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jīng)歷了中考的洗禮,學生進入了高中的學習階段,初入高中,課程難度的迅速加大,可能會使部分學生感到不適,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在高中教學開展初期,需要做好課程銜接教學工作,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學習狀態(tài)。文章就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滬科版高中物理課程初期的教學銜接工作做簡要分析,針對當前高中物理課程銜接中出現(xiàn)的問題做簡要分析,并提出一些提高教學成果的策略,為高中教學獻計獻策。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策略
一、 引言
剛跨入高中階段,學生對未來的學習生活充滿了憧憬和向往,以及面對新的學習壓力的緊張。物理是一門有趣的課程,學生需要通過嚴密的邏輯思考解決復雜的問題,學生學習一段時間后會意識到相較于初中物理,高中課程在難度上進一步加大,部分學生學習中會產(chǎn)生挫敗感,甚至感覺到迷茫,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chǎn)生懷疑,這些問題的發(fā)生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的發(fā)展。這種問題的發(fā)生不可避免,但通常而言學生能夠?qū)W好基本的物理知識,只是由于難度的突然加大,學生不能通過課上的學習完全領悟,需要通過課前預習以及課后的反復推敲,才能很好地掌握,教學中,教師應當引領學生掌握適合高中課程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
二、 初高中物理課程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初高中物理課程有一定的區(qū)別,這種區(qū)別是導致學生在初學高中物理時產(chǎn)生一定的不適的重要原因。首先,在初中物理中,教材研究的內(nèi)容相對比較獨立,而高中物理通過知識體系的方式,逐級將問題導入,所學的內(nèi)容難度逐漸加大,這就導致當學生學習高中物理時在某個章節(jié)學習得不好很可能會影響之后課程的學習,所以學生學習過程中,需要更加努力,在腦海中形成思維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高中物理課程的內(nèi)容。其次,初中物理學習的物理問題通常比較簡單,學生通過課上的學習一般能夠掌握,而高中物理課程難度較大,學生如果不進行預習,在課上很可能跟不上教師的講解思路,所以學生在學習高中物理知識時,在學習方法上需要做出改變,來適應高中課程的學習。此外,初中物理研究注重定性分析,而高中學習的內(nèi)容大都是定量研究的內(nèi)容,定量研究的問題邏輯性更加嚴密,精確度更高,自然在知識的學習難度上要高一些。并且,高中物理課程中還有一些實驗課程,只有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充分的把握,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內(nèi)涵。學生需要從形象思維跨越到抽象思維,這種思維方式的轉(zhuǎn)變是學生難以適應高中物理課程的重要因素。
初中和高中課程之間也有一定的聯(lián)系,盡管高中課程比初中課程難很多,但是總體上是初中課程的進階,初中課程中學會的內(nèi)容,部分在高中能夠運用得到,并且初中物理基礎較好的學生在高中學習時能夠更輕松。比如初中物理中學到的力臂和力矩的相關知識在高中學習時仍然能夠用得到,可以說只有初中知識掌握得較好,才能更好地學習高中知識。
三、 初高中物理銜接之間存在的問題
(一)在教材內(nèi)容上
在教材內(nèi)容上,很多學生認為初中物理教材中學習的內(nèi)容較簡單,很多知識即使不需要教師講解,課前預習中也能大致掌握,而高中物理教材設置較為抽象,很多知識僅僅依靠預習很難讀懂,需要教師的講解。此外,高中教材設置中題型多且復雜,做題難度也大很多。并且,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的實驗,但學生動手機會較少,對實驗的理解往往不得要領。
(二)在學生學習心態(tài)上
學生初入高中學習,面臨新的環(huán)境,本就有一些迷茫,課程難度的加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時難以理解更是增大了這種心理壓力。學生經(jīng)歷了中考的壓力后,初入高中,在心理上會有一定的放松,這種放松的心態(tài),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上難以進入高效學習的狀態(tài),研究發(fā)現(xiàn),進入高中后學習質(zhì)量下降的學生達到64.3%,然而高中是學生階段壓力最大的時期,在此階段放松很可能影響學生未來的學習。
(三)在學習方法上
初中學生學習物理時,物理知識相對比較直觀,學生只需要跟隨教師的思路就能學會相關知識。而高中物理學習中,抽象思維在學習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學生需要掌握新的學習方法才能適應高中課程的學習。學生需要指定的符合自身的學習計劃。初中課程由于難度較低,學生大多時候通過自己思考能夠理解知識,而高中課程難度更大,學生要學會在自身思考之外向教師請教。此外,在做到錯題時,很多學生沒有對錯題點進行細致分析、解決問題的意識。導致問題越積越多,學生就會逐漸認為物理課程難度較大,并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
四、 做好初高中物理銜接的策略分析
(一)研讀高中物理教學大綱,做好課程分析
高中物理教師想要帶領學生做好初中、高中物理課程的銜接,使學生盡快進入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中去,首先應當對高中物理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有充分的理解,按照課程要求進行教學。在國家對教學做出新的詮釋,制定出課程標準后,在教學內(nèi)容、教學形式、教學要求以及教學的評價方式上都做出新的改革。因此為了帶領學生盡快完成高中物理課程的銜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當對課程標準充分學習,解讀新的教學階段中的新思想,使教學能力更好地符合新時代的教育行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處理好教學內(nèi)容的銜接,而且要采用新的教學評價方式對學生提出要求,并且在教學初期,要給學生一些時間適應新的學習階段,教師應當對學生有信心,相信經(jīng)過初期的適應,只要學生想要學習那么一定能夠?qū)W好高中物理知識。在課程標準中,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多地要求學生能夠通過自主交流、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等方法進行學習,這種標準的制定,可見國家希望教學中教出來的人才不僅要有充足的理論知識,也要有優(yōu)秀的實踐能力,因此教師應當針對性地做出培養(yǎng),不能再唯分數(shù)論,讓學生成為考試的機器,也應當讓學生多動、多思考,高中物理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有很多的實驗,這些實驗是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橋梁,教師可以通過實驗教學,在讓學生充分理解知識的基礎上,也能更好地鍛煉實踐能力。初高中教學,由于教學目標不同,對學生的要求自然有較大的差別,高中物理教師想要做好物理教學的銜接,也應當對初中教學標準以及教學內(nèi)容有一定的認識,這有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計劃,通過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銜接,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分析教材,挖掘教學潛力
