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蘭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中職教學的理念及手段得到極大更新?;诖?,本文就中職信息技術手段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首先就中職信息技術手段缺失情況下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簡要闡述中職信息技術手段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作用,最后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中職教學;信息技術;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
引言: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逐漸發(fā)生轉變,不僅各項課程資源及要素得到更加科學合理的配置,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主能動性也得到更有效地激發(fā),從而使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顯著提升。為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對這一課題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以灌輸式為主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課程,但是很多教師仍然采用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模式,沒有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因此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受到制約。另外,計算機課程的大部分內容都比較抽象復雜,在缺乏信息技術手段支持的情況下,學生學習效果事倍功半。
(二)課程的教學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性
就當前中職計算機課程的教材編訂來看,部分地區(qū)的教材沒有及時更新,教材中的內容相對比較陳舊,導致學生學習效果受到極大制約。
(三)缺乏靈活合理的教學考核方法
當前計算機課程采用的教學考核模式比較單一,沒有從學生的個性化角度出發(f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給予充分反應,只是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判的唯一標準,導致教學成果與學生能力脫節(jié),無法培養(yǎng)出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信息化創(chuàng)新和應用人才。
(四)學生的學習基礎具有較大差異
受教育背景、家庭環(huán)境、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計算機學習基礎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不能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和多元化教學,容易讓部分學生產(chǎn)生挫敗感和厭煩感。
二、信息技術手段在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一)轉變教學理念
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能夠將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動態(tài)化,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的途徑變得更加多元化,學生能夠根據(jù)自身學習情況自由選擇學習方法,因此自主性會大大提升,對學習的興趣也會得到有效激發(fā)。
(二)更新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自由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并且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習機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單一化的教學模式自然會得到更新和轉變。
三、中職信息技術手段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對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
要提高中職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水平,必須對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有效利用,為此教師必須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教師可以使用各類教學APP、小程序來輔助教學,例如利用微信群、二維碼、希沃傳屏等跟學生實時互動,合理使用各類教學資源,比如Mooc、E-learning平臺等,真正實現(xiàn)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二)及時更新課程教學的相關內容
在實際教學中,要從培養(yǎng)實踐人才、提高職業(yè)能力的角度出發(fā),根據(jù)學生專業(yè)的不同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材,使用自主學習平臺或資源,對教學的重點進行突出展示,從而幫助學生獲得更有效的學習效果。
(三)切實改進課程的教學考核方法
計算機教學考核應該加大對實踐技能考核。比如采用無紙化考核系統(tǒng),對傳統(tǒng)綜合考核的比例進行調整,加大平時課堂考核、技能考核的比例,切實提升學生的技能操作和知識應用能力。
結論:綜上所述,針對中職信息技術手段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F(xiàn)階段中職計算機課程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為進一步提高中職教師的教學水平,增強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必須對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及時更新課程教學的相關內容、切實改進課程的教學考核方法、對信息技術手段進行靈活應用。希望本文能夠為研究這一課題的相關人員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