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羅艷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隨筆訓練這一部分內容是比較關鍵的,其應用性比較強,而且與其他寫作方式相比,這類寫作訓練具有較強的開放性。這種訓練主要是讓學生將自己在語文學習中對課文及其他學習內容的想法及時記錄下來,也可以是面對生活中的大小事物、景色等產(chǎn)生的感想、感悟等,體裁比較靈活,也不限制字數(shù)。在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隨筆習慣之后,更容易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而且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積累素材,這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基礎。通過這一過程,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知識應用意識,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來看,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隨便訓練;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0-
引言
隨筆訓練是一種依附閱讀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新型教學方式,包括了兩個方面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實現(xiàn)資源的合理化配置,這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降低教學成本有重要意義。然而,就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對于隨筆訓練仍然缺乏認識,未能將其價值充分發(fā)掘出來,教學效果的提升受到抑制。
一、續(xù)寫課文,深化理解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很多使用了留白手法,常見的是開放式的結尾,這是作者有意為之,目的就是發(fā)揮讀者的想象力,給他們留下想象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組織學生續(xù)寫課文,通過這種隨筆訓練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續(xù)寫是指將原文作為出發(fā)點,然后按照合理的思路進行延伸、拓展,這比較考驗學生的想象力,而且要求學生理解整個文章的內容并且掌握作者的思路,透徹理解全文的主旨,對其中的人物性格特征以及故事情節(jié)等做到真正掌握。所以,基于續(xù)寫課文對小學生展開隨筆訓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例如,上完《窮人》這節(jié)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對課文進行續(xù)寫,這就要求學生對《窮人》這個故事進行梳理,揣摩桑娜以及漁夫的人物特征。有的學生續(xù)寫的故事中,漁夫很生氣,因為他責怪桑娜不和自己商量便抱回了孩子;有的學生續(xù)寫的故事中,漁夫很開心,因為他看到了妻子和自己心意相通,也看到了妻子的善良,所以他開心、欣慰;有的學生續(xù)寫的故事中,漁夫很憂愁,因為他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應該怎么過,他不想自己的妻子、孩子還有鄰居的孩子因此而受苦。在對課文進行續(xù)寫的過程中,學生對這篇文章的主旨以及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更加深刻的體會,這對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有重要意義。
二、擴展隨筆,啟發(fā)思維
語文教材更注重對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索能力的培養(yǎng)。課文中隱藏著很多“空白”,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想象、擴展機會。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想象、思考,要抓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最佳時機。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語句、插圖、情節(jié)發(fā)展等的空白點,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思考、擴展,從而達到啟發(fā)思維、促進表達的目的。
比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他像一棵挺脫的樹》時,在完成課文基本內容教學后,教師總結說:“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對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文字上的了解,現(xiàn)在讓我們重點關注課文插圖。從插圖中,你還能感受到哪些文章中未提到的人物性格特征呢?從他的神態(tài)、動作中,你能體會到什么?你能想象他日常工作時的樣子嗎?把自己心中最直接的想法寫出來吧。”于是,學生將自己的思緒聚焦在課文插圖上,并圍繞其展開了豐富、活躍的想象,進一步豐富了人物形象。
三、引導小學生隨筆記錄生活點滴,積累生活素材
在小學生的生活當中,每時每刻都會有形形色色、始料未及的人和事出現(xiàn),有的事情讓人氣憤,有的事情讓人感動,有的事情讓人開心,這些事情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小學生逐漸忘卻。然而,有些記憶卻能在小學生的內心中深深扎根,這些被小學生遺忘或者記憶深刻的內容,都可以成為小學生寫作的素材。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小學生記錄生活的習慣,引導小學生將一些觸動情緒的事情進行隨筆記錄,在生活中做一個時時刻刻、分分秒秒記錄生活的有心人,讓小學生在寫作平臺中放飛自我,放飛思維,減輕束縛,在寫作的過程中做到想寫什么就寫什么,讓小學生真正地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語文的文章寫作。語文教師通過采取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真正凸顯,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的認知,使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記錄生活的習慣。
舉例來講,在小學生進行寫作學習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提醒小學生平常多注意觀察自己的父母或者身邊朋友的生活習慣、特長、興趣愛好以及外貌特征等,記錄下這些人不同時期的變化,遇到相關的寫作題材時就可以進行良好的運用,寫出富含真情實感的文章。同時,小學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通過觀察父母的一些生活習慣,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悟到自己父母的不易,讓小學生懂得感恩和理解父母,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再如,在小學生進行寫作學習時,語文教師也可以鼓勵小學生養(yǎng)成記錄生活美景的習慣,在小學生遇到寫景類文章時,也可以讓小學生更加細致和具體地進行描寫,將自己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提高小學生的生活觀察能力,讓小學生掌握描寫事物的方法,幫助小學生獲得更多的生活寫作素材,逐漸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和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實踐和教研中制定并運用合理的教學策略,推動隨筆訓練在語文課上的應用與落實,能夠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實現(xiàn)讀寫一體化,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水平得到雙向提升。新教育形勢下,教師應當遵循精益求精的教學原則,針對隨筆訓練的價值進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一節(jié)課上得到多重訓練,多重成長,從而推動教育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常雪琳.小學語文課堂中隨筆訓練的教學實踐探討[J].中華少年,2020(19):184.
[2]徐玲.小學語文課堂中隨筆訓練的教學實踐探討[J].教育界,2019(06):88+91.
[3]鄧華.小學語文課堂中隨筆訓練的教學實踐[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