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南京林業(yè)大學
我國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背景下,互聯網新媒體已在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得以廣泛應用,對于學生學習資源的獲取及體育技能的提升而言均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需重視互聯網新媒體的合理應用,充分發(fā)揮教育價值,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推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向著現代化發(fā)展。
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應用互聯網新媒體優(yōu)勢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首先可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環(huán)境的改善。通常情況下,體育教學環(huán)境主要以專業(yè)訓練室及田徑場、足球場等室外場地為主,而將互聯網新媒體融入至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便可實現實地教學環(huán)境的突破,從而將網絡教學資源、精彩比賽現場呈現在學生面前,借助實時比賽及圖片等渠道拓展教學資源呈現方式,實現立體、生動體育教學氛圍的構建,對高校體育教學環(huán)境加以改善。其次可增進師生交流。應試教育模式下,師生雙向互動存在嚴重缺失現象,而將互聯網新媒體應用至教學活動中,可為師生間交流提供更多契機,不再僅限制于課堂中,師生在課后或課堂教學中均可通過互聯網新媒體展開師生交流,借此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學生體育熱情的調動。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借助教學資源、互聯網新媒體二者的有機融合,除可實現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外,也可借助師生交流空間的拓展,為學生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最后可強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1]。高校展開體育教學活動的目的除在于強健學生體質外,同時也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而借助互聯網新媒體,則可為高校體育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供新思路,為教師組織教學內容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料,除可增添體育教學趣味性及豐富性外,還有助于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fā),使得學生可積極主動參與至課堂教學活動中,借助多樣化教學資源的融入,拓展學生視野,激活學生思維,為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提供平臺。教師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借助互聯網新媒體的融合,還可將現代最為先進的教學理念落實在課堂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借此不僅可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還可促使學生獲取大量新鮮信息,實現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的激發(fā),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雖體育活動均需經學生實踐方可達成,然而針對體育教學而言,理論知識同樣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借助多媒體方式傳授理論知識,除可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強化外,還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課堂實踐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的充分利用,通過圖片、視頻及聲音等媒介的應用,將體育理論知識直觀、系統(tǒng)的呈現在學生面前,推動學生體育理論知識體系的健全,針對自身體育素養(yǎng)的提升也可起到一定推動作用[2]。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下,多數教師均將體育教學內容視作簡單的玩游戲或體育運動,對體育理論知識重要性并未加以重視,致使學生所展開的體育運動存在一定盲目性、系統(tǒng)性,同科學有效的理論知識指導脫離,使學生體育技能難以得到有效提升。教師針對此教學現狀,應將理論知識教學作為重點,鼓勵并引導學生積極投入至體育理論知識學習過程中,為體育活動的展開提供指導,提高體育活動有效性,推動自身身體素質的提升[3]。此外,部分體育教師因受自身能力水平限制,在理論知識講解過程中,難以將理論知識透徹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理論知識體系難以健全。教師在此時便可將多媒體等教學設備應用至課堂教學活動中,以所講述的理論知識為依據,完成課件的制作,將理論知識體系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還可鼓勵學生對深層次體育知識積極探究,借助科學有效的理論知識對體育運動加以指導,提高體育學習有效性。此外,教師還可借助多媒體的應用,延伸課外體育知識,拓展學生知識視野,促使學生可對體育學科知識、運動二者形成全面認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因體育動作具備專業(yè)性較強等特點,使學生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將會遇到部分困難,阻礙學生體育活動的順利展開。教師針對此教學現象,可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引入加以妥善處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將體育動作更為詳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對動作要領加以掌握,提高自身體育技能[4]。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課堂教學內容為依據,將與此相關的教學視頻向學生播放,以此展開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學習健美操及瑜伽等動作時,若體育教師體型偏胖或年齡較大,將無法準確示范具備一定難度的體育動作,若僅大概示范,則學生無法掌握標準動作要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難以得到有效保障。教師針對此現象,便可將多媒體設備應用至課堂教學中,將體育動作標準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此外,針對部分高難度體育動作,教師還可借助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將此動作的美感呈現在學生面前,鼓勵學生積極展開學習活動,強化學生體育技能[5]。
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背景下,互聯網新媒體在課堂教學中得以廣泛應用,如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便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借助動畫演示、圖形演示和運動視頻等諸多方式將體育動作全面且形象的呈現在學生面前,除可有助于校園體育文化的彰顯外,還可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加以突破,自主、開放的新型學習模式逐步形成[6]。此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需重視網絡信息資源庫的合理應用,為開放式學習模式的構建提供支持,管理學生充分利用APP 平臺、微信及QQ 等媒介完成體育知識的收集、獲取。此外,高校還可借助動畫、圖片及文字的“植入”,將體育運動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對體育運動魅力加以感知,促使學生可積極主動參與至體育教學活動中,借此還可對高校學生所提出的多樣化及個性化學習需求加以滿足。
經教學實踐發(fā)現,以往所采取的體育教學模式較為單一、落后,無論在體育教學寬度、深度方面均對學生體育訴求加以限制,部分教師內容在設計過程中存在過于競技化的問題,體育學科所具備的人文性并未得以顯現。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所提出的體育訴求更為多樣且多元,學生將以移動互聯網為依托,對外界加以了解,自身所認知、接觸的體育運動也更為多樣,此種模式下,學生針對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難以激發(fā)自身學習興趣[7]。教師針對此現象,在教學活動中需借助新媒體的應用實現傳統(tǒng)體育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及拓展。為此,教師主要可從如下兩方面展開,其一為應結合此階段學生興趣愛好完成體育項目、體育教學內容的設計,實現學生體育學習參與積極性的調動;其二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借助互聯網的應用大量收集教育資源,為學生展開自主學習提供支持。除此之外,體育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借助互聯網完成體育信息的自主查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籃球行進間急停跳投”教學活動時,便可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將此運動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將專業(yè)運動員籃球行進間急停跳投視頻向學生播放,或可將NBA 球星威斯布魯克及哈登的投籃視頻向學生播放,亦或可借助慢放視頻的方式引導學生對著名球星技術特點加以分析,還可鼓勵學生嘗試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特點,對不同球星投籃技術穩(wěn)定性加以分析,并從中選擇適宜自身的練習方式。
體育教學活動中,為確保教學質量,教師除應強調課堂教學外,還應重視課外的延伸,鞏固并強化學生運動技能。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教師需重視網絡平臺的合理應用,只有如此,方可為學生展開體育學習活動提供更為寬廣的學習平臺。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將網絡平臺作為銜接,實現課外、課內二者有效連接。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微信及QQ 等平臺的應用將本學期體育學科學習重點、學習難點向學生告知,并將相關知識視頻向學生播放,引導學生積極利用身邊網絡查詢所需知識,提前預習教師所需講述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教師還可利用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展開話題探討,如個別體育競賽規(guī)則的改變所產生的消極影響、積極影響分別有哪些?針對我國相關競技體育發(fā)展所產生的影響有哪些?借此,幫助學生針對體育知識形成更為系統(tǒng)且深入的了解。移動智能終端普及背景下,教師還應重視即時通信工具如QQ 及微信的應用,教師可將本節(jié)課課件通過網絡發(fā)送至QQ 及微信群中,促使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復習所講述知識,借此,幫助學生鞏固所掌握知識,提高學生體育知識學習效率。教師還可鼓勵學生利用網絡平臺收集體育前沿信息,有助于學生知識視野的拓展,健全學生體育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