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首先闡述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課下沒預習課上起點低、實驗靠說教過程靠想象、認知太抽象效果沒保障、教師偏強勢學生受束縛,展示微課出現(xiàn)的時代背景;然后簡述微課是解決教學問題的金鑰匙,確定解決問題的研究方向和重要價值;接著詳細論述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科學應用:開展翻轉教學提升認知起點、開展視頻教學輔助實訓認知、開展直觀教學滿足認知需求、開展主體教學釋放生命活力;最后概述微課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的再思考:趣味性、過程性、實效性,以此完成對微課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的全面探究。
關鍵詞:微課;高中化學;應用;高中生
一、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下,教師紛紛向化學教學要質量、要效益,更積極在化學教學中應用新資源、新方法和新手段,力求為高中生的知識積累、能力訓練和素質發(fā)展提供最優(yōu)化的教學模式。其間,基于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微課資源逐漸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展示出強大的先進性、直觀性、科技性和實效性,因而逐漸成為教師踐行新課程改革理念和實施素質教育的最新研究內容。
二、 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課堂教學既是檢驗教師教學智慧優(yōu)劣的試金石,也是引入新資源和新手段的可靠依據(jù),更是教師反思教學、總結問題、尋找方法的出發(fā)點。
(一)課下沒預習,課上起點低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持著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課堂教學自然就成為高中生知識積累和技能訓練的起點,“從零開始”地跟隨在教師身后啟動化學認知。因此,高中生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開始課堂認知,倉促應戰(zhàn)中難以全效釋放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而且,零起步的高中生也難以擁有較高的認知效率與探究層面,從而導致高中生在課下如果沒有好好預習課本內容,在課堂探究中也只好低效認知。
(二)實驗靠說教,過程靠想象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由于準備煩瑣、過程嚴謹和監(jiān)控困難而很少開展。因此,教師經常習慣性地用說教活動代替實驗教學。這樣,教師的簡單說教“迫使”高中生只能進行主觀想象,將教師描述的實驗器材、實驗現(xiàn)象、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一一在頭腦中想象出來,因而非常不利于高中生的實驗認知。因此,高中生需要一種更為真實、直觀的實驗認知途徑,才能夠優(yōu)化實驗素養(yǎng)。
(三)認知太抽象,效果沒保障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化學知識屬于微觀范疇,而以語言表達能力為基礎的說教活動很難將抽象復雜的微觀變化過程如身臨其境般地展現(xiàn)出來,無法給予高中生強烈的感官觸動和認知印記。因此,教師無法為高中生的化學認知提供科學、有效、直觀的教學平臺和探究過程,不僅造成了教學過程的抽象、枯燥,也導致化學知識晦澀難懂,毫無趣味性,使得高中生容易滋生厭煩心理從而造成低效認知。
(四)教師偏強勢,學生受束縛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說教活動是最主要的課堂活動,因而教師自然就在化學課堂上成為強勢角色,操控著高中生的認知對象、思維方式、交流內容和合作探究。因此,這種“教師領著學”的教學模式漠視和浪費了高中生已經具有的強大認知力、思維力、探究力和發(fā)展力,也難以給予高中生足夠多的交流機會、合作空間和探究區(qū)域,從而使高中生在化學認知過程中受到很大束縛和擠壓。
三、 微課是解決教學問題的金鑰匙
微課是一種指向明確、內容單一、簡潔明快、靈活多樣的新型網絡教學資源,能夠非常精準地針對高中生的化學認知提供定向服務。因此,以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微課能夠成為高中生進行化學認知的輔助,也能夠成為幫助教師解決教學問題的金鑰匙,直接優(yōu)化化學課堂教學。
微課能夠幫助高中生進行課下預習,代替教師幫助高中生進行部分知識區(qū)域的探究活動,能夠有效啟迪高中生的認知思維和探究角度,進行方向導引。微課還能夠為高中生提供真實可見、翔實有序的實驗視頻資料,因而能夠有效幫助高中生在“見多識廣”中積累充足的實驗信息,能夠為真正的實驗教學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持。微課不僅能夠實現(xiàn)高中生的直觀認知,提供強烈的感官觸動和心理觸動,還能夠有效輔助高中生的主體認知,直接助力高中生的成長。
四、 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的科學應用
微課能夠給予高中生創(chuàng)設一個科技化、先進化、直觀化和趣味化的化學認知平臺,因而能夠成為教師優(yōu)化化學課堂、提升教學質量的得力助手。
(一)開展翻轉教學,提升認知起點
翻轉教學是化學教學體系中的一朵奇葩,旨在實現(xiàn)高中生的課下自主學習與課上合作探究去解放高中生的認知手腳,推動高中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認知的準備階段和實現(xiàn)階段。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將自己對教材內容的主觀認知輸送給高中生,以此實現(xiàn)對高中生的良性干預,切實提升高中生的課堂認知起點。
以必修一的“離子反應”為例:
“離子反應”與初中化學教材中的“酸堿鹽反應”內容一致,因而教師完全可以組織高中生針對“離子反應”進行翻轉教學。首先,教師要讓高中生進行課下預習,通過高中生的自主學習和借助“酸堿鹽”知識基礎去實現(xiàn)對“離子反應”的初步感知。然后,教師利用微課為高中生提供“復分解反應、鹽類水解反應、氧化還原反應以及絡合反應”這四種非常具體的離子反應類型,以此幫助高中生對離子反應擁有一個較為全面的高質量認識。最后,在化學課堂上的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還要利用微課引導高中生對“復分解反應、鹽類水解反應、氧化還原反應以及絡合反應”這四大離子反應進行深度探究和集體討論,借助高中生的集體智慧和團隊合力去有效整合個人的認知結果。
(二)開展視頻教學,輔助實訓認知
