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翠
【摘要】化學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理工思維的重點科目之一,通過對化學現(xiàn)象和物質本質的深入學習,能夠訓練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樹立嚴謹認真的科學精神。在本文中,筆者將綜合化學學科的特性和學生理解認知,向各位教師簡單介紹一種常用而高效的教學方法,即實驗教學法。
【關鍵詞】實驗教學法 高中化學 教學方法 實踐技能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64
在條件充分具備的化學學習環(huán)境下,如何有效利用各種化學現(xiàn)象與化學知識的聯(lián)系,完成必修課本和選修課本兩大方面的教學計劃,是每一位高中化學教師必須深入思考的話題。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通過分析闡述高中化學大綱要求與化學實踐操作要求,簡要敘述實驗教學法的運用特點。
一、實驗教學法的含義和范疇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離不開從理論到實踐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培養(yǎng)。深入探討化學學科的研究本質可以發(fā)現(xiàn),其致力于各種化學現(xiàn)象的生成轉變和微觀世界中各種元素與粒子之間的反應作用。通過對生活中常見化學現(xiàn)象的合理延伸,借助化學方法和思維工具得以挖掘出物質各種變化過程中的基本規(guī)律。化學屬于一門關注世界運轉本質的自然科學,它的完整學習與全面掌握要求學生從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驗證鞏固這兩個方面同時進行。由此可見,基礎理論知識的完整講授是化學教學中的基礎前提,而對于所涉及到的化學知識,通過實驗驗證鞏固是化學學習后期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存在著化學這門現(xiàn)代學科的蹤跡,而基礎化學知識更是滲透了種種隨處可見的化學現(xiàn)象中。高中化學教學作為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化學知識體系上起著關鍵作用。由此引申出來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實驗教學法。
那么實驗教學法的含義和范疇是什么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一門知識的徹底學習和全面掌握都無法避開將理論知識聯(lián)系實踐,通過具體的實踐練習反過來加深對于基礎理論的理解?;瘜W這門自然學科的學習自然也不例外。由于化學學科所致力于研究的方向是微觀世界的物質變化,其研究對象與研究途徑具有細微性、間接性、隱蔽性的特點,致使各種化學知識的理解認知具備一定的難度和不直觀的特點。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能把各種總結歸納出來的抽象知識概念,通過相關聯(lián)的具體化學實驗以相對直觀和明顯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就能夠化繁為簡、化晦澀為清晰,把與學生之間具有一定隔閡的生硬知識點拉近距離,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這就是實驗教學法的基本含義和范疇。
二、教師如何有效運用實驗教學法
(一)制訂合理的實驗安排計劃
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計劃包括必修與選修兩大方面,從基礎的原子結構到各種元素組成再到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其中所涉及到的化學知識詳盡而繁雜。如果教師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種統(tǒng)籌全局的整體觀,則對于這些大量的知識要點很難形成牢固有效地掌握。比如,不同化合價元素之間的置換反應規(guī)律,如果學生沒有充分理解化合價的定義,就容易在這類問題上犯糊涂。雖然通過相關的化學實驗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直觀鮮明的意識,但是這種教學效果必須建立在教師制訂合理的實驗安排計劃基礎之上。教師必須深入分析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以課本中涉及到的知識點為依據,篩選出適合在課堂上進行的實驗。它們既要滿足使抽象知識具象化的目的,又要確保在學校教學環(huán)境能夠支持的范疇之內,還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程度。綜合以上三個方面的因素,教師們能夠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結合實際真正有效地運用實驗教學法并合理安排教學計劃。
(二)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操作
在制訂好合理的實驗安排計劃之后,教師應當全力確保已定的實驗安排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首先,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新知識的闡述講解之后,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自我消化理解。其次,從已講解的知識要點引入教師安排好的具體實驗項目,盡量在課堂中或者課后及時地把相關實驗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對抽象生疏的新知識進行解構與重建。通過明顯而突出重點的實驗現(xiàn)象,教師能夠有所依據地向學生具體講解內含的化學基礎原理,而不是像原來傳統(tǒng)的照本宣科。以新奇有趣的化學實驗為教學工具,教師能夠在課堂上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營造活潑趣味的課堂氛圍,從而打造和諧課堂、高效課堂。教師必須注意的一點是,化學實驗操作不能停留在教師操作、學生觀摩的表面層次上,還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操作。在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從源頭上了解形成各種化學現(xiàn)象的基礎原理,還能訓練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熟悉各種基本的化學實驗操作,有助于化學核心素養(yǎng)地提升。
(三)發(fā)揮實驗的基礎作用
理論知識的掌握是實驗進行的基礎,而實驗操作的論證又是后續(xù)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基礎。在化學這門學科中,實驗是探討研究一切理論的試金石,無論是哪個階段的化學學習,堅持進行實驗操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必然要求。在過去的傳統(tǒng)教學中,由于受限于當時的教學思維和客觀教學條件,大多數(shù)學校并不能向學生提供相匹配的化學實驗環(huán)境。在這樣的情況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操作的一環(huán)是完全缺失的,學生只能從書面理論方面去理解和認知各種基礎的化學知識要點,所形成的化學知識體系必然是不全面而偏移的。不能發(fā)揮實驗的基礎作用,等于放棄了教學中對于學生課堂利用的價值,僅僅是鼓勵學生片面局限地構筑自己的化學理解。在不同于傳統(tǒng)課堂的新型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實驗的基礎作用,才能有助于提升化學教學質量。
在新課改實行的背景之下,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遠遠不再局限于課本上的理念知識,具體相關的實驗操作更是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掌握的內容。同時,單一、枯燥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早已不能滿足學生深入學習化學的要求,不僅導致學生形成狹隘片面的化學認知體系,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在這樣強烈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法的情況下,實驗教學法脫穎而出,憑借其細化知識結構、具現(xiàn)知識原理、重現(xiàn)化學現(xiàn)象等廣泛優(yōu)點收獲了廣大高中化學教師的青睞。
在上文中,筆者簡單敘述了實驗教學法在化學學科教學中的具體含義和范疇,分析出教師要運用實驗教學法應當注意的三個要點,充分說明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而言,實驗教學課堂所具有的特點與優(yōu)勢。因此,教師如何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來確保教學的質量是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參考文獻
[1]李思琪.實驗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高中教育專業(yè)分析,2020.00(09):6-12.
[2]李亞.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J].學生能力培養(yǎng)分析,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