學生的學習歸根到底總是要回歸教材,因此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帶領學生對高中課程形成系統(tǒng)的認知,是使學生逐漸適應高中物理學習的有效方式。高中物理的學習也并非上來難度就很大,在教學初期大體學生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在高一階段,學習的內(nèi)容主要是“力”,像重力、彈力、摩擦力、受力分析以及速度、加速度等是高一上學期主要學習的內(nèi)容,該階段只要學生認真聽講,做好課后總結,對公式定理進行一定的記憶,并通過習題進行鍛煉,不存在學生學不會的情況,但這只是理想的情況,然而實踐發(fā)現(xiàn)確實有部分學生學習時不得要領,對知識的理解不透徹,筆者認為這種情況的發(fā)生第一是學生沒有進入高中的學習狀態(tài),對高中物理存在畏難心理;第二是學生對教材研讀不細致,不能充分挖掘自身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學中,教師應當引領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充分分析,理解課程中所講的公式、定理等,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細致,從而完成學習任務。高中教材相比初中內(nèi)容確實更加抽象,但邏輯也更加嚴密,比如對牛頓第一定律的解讀,初中的解讀方式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备咧械慕庾x方式為:“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睙o疑高中的解釋方式更加準確,這種表述方式強調(diào)了慣性在運動中的作用,即在光滑的平面上,物體不受水平方向上的力,那么可能存在的狀態(tài)有兩個,即“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但這種表述方式在理解難度上也更大一些,學生需要仔細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反復推敲,才能理解其中的內(nèi)涵。
(三)更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接受程度
學生某個學科能不能學好,關鍵在學生自己,但教師的正確指導也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師也應當研究新的教學方法,做好初高中物理課程銜接工作。首先在初中高中課程銜接過程中,教師應帶領學生做好基礎知識的準備工作,在該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對將要用到的知識進行復習,使學生在進行新課程時不會特別突兀。高一上學期在學習力的過程中,主要分析的力包括:重力、彈力、摩擦力。在課程開始初期,教師花費少量時間對這些知識進行復習,使學生對知識有更清楚的認知,這樣學生在學習受力分析的時候能夠更容易接受。此外,物理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并且很多內(nèi)容都很抽象。因此,教師應該學會使用適當?shù)姆绞桨堰@些抽象的知識講解得更加具體,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講解課本知識前要經(jīng)過思考,力求用最通俗簡單的語言為學生理清復雜的課本知識,這種講解知識的方式對教師的授課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也要砥礪自身、不斷打磨教學水平,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在新課程標準下,提高授課能力。學生想要把物理學習好,應當建立起物理思維,即學生要有對客觀物理現(xiàn)象的本質(zhì)進行研究的積極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的基礎是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建立對物理學習的興趣。物理課程本身有一定難度,但也非常有趣,學生通過對物理本質(zhì)的研究很容易獲得成就感,教師可以通過鼓勵以及對物理現(xiàn)象進行分析的方式,讓學生體會物理的奇妙,從而建立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四)培養(yǎng)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做好初中、高中物理課程的銜接,還應當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課程的良好習慣。高中物理課程有一定難度,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首先,學生應當建立課上學習能夠?qū)W⒌牧晳T,課堂上基礎知識的學習是物理課程學習的關鍵,教師更加了解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在哪兒,因此講課比較有重點,學生認真聽課能夠獲得知識的精華,能夠更好地體會知識。此外,學生還應當建立起定期復習、鞏固知識的習慣,在初中學習時由于難度較小,學生只需要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走就能基本完成學習,而高中課程難度較大,學生學習完第一遍只是有了初步的印象,而定期復習能夠使印象更加深刻。并且,高中物理課程重視邏輯,學生學習不能局限在背一背的層面,當學生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第一步不應當找答案或者求助教師,而應當分析題干中的條件能夠得出什么結論,以及解題思路是否有問題,通過對問題的糾正,養(yǎng)成正確的思考方式,才能提高物理學習的效率。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高中物理課程有一定的區(qū)別,導致學生初入高中學習難以習慣,教師應當通過適當?shù)囊龑В箤W生逐漸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并深刻地理解高中物理知識的內(nèi)涵。
參考文獻:
[1]石文筆.注重初高中知識結構差異 跨越初高中物理銜接臺階[J].甘肅教育,2019(20).
[2]郭紀萌.“初高中物理銜接知識”融入中考試題的評析與啟示[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8).
[3]吳斌.初高中物理力學銜接教學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20(12).
[4]陳祝富.初高中物理學科銜接的必要性及對策[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5).
[5]張鐘文.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0.
[6]李鳴.基于德育實施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以初高中銜接課程“浮力”為例[J].中學物理,2020(1).
作者簡介:姚恒鍬,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