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壽彭
(遼寧省鞍山市體育運動學校 遼寧鞍山 114003)
國家科技水平的發(fā)展推動了現(xiàn)代信息教學技術的普及,信息技術走進課堂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的轉變。將信息技術與中職體育田徑教學進行結合,一方面可以起到減輕體育教師教學壓力的作用,幫助體育教師通過相關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傳授田徑運動的具體操作;另一方面,正確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豐富教學的手段和方式,可以激發(fā)和調動中職學生在體育課上學習田徑運動的積極性。
由于中職學生年齡偏小,正處于青春叛逆期,部分中職學生可能會產生“喜歡體育,不喜歡上體育課”的思想,因而在體育教學初期就產生抵觸體育課堂的情緒,尤其是當體育教學涉及跑步、田徑和短跑之類的活動時,所以,中職體育教師在教學初期不應該急于傳授田徑理論知識,應該先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對體育田徑學習的興趣。
將信息教學技術融入體育田徑教學,有助于體育教師通過在網絡上尋找趣味的視頻、圖片等內容,通過觀看這些有趣的視頻和圖片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體育田徑教學,會提高教學效率[1]。例如,體育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在網絡上尋找我國著名田徑選手劉翔、蘇炳添、王軍霞等人的詳細資料以及觀看他們在為國奪冠的賽場上升起中國國旗時傳遞的驕傲和自豪感的視頻,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田徑運動的興趣,在此基礎上,體育教師也應該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化教學技術生動、形象和直觀的特點,將“聲音、圖片、視頻、動畫”等結合起來,通過動畫對田徑的具體動作進行詳細講解,從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上學習田徑運動。
在現(xiàn)階段的中職體育田徑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在上課的前一階段還是興致勃勃地學習田徑運動的動作,但在體育課程進行到中后期,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開始出現(xiàn)竊竊私語、嬉戲玩鬧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顯著發(fā)生在室外的體育田徑教學過程中,面對這一現(xiàn)象,體育教師應該通過信息教學技術給學生創(chuàng)設田徑的學習情境,盡量讓學生對田徑學習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2]。
例如,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教學技術在網絡上尋找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林匹克體育場以12秒91的成績拿下男子110米欄冠軍,并以此打破奧運會紀錄取得“亞洲飛人”稱號的比賽視頻,讓學生們能夠在觀看比賽視頻后設身處地將現(xiàn)場的情緒帶入自身,在營造田徑比賽為國爭光的氛圍基礎上激勵學生保持較長時間學習田徑運動的注意力。
在以往傳統(tǒng)的室外體育田徑教學過程中,由于每個班級中學生的人數(shù)都是比較多的,當體育教師嘗試將田徑運動中的具體細節(jié)傳授給學生時無法做到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詳細講解,導致體育教師需要進行多次不同方向和位置的講解教學,導致體育田徑教學效率降低,部分體育教師未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3]。將信息教學技術融入中職體育田徑教學,不僅可以詳細講解田徑運動的動作,也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同時能減少體育教師的教學負擔,提高體育田徑教學效率。
因此,體育教師在田徑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并探索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例如,講解田徑運動中“蹲踞式起跑”“上肢擺動動作”“跑步中正確的呼吸方法”的過程中,由于這些動作都是田徑運動中的重難點知識和操作,體育教師可以將這些操作通過視頻慢放、動畫操作詳解等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深入教學。
體育田徑運動的學習和掌握單純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傳授是不夠的,更需要學生在課下空閑時間進行專業(yè)的練習,將信息技術融入體育田徑教學,體育教師可以錄制“微課”的教學視頻,因為微課具有時間短、內容精煉的特點,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學習田徑運動的操作要領,從而幫助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進行專業(yè)、安全、有效的田徑運動。
總而言之,在中職體育田徑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非常重要的,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田徑學習情景、提高田徑教學課堂效率和充分利用課下學習等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對田徑運動的重視程度,從而向學生普及體育田徑運動,幫助學生增強自身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