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兒童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對不良情緒的改善作用。方法:隨機抽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120例患兒展開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重癥監(jiān)護室(ICU)監(jiān)護,在此基礎上,利用電腦抽簽的方式對其進行分組,包括對照組與觀察組,各占60例,對照組患兒予以常規(guī)ICU護理措施,觀察組患兒予以心理護理,分析兩組患兒的病情改善效果、情緒改善效果等之間的差異。結果:觀察組家屬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兒童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不良情緒,滿意度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兒童;重癥監(jiān)護室;ICU護理;心理護理;不良情緒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23-0165-02
兒童重癥監(jiān)護室本質上雖然是兒童病房,但其收治的患兒均為危重患兒,因此屬于醫(yī)院十分重要的重癥科室;在治療期間,能夠持續(xù)檢查患兒心率、脈搏、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指證,及時反應病情變化,配備專業(yè)的醫(yī)生及護士,從而有效提高重癥兒童成活率、治愈率[1]。但值得注意的是,兒童重癥監(jiān)護室的臨床護理中,側重往往局限于病情的控制方面,而對兒患兒情緒的關注并不全面,因此,深入探究兒童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中應用不同護理方式對不良情緒的影響至關重要[2]。故本次研究抽取120例患兒,針對心理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展開對照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抽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120例患兒展開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重癥監(jiān)護室(ICU)監(jiān)護,在此基礎上,利用電腦抽簽的方式對其進行分組,包括對照組與觀察組,各占60例,對照組患兒予以常規(guī)ICU護理措施,其中男性患兒36例,女性患兒24例,年齡3個月~10歲,平均年齡(4.21±4.37)歲;觀察組患兒予以心理護理,其中男性患兒37例,女性患兒23例,年齡3個月~10歲,平均年齡(6.69±4.58)歲;兩組患兒均符合重癥監(jiān)護室收治標準,由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通過醫(yī)院倫理學會審核并全程跟蹤,排除先天性心臟功能不全、肝腎功能障礙者、免疫系統(tǒng)疾病、凝血系統(tǒng)疾病者及中途退出者;兩組患兒基礎資料對比未見明顯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對比。
1.2方法對照組患兒予以常規(guī)ICU護理措施,觀察組患兒予以心理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針對年齡較小、認知能力較差的重癥患兒,護理人員需通過肢體語言對其進行護理,結合主治醫(yī)師建議展開護理,如通過握手、擁抱、撫摸等,若患兒出現負面情緒,如哭鬧時,需耐心對其進行情緒安撫,并保持充分的理解與包容,結合家屬在內,共同進行情緒安撫。(2)針對具有認知能力的患兒,需選擇淺顯易懂的方式、溫和親切的語態(tài)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告知其疾病的具體情況,同時需補充相關疾病的可治愈性,消除其恐懼心理;告知患兒臨床治療流程,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做好相應的解釋工作,聯合家屬在內,提升患兒的安全感。(3)在日常接觸中,需需輕輕接觸患兒軀體,以微笑服務的宗旨,拉近與患兒之間的關系,同時需更換室內環(huán)境,消除患兒陌生感,準備玩具,轉移患兒注意力,降低患兒在住院期間的身心痛苦。(4)針對認知能力較為理想的患兒,需積極與其進行交流,提醒其主動配合護理與治療對于病情改善的幫助,在主治醫(yī)師允許的情況下,盡早與家屬見面;若患兒個人情緒處于負面情況時,可通過播放動畫片、準備玩具、陪同患兒玩耍、唱歌、講故事等多種方式進行情緒安撫,日常護理中需多聽音樂、聽故事、聽古詩等,通過音樂播放機播放兒童喜愛的音樂;針對存在緊張、恐懼感的患兒,可懷抱其入睡,以增進感情。(5)在日常打針、吃藥、輸液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充分包容患兒的抵抗情緒,通過肢體交流予以充分的鼓勵,聯合家屬在內,告知患兒相關醫(yī)療措施的必要性,并允諾相關的獎勵,多多陪伴患兒,從而改善其負面情緒狀態(tài),提升護理依從性。
1.3觀察指標患兒出院前為患兒家屬發(fā)放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分值分為0~100分,分值越高,滿意度越高,60分以下為不滿意,60~89分為滿意,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00%=護理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家屬滿意度為98.33%,對照組為83.33%,組間對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3討論
兒童重癥監(jiān)護室是收治危重癥患兒的中心場所,涉及到的疾病種類眾多,其醫(yī)療技術涉及到心肺復蘇、多臟器衰竭、休克、重大外科手術后監(jiān)護,能夠治療持續(xù)腹瀉、巨細胞病毒肝炎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重癥肺炎、呼吸麻痹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多種疾病[3]。傳統(tǒng)的兒童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工作的重心,通常都集中在對于病情控制與藥物干預等方面,而容易忽略患兒自身負面情緒對于病情的緩解,因此針對兒童重癥監(jiān)護室的臨床護理工作,加強心理干預尤為重要[4]?;純涸谥匕Y監(jiān)護室的治療過程中,因病情影響出現的疼痛很容易導致患兒出現恐懼情緒,而缺乏親人陪伴,很容易導致其出現孤立感,家屬因擔憂患兒的病情發(fā)展,也將出現一定的負面情緒,從而嚴重影響臨床治療的開展[5]。值得注意的是,患兒家屬自身的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導致患兒出現負面情緒的關鍵因素,因此對于患兒家屬的心理指導也十分重要[6]。本次研究發(fā)現,針對重癥監(jiān)護室患兒及家屬展開心理護理效果顯著,其能夠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認知水平與接受能力的患兒,予以不同的心理干預方式,消除患兒緊張情緒,利用友善、和藹的態(tài)度,與患兒建立和諧的溝通渠道,消除患兒的抵抗情緒。同時可聯合家屬在內,共同執(zhí)行心理指導,在改善其負面情緒的同時,提升護理依從性。
綜上所述,兒童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不良情緒,滿意度高,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研究。
參考文獻
[1]陳秀云,梅縉瑤.追蹤方法學在重癥監(jiān)護室輸液護理質量管理中的運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09):68-70.
[2]曹海鳳.心理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胃炎的臨床應用效果及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8,2(A01):168-168.
[3]郭明明,劉盈盈,馬冬,等.基于應激系統(tǒng)理論的心理護理干預在重大車禍兒童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24):3343-3347.
[4]?釧新,王程程,徐曉晴.護理崗位績效方案在兒童重癥監(jiān)護室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25):3188-3191.
[5] Lijuan Y E, Wenjuan C, Qiufeng X.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nursing in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J].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2017, 16(8): 127-128.
[6] Wuryanto E, Rahayu G R, Emilia O, et al. Application of an outcome present test-peer learning model to improve clinical reasoning of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 Annals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2017, 10(3): 657-663.
作者簡介:邵杏芬(1979.03-),女,漢族,廣東佛山人,本科學歷,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兒科病房和兒童重癥監(jiān)護病房的護理工作兼做兒童肺功能檢測技師的工作,主要是做潮氣和脈沖振蕩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