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發(fā)楊
摘要:此次研究重點針對初中數(shù)學課程中問題導向教學法的具體運用進行了研究剖析,同時也從問題導向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課程中的具體運用進行了細致探究,從加強教師引導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問題處理的能力出發(fā),并以此來實現(xiàn)最終課堂教學水平提高的目的,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問題導向教學法;初中數(shù)學教學;應用探究
眾所周知,為了提升數(shù)學能力,不但要有堅實的基礎知識,還必須把基礎知識運用于實際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斷增強自身的實際問題處理能力,從而提高自身汽車修理的技術。針對當前我校數(shù)學課程的實際教學情況,學校進一步改變了教學理念,并在教學過程中導入行動導向法以進行合理的教學,從而達到新課程改革中對初中數(shù)學人才培養(yǎng)的標準。
1問題導向教學法概述
開展問題導向教學法,也是為了要求教師可以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即老師最要做的事就是放手地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學習,而且也要堅信學生在對自己能力的探索過程中必然會了解某個知識點,也要保證學生會在這個過程中運用自身能力來獲得知識。
2問題導向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2.1重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老師在授課過程中,針對學生學習時產(chǎn)生對舊知識點不熟悉的狀況,必須對學生不熟悉的知識點做一些彌補的工作,如此才可以開展好教學工作,提升教學質量。同時,教師在運用現(xiàn)在的新教學方式時,也需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2.2重視問題導向教學法方法
老師在實施一元一次方程教學的過程中,可對學生采取問題導向教學法等教學方式。因為學生在接觸到新的數(shù)學課程內容時,往往會產(chǎn)生好奇心,但同時還會有一些陌生感和畏難情緒,認為這樣的數(shù)學知識都是難點,很不容易掌握,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學習積極性。
而造成學生出現(xiàn)這種學習焦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對前期的基礎知識還不能充分了解,從而無法有效總結和貫徹到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中。也因此,在求解規(guī)則3+4x=15中,既然要求學生們獨立地探究學習過程,那學生們就必須事先對方程式加以認識。其實形成這種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們當時還不能徹底地對方程式內涵了解透徹。所謂的等式,也就是在等號兩邊都是相等的關系。不過教師在具體指導學生的時候,就可以先對等式相關的知識點說明,學生也可以在知道函數(shù)關系式之后,再分析解題方式"3+4x=15"中存在的等式關系,也就是3+4x關系,而最后所得到的結果也正是十五,所以4x=15-3=12,很多時候學生們也能夠快速地把結果換算出來。
3加強數(shù)學教師在問題導向教學法的引導作用
3.1加強對學生課前預習的督促
老師要養(yǎng)成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指導。因為初中學生學習能力并不強,甚至自學能力也有限,要想使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獲得最佳成效,老師們應該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提出一種更有效的辦法,包括上課提問、教學小測試、在上課前隨機抽取學生做選擇題等方式。
3.2給予學生個性化教學培養(yǎng)
在講解直角三角形基礎知識時,這方面的內容在與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老師們在課堂教學時,通常都可以要求學生們首先增加對實際生活中基礎知識點的掌握,以后再展開更具體的課程教學,這樣教學質量也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勾股定理就是所有直角三角形中較為獨特的一類,盡管這種理論已經(jīng)在現(xiàn)代數(shù)學知識上常發(fā)現(xiàn),但是卻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的時候學生恐怕是沒有仔細去發(fā)現(xiàn)。
教師:同學們對直角三角形資料的整理之后,有了哪些新發(fā)現(xiàn)呢?
學生:老師,都是一堆閑散的小數(shù)據(jù),根本就不能發(fā)現(xiàn)任何規(guī)律。
教師:并非沒有規(guī)律,只不過你們還未能找到其中的奧妙罷了。直角三角形的邊與角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關聯(lián),我讓你們事先對直角三角形了解,主要是為了幫助你們對這些的基本形狀有一種直觀了解,在今天要掌握的基礎課程中,不至于變得很抽象。
學生:今天要學習什么樣的內容呢?
教師:勾股定理,這方面的知識。
學生:有什么特殊呢?
教師:在直角三角型圖形中勾是三,股是四,弦就必須是五。然后再將他們平方看看,則32+42=52。
老師:同志們,再將他們所了解的數(shù)據(jù)通過這種方式算算,看看真有這樣的道理嗎?
學生:老師,都存在著這些規(guī)律。
教師:同學們這就是勾股定理。
在這個課堂例子中可以發(fā)現(xiàn),如果對學生實行直接教學方式,這些知識過于抽象化,學生掌握會相當艱難;如果采取問題導向教學方法,則需要學生自己探究,而在此過程中有可能學生根本就沒辦法找到具體的數(shù)學定律;而正好在經(jīng)過了學生的認真鉆研之后,教師再給予指導,則學生們也很快地就可以學會了相應法則。在這個例子中,在學生們進行計算勾股定理的邊長值時,教師們并不一定可以找到與他們之間的直接聯(lián)系,但教師們在操作時卻一定可以增加對學生們的深刻印象,這也正是先學的根本意義所在。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老師不管開展哪一個科目的教學課程,都能夠運用問題導向教學法這一方式來給學生提供問題,同時引導學生自己探索去解決,甚至是通過和同學合作來解決,增強了其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的,這對于提升老師教學水準也同樣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興艷.問題導向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9(18):18.
[2]劉成軍.問題導向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8,9(1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