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方洲小學 黃 哲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思維、認知能力、知識結(jié)構(gòu)、生活經(jīng)驗、學生能力等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日常的數(shù)學課程的學習中,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錯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利用好課堂的教學實踐和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引導學生在糾錯的過程中學習新的知識和新的學習方法。
錯誤資源在數(shù)學教學中為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錯誤分析提供了寶貴的教學資源,在小學數(shù)學學習中,常見的錯誤資源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錯誤觀點或者對知識點的錯誤理解,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避免他們再次遇到這種問題時再次出錯。此外,錯誤資源還包括學生回答課堂問題時的錯誤答案,教師一般會忽略這種錯誤資源,直接告訴學生正確答案,或者讓其他學生進行回答。最后一種在教學中最為寶貴的錯誤資源就是學生的錯題,這是指學生在課中、課后以及考試的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的題目,這在教學中是最容易保存的錯誤資源。
在進行新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對于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都應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的教學時間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或者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問題討論、研究,與同伴之間進行合作交流,進而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在發(fā)現(xiàn)錯誤后,教師應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對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糾錯”,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進行下一次的解題時避免出現(xiàn)同樣的錯誤。通俗一點來說,在日常的學習中,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在解題時更容易出錯,且出錯的地方都是一些典型的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提供更多解答機會,對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進行綜合整理分析,進而改進教學技巧,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時,教師給出一個例題:長方形的寬為3cm,長為4cm,請問該長方形的面積為多少?在解答這類較為簡單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將機會留給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由于在日常的生活中,該類學生對于面積單位的接觸比較少,在解題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將單位寫錯、漏寫的情況,對此,教師應該及時在課堂中利用學生已經(jīng)發(fā)生的錯誤進行引導,引導全班學生幫助這名學生尋找問題,及時進行“糾錯”。在這個過程中,全體學生對于同一個問題進行了共同的學習,對于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及時“糾錯”,加深了他們對課堂知識的印象。
新課改除了要求學生掌握課堂知識掌握,還對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要求?;谛W生的身心特點,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在教學的過程中準確認識到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巧妙地利用課堂中的錯誤資源,對學生的思維與理解能力進行的鍛煉,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速率。如在教學“畫角”時,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先不告訴學生方法,通過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探索,嘗試自己畫角。在學生畫完之后,教師可對學生在畫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總結(jié),一一列出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通過討論,學生逐漸學會了如何正確畫角,積極參與思考,對錯誤進行分析,進而更加牢固地掌握了知識。
對于發(fā)展過程中的小學生來說,閱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在數(shù)學的學習中,閱讀同樣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在進行數(shù)學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在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反復閱讀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在學生解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題目進行仔細的閱讀,深刻理解題目的內(nèi)容和要求,進而在解題的過程中找到解題的關鍵點,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減少出錯的概率,避免因為粗心大意或者看錯題目而出現(xiàn)解題錯誤的現(xiàn)象。因此,在數(shù)學的教學中,數(shù)學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課本中涉及的數(shù)學知識,教師要盡可能幫助學生進行分析和解讀,使學生對于所學習的內(nèi)容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加強對知識內(nèi)容的記憶,進而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例如在“百分數(shù)”教學中,部分學生可能會分不清楚分數(shù)與百分數(shù),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的概念進行反復的誦讀,進而區(qū)分兩個概念,通過閱讀,學生對該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在解題的過程中的錯誤率因此得以降低。
小學生的心理不是很成熟,缺乏做事的耐心和細心,對于學習也是如此。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注意活躍課堂氛圍,運用有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盡可能地帶領全體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在課堂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解答問題的機會。例如在“認識三角形”的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了“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的概念教學之后,可以在黑板上舉出一些例子,讓學生進行思考,例如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4cm,AC=8cm,請問三角形的周長是多少?教師可以邀請學生上講臺進行解答,教師要鼓勵學生,不要擔心答錯,教師會發(fā)現(xiàn)在學生的解答中,答案會有兩個,一個是16cm,一個是20cm。對于出現(xiàn)的這種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們一起討論并解答,最終得出三角形的腰長為8cm,底邊長為4cm,所以三角形的周長應該是20cm。因此,教師為學生提供解答問題的機會,以學生的錯誤為切入點開展教學,能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答題中更加細心。
每個學生都會犯錯,但如何更好地利用錯誤資源開展有效教學,對于教師來說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教師要正確認識鄧總學生犯的知識性錯誤,及時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進而提高“糾錯”教學在數(shù)學課堂中的運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