教師還可以借助微課輔助實驗教學,提供實驗視頻,讓高中生在“眼見為實”中高質量熟悉實驗器材、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結果,借助強烈的感官觸動和視覺體驗去強化高中生的認知效果。這樣,高中生在未來的實驗教學中就會獲得強大的信息支持,借助視頻信息中的知識積累去指導自己的實驗探究。因此,視頻教學是實驗教學的強大輔助,能夠高效促進高中生的信息積累。
以“萃取實驗”為例:
萃取實驗是高中生必須掌握的化學實驗之一,雖實驗難度不太大,但對高中生實驗操作技術具有較高要求。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為高中生提供實驗視頻,讓高中生借助實驗視頻去熟悉萃取實驗的前后順序、注意事項和技術要領。高中生要注意混合液體的總量不能超過分液漏斗容積的三分之二,還要注意用力振蕩時不要忘了啟動開關進行排氣,更要注意將下層液體從下面漏斗口放出以及上層液體從分液漏斗的上口直接倒出來。這樣,高中生就會借助萃取實驗視頻提供的感官觸動與視覺體驗牢牢記住實驗過程和操作要領,自然能夠為以后真正的實驗操作積累下非常多的認知信息和能力儲備,直接助力高中生實驗認知的高效開展。
(三)開展直觀教學,滿足認知需求
微課不僅能夠借助視頻輔助實驗教學,還可以借助動畫課件幫助高中生直觀看到抽象復雜的化學反應,以此具化展現(xiàn)化學知識,提升高中生的認知效果。高中生雖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卻仍然在化學認知過程中倍感枯燥乏味。因此,微課資源的出現(xiàn)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能夠使處于微觀世界中的化學知識“無所遁形”,徹底滿足高中生進行化學認知的主體需求。
以必修一的“金屬的化學性質”為例:
本部分內容也與初中化學具有緊密聯(lián)系,認知難度也不大。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微課通過多媒體設備為高中生直觀展現(xiàn)金屬的物理通性,尤其是在金屬光澤方面,能夠讓高中生留下深刻的直觀認知印記。教師還可以借助一定的實驗器材為高中生展示金屬的延展性和傳導性,讓高中生直觀看到不同金屬的不同物理性質。另外,教師還要通過微課為高中生總結好金屬與氧氣反應、與酸反應、與鹽反應的潛在規(guī)律,如置換規(guī)律等。在金屬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知識總結中,教師還可以為高中生提供鋁、鎂、銅、鐵等不同金屬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實驗視頻,讓高中生親眼看到實驗條件、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果以及生成物顏色等。
(四)開展主體教學,釋放生命活力
高中生不僅具有較高的認知力、思維力和合作力,而且還具有強烈的認知積極性和探究主動性,因而具有強烈的認知興趣和探究熱情。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資源優(yōu)化和指導高中生的主體認知與合作探究,并為高中生提供充足的認知空間、探究領域和合作契機,盡情釋放高中生的生命活力。高中生思維開放,活力十足,因而只要教師善于引導,高中生就會欣然而往、全力以赴、快樂認知。
以選修四“化學反應速率”為例:
“化學反應速率”這部分化學知識雖較為復雜,認知難度卻并不大,因而特別適合高中生進行主體認知、集體討論和合作探究,以此開發(fā)出高中生群體的智慧和團隊合力。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內容去引導高中生針對“化學反應速率”進行主體認知和合作探究,并以此討論溫度、濃度、壓強、催化劑等外界因素對化學反應的具體影響,尤其是在“反應速度和反應效率”方面的實際影響。為了提升高中生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合作探究效果,教師還要借助微課資源為高中生提供具體實例,讓高中生親眼看到不同外界條件下的化學反應過程和反應速率,以此幫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本節(jié)內容。
五、 微課應用于化學教學的再思考
課堂教學走向科技化、直觀化和高效化是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因而微課自然也會順勢而發(fā)成為化學教學的有力抓手,需要教師深入研究,加以完善。
第一,教師要注意微課使用的趣味性?;瘜W知識較為抽象深奧,導致教學過程較為枯燥乏味。因此,教師要善于借助微課資源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和新奇性,能夠讓高中生在耳目一新和賞心悅目中欣然接受。
第二,教師要注意微課使用的過程性。為了克服化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復雜性,教師要借助微課資源滿足高中生的直觀認知需求,借助一些動畫展示為高中生直觀展示微觀世界的變化過程,借助感官觸動和視覺體驗強化高中生的認知效果。
第三,教師要注意微課使用的實效性。教師在微課使用中要注意針對性和有效性,能夠切實幫助高中生解決認知過程中的某個問題,并借助體系化的微課資源持續(xù)有效地推動高中生進行知識學習、信息積累和能力訓練。
六、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是化學教學的承載者和實施者,也是微課資源的設計者和傳播者,更是高中生進行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的關注者和促進者。因此,教師以微課為教科研對象,積極探究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科學應用,并以此有效解決化學課堂上的現(xiàn)實問題,真正實現(xiàn)對化學課堂的資源優(yōu)化、過程具化和效果提升,助力高中生的知識積累、能力訓練和素質發(fā)展,就必然會推動高中生的課程學習和早日成才。
參考文獻:
[1]錢華.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和思考[J].化學教與學,2014(11):52-53.
[2]陳曉云.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2015(3):76.
[3]黃俊峰.微課與高中化學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2):98-99.
[4]胡貴和.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23):108-109.
[5]張勤.淺談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14):3-4.
[6]陶麗紅.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5):89-90.
作者簡介:于琛,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市榆中縣恩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