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我杰
摘要:中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德育是學校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而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對學生的道德教育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班主任要不斷總結和吸收德育的經(jīng)驗,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初中道德教育的質(zhì)量,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基于此,本文對初中班主任如何開展德育工作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班主任;初中教學;道德教育
現(xiàn)階段,隨著學生學習的深入和課堂內(nèi)容的增加,學生所面臨的壓力正在逐漸加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學生沒有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就極有可能會受到來自外部不良誘惑的影響。然而,當前人們更注重學生的學術方面的發(fā)展,道德教育往往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不利于學生道德觀念的培養(yǎng)。因此,初中班主任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工作,開展有效的教育活動,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提高。
一、從小事做起,于細節(jié)之中滲透德育
世上大多數(shù)人都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不可能一直活得轟轟烈烈,在戲劇式的人生中獲得精神上的提高,這對于中學生來說就更是如此。因此,初中班主任應該將眼光放在平常的生活中,關注生活中的小事情、小細節(jié),讓德育滲透到學生的日常中。從這個角度上說,班主任不需要精心設計“偶然式德育情境”,需要做的只是通過仔細的觀察和思考,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細節(jié),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道德教育。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認識到德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有效提高德育質(zhì)量。
例如,早讀與第一節(jié)課之間會有很短的空閑時間,班主任就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為學生準備一些積極向上的標語,將其寫在黑板的最上方,以此引導規(guī)范學生接下來整整一天的行為。除此之外,由于學生對教師的敬畏心理,有些時候班主任哪怕什么也不說,什么都不做,都可以對學生的行為起到監(jiān)督規(guī)范的作用,學生會不由自主地在教師面前糾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因此,在課間的十分鐘,教師就可以時不時的出現(xiàn)在班級中或者站在教室門口,觀察學生的行為,監(jiān)督和管理學生的課間活動,防止學生大聲喧嘩或者做一些危險的舉動,讓學生在課間改正自身的不良習慣和不雅行為。這些都是一些細小的事情,但班主任只需要多關注一些細節(jié),從小事之中就能極大地完善學生的德育工作,有效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二、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
初中階段學生思維還不成熟,各種外部因素都極有可能影響到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而教師作為學生心中的權威人物,其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無形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會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師的行為。由此可見,最好的德育方式就是班主任在教學和管理中以身作則,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樹立品德端正的班主任形象,用自己的行為感染學生,在言傳身教之中,有效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初中班主任應該給從自身做起,為學生做好榜樣,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例如,班主任平常要注意檢查自身的儀表與辦公桌的整潔,為學生留下一個講究衛(wèi)生、注重形象的好榜樣;在大掃除時,班主任不能自恃身份,應主動與學生一起打掃,培養(yǎng)學生不怕吃苦的勤勞品質(zhì);在平常生活中,班主任還要尊重更加年長的教師,讓學生學會尊敬長輩;班主任在教室發(fā)現(xiàn)地上有紙屑等垃圾時,可以主動幫學生撿起來,并督促學生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在整個教學階段,教師要用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在班主任的言傳身教下,成為品質(zhì)突出的人才。
三、注重師生間的溝通,營造良好德育環(huán)境
德育是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道德教育的效果只有通過正確的方法才能提高,如果方法不當,很容易就會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不利于德育活動的進行,甚至影響到班級的管理。因此,如果想要在實際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初中班主任首先要掌握與學生溝通的能力,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掌握學生的性格特征,根據(jù)學生渴望得到認可的心理,適當?shù)乇頁P學生的表現(xiàn),加深師生間的關系,以此營造出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保證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例如,在真實的德育過程中,初中班主任要學會肯定和表揚學生的優(yōu)秀行為。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應該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出色的行為表現(xiàn),即使是一個差生也有其個人的閃光點,初中班主任應該鼓勵和表揚學生的表現(xiàn),讓學生獲得滿足感與自信心,促進學生的進步與提高。如果某位學生有不良的行為習慣,班主任也應該先與這學生進行平和的溝通,不要出現(xiàn)公眾之下大聲呵斥學生的行為,避免刺激學生的心理。這樣才能構建出友好的師生關系,并以此為基礎,提高教師德育工作的質(zhì)量。
總而言之,中學生的道德教育已成為社會最為關注的領域之一。初中班主任應該擔當起培養(yǎng)中學生道德觀念的責任,不斷優(yōu)化德育內(nèi)容,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立足學生特點,探索出有效的實踐策略,提高德育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穎.試論初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結合[J].黑河教育,2020(06):20-21.
[2]鄭思娜.德育背景下初中主題活動的開展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