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容
微課具有生動直觀、短小精練等優(yōu)越性及獨特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妙用微課、巧用微課、善用微課,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還可以有效引導學生有效識字、自主閱讀、優(yōu)效解疑和課后輔導,有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一、妙用微課,有效識字
在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漢字都是比較抽象、難記,低年級的學生往往是很難快速建立抽象字詞與現(xiàn)實客觀事物的緊密聯(lián)系。但,一些具體的直觀形象的知識或者抽象的生字形象化,還是可以讓學生更有效識字。比如,在教授一些帶有象形的文字時, 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再現(xiàn)某種特定的生活場景,讓這些字形很好配合整個畫面,兩者結合在一起,讓每個學生對字有了感性認識,掌握這些字形就更容易了。例如,在學習“落”字時,本人就是運用微課創(chuàng)設下雨的情景和樹葉飄落的情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感受“落”是上下結構,并在看雨和樹葉的情境中明白了“落”的意思。
二、巧用微課,助力閱讀
調查中,教師常常會發(fā)現(xiàn):課堂上,大多數(shù)低年級學生不會自主閱讀,不會獨立思考問題。為此,教師可以綜合教情和學情的實際來設計制作閱讀微課,引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獨立思考。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的第17課《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第二課時教學中,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周總理和全國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感。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少數(shù)民族不熟悉,對周總理也了解不多,怎樣提高學生的閱讀成效呢?本人通過創(chuàng)作微課幫助學生解讀課文。首先,本人創(chuàng)作了一個《傣族潑水節(jié)》的活動視頻,讓學生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潑水節(jié),感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從而導入新課。然后再創(chuàng)作一個《導學微課》,通過展示和分析課文的重點句子和詞語,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細細體會周總理與傣族人民在一起的神情和動作描寫,感受他們的心情。通過一系列的微課應用,有力地培養(yǎng)了學生培養(yǎng)自主閱讀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也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善用微課,優(yōu)效解疑
在小語課堂教學中,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是教學的重要部分。這時,善用微課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的第3課《植物媽媽有辦法》的教學中,要讓七八歲的孩子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是比較難的。為此,本人探索通過創(chuàng)作《解疑微課》來幫助學生解決這些疑難問題。我首先結合課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綜合收集文中的蒲公英、蒼耳、豌豆的動態(tài)圖片和她們關于傳播這些種子的情景視頻,精心制作微課《植物寶寶的成長》,讓小學生更好地深入了解這些植物以及它們傳播種子的方法。同時,還在此基礎上旁征博引,激發(fā)廣大學生的強烈求知欲,借機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在每個學生各抒己見之后,我再充分利用微課制作的視頻給學生一一展示其他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一系列的微課解疑,大大地減輕了學習的難度,間接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成效。
四、課后微課,鞏固提升
低年級小學生,一定要加強課后輔導,主要是培養(yǎng)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學完生字后,教師一定要注意加強教學與用寫相結合,促進學生課內外自主學習和運用相互的結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運用語文的主動積極性。課后的微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主要是幫助學生查缺補漏,加深某個知識點的理解,鞏固知識,并學會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應用最多的是容易混淆的知識點的辨析。比如,小學生經(jīng)常會弄錯“做”和“作”這兩個同音字。本人就創(chuàng)設《巧辯“做”與“作”》微課,通過視頻和圖像資料講解“做”和“作”的不同,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區(qū)分清楚“做”和“作”。利用微課讓學生進行再學習、再練習,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鞏固好所學的知識。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