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無坷
摘 要:通過課堂提問,能夠加深師生之間的互動,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借助課堂提問,能夠將學生引入一個良好的思維世界,通過對問題的思考,使學生們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小學英語教學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這篇文章首先對有效課堂提問的原則進行介紹,隨后分析了當前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在小學英語課堂進行有效提問的具體舉措。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課堂提問
將課堂提問運用到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能夠顯著提高英語的教學效果,因此作為教師要注重課堂提問的運用,并對課堂提問進行一定的處理和優(yōu)化,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他們所學的知識,發(fā)散他們的思維,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借助課堂提問,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并使教師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這對學生后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十分積極地作用。
一、有效課堂提問原則
1. 公平性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都存在一定差異性,因此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要關注到每一個學生。通常情況下,教師更傾向于向成績好的學生進行提問,這種方式違背了公平性這一原則。作為教師,應該加強對缺乏自信或者內向的學生的關注。對于缺乏自信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做好相當?shù)姆答仯瑥亩粩嘣鰪娺@部分學生的自信心;當學生較為內向的時候,教師可以向他們提問一些具有開放性的題目,使他們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1]。
2. 針對性
在對學生進行提問的時候,教師要注重課堂提問的針對性,即提問的問題要能符合學情,避免出現(xiàn)學生不知如何回答這一尷尬現(xiàn)象。因此教師在對問題進行設計的時候,要注重設計的題目難度適宜。當學生的基礎比較好的時候,教師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具有開放性的題目,當學生的基礎較差時,教師可以向他們提供一些比較簡單的題目,這樣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 啟發(fā)性
課堂提問的最終目的是能夠引發(fā)學生的進一步思考,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發(fā)散。因此教師在對題目進行問題進行設計的時候,要使提問的題目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進一步提升。當提問的問題過于簡單,那么這就無法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這就使課堂提問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當教師提問的問題較難時,這就導致以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無法解決這些問題,極大的降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2]。
二、當前在小學英語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1. 提問區(qū)域分配不均
在新課標改革的大背景下,對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作為教師,要注重教學的公平性即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公平合理的提問,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問題的回答過程中。然而相關的研究顯示,教師往往對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提問的幾率比較大,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提問的幾率比較小。甚至有的老師為了更快的完成授課任務,經常會讓一些思考能力強的學生回答問題。這違背了公平性這一原則,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3]。
2. 等待時間不合理
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當教師給予等待時間較為合理的時候,那么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學生們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反之,當教師沒有給予一定的等待時間或者等待時間過短,那么這就造成學生不能好好對問題進行思考,久而久之,會使學生腦子鈍化。
三、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的具體舉措
1. 調動學生積極性
對小學生來說,由于缺乏一定的英語應用場景,這就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而借助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學習用品這一節(jié)內容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 What is this?”,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文具種類進行介紹。在正式介紹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不同類型文具的單詞進行了解,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提問達到理想的效果。學生筆袋中有眾多類型的筆,例如pen和pencil等等,借助這個問答過程,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區(qū)分這些單詞,并將這節(jié)課內容有效地運用在實際生活之中[4]。
2. 把握課堂提問頻率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對提問的數(shù)量進行一定的控制,當提問的問題過少時,那么會使師生之間的互動大大減少,這不利于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掌握進行了解,當教師的提問過于頻繁的時候,那么會使學生過于緊張,甚至使學生產生焦慮的心理。例如在學習《 A new student》這一節(jié)內容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指著書上的人物向學生提問“Who's that ?,有的學生則回答“She is Nancy”,隨后,教師又可以指著另一個人物向學生繼續(xù)提問“Who's that”,對這個劇情進行不斷的重復,并讓學生一個個回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提出了眾多相似的問題目的就是讓學生牢固地掌握He is 和 She is 的用法,但是這種教學方式會使學生感到厭煩,不利于激發(fā)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對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要注重課堂提問的頻率,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英語教學達到理想的效果。
結束語
綜上,通過課堂提問能夠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他們所學的內容。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課堂提問的運用。首先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們能夠對所學的內容進行靈活的回答,其次教師在對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要注重課堂提問的頻率,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英語教學達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帆.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英語課堂提問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1(13):89-90.
[2]劉彩霞.課堂提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天津教育,2021(13):91-92.
[3]徐莉莉.優(yōu)化課堂提問 ?促進語言交流[J].小學生(中旬刊),2021(05):122.
[4]謝唯.優(yōu)化提問策略 ?建構高效英語課堂[J].小學生(中旬刊),202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