎng)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非常多元,學生學習能動性的提升不容忽略。在此前提上,教師還需要提升學生的精神素質以及綜合修養(yǎng)。確保學生始終堅持正能量,實現(xiàn)身心健康成長。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比較復雜,人格教育、精神品質教育不容忽略。兒童文學作品中所包含的美好思想以及人物情懷比較多,融入了許多人間最為美好以及單純的美學元素。契合學生的心理成長特征,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健康成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則可以根據(jù)語文教材中的核心要求,精心選擇不同的閱讀文本。針對性的提升學生的素質修養(yǎng),讓學生能夠主動感知不同的文化以及優(yōu)秀思想道德情懷。只有這樣才能夠凸顯學生的中心作用,深化學生對不同文學作品的理解。產生更多由內而外的學習興趣,保持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以及品質。學生素質修養(yǎng)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難在短期內取得明顯的成效。教師需要著重引導學生,鼓勵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大膽想象,培養(yǎng)學生由內而外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凸顯學生主體價值,確保學生有所收獲、有所成長。以此來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學生消極應對。實現(xiàn)學生學習能力及水平的綜合提升,進而為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及發(fā)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很多學生躍躍欲試、能動性高漲,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提升速度極快,兒童文學作品也能夠發(fā)揮應有的育人作用和價值。
結語
在利用兒童文學作品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時,語文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邏輯思維特征。結合學生的實質心理特點以及年齡特點,全面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深化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及認知,確保學生產生更多的深刻情感。以此來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更多依據(jù),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翟云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兒童文學作品的運用探討.
范凌霄.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課程形態(tài)變革--基于閱讀教學的視角[J].科學導報,2016,000(009):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