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少云
【摘 要】 寫作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篇優(yōu)質(zhì)作文的誕生,其精髓就是內(nèi)容中所包含的“個性化”,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的“個性化”。筆者結(jié)合自身實際教學經(jīng)驗,嘗試探析如何讓小學生寫出個性化作文的有效路徑,以促進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 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作文“說真話、實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但是,很多學生對于寫作文有著極強的抵觸心理,寫出來的作文大多是比較空洞、模式化,并沒有融入自己的“個性”,成了“空心”的作文。那么,教師應該如何讓學生書寫真情實感,張揚自己的個性呢?
一、個性化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對于寫作來說,創(chuàng)新性是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不僅能夠表示作文的特別,同時還用于區(qū)別自己的作文與他人的作文,盡量避免在作文中出現(xiàn)不真實的情況,如扶老人過馬路等。因此,教師必須要注重教學的個性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勇于突破固定思維的限制,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發(fā)揮空間,讓學生可以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從而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個性化的發(fā)展,這樣才能夠保證作文中是小學生對于社會、自然和人生的真實感悟。
二、小學語文作文個性化教學指導策略
1.踐行個性化教學,挖掘?qū)W生的寫作潛能
現(xiàn)階段,從大部分小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可以看出,他們雖然能夠?qū)懗鰜碜魑模钪饕膯栴}就是在寫作的過程中使用模板,寫出來的內(nèi)容都是大致相似的,并沒有任何亮點,而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作文教學的模式化。因此,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應該使用個性化教學,對于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這樣能夠挖掘?qū)W生的寫作潛能,讓學生將自己的思想展現(xiàn)出來。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小實驗的器材,在課堂上讓學生親自動手來進行一些簡單易行的小實驗,如摩擦起電、不倒翁和浮力實驗等,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實驗,經(jīng)過實驗之后,學生對于實驗內(nèi)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樣學生們的思維會顯得異常活躍,也使得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發(fā)現(xiàn)能寫的東西很多,挖掘出了學生的寫作潛能。
2.拓寬習作的空間,豐富學生的寫作積累
個性化作文教學,要求教師能夠指導學生選擇適合的寫作素材,拓寬學生的寫作空間。作文是對習作素材的再加工,那么學生在寫作時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素材,而對于小學生來說,生活和學習經(jīng)驗都比較少,那么這些素材應該如何取得呢?其實,在學生的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作為作文的素材,但許多學生并沒有注意,因而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學會仔細觀察生活,然后逐漸積累更多的素材,并將其應用到自己的文章當中,使學生有“米”下鍋,并“煮”出香味飄溢的“八寶飯”來,進一步豐富作文的情感程度,逐漸做到言之有物、情感真摯。
例如,在講授三年級下冊“荷花”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隨筆練習,按照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進行仿寫,在仿寫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在練習完畢之后,教師應該將評價方式生活化,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將作文評價的主導權(quán)交給學生,這樣能夠讓學生對寫作有更加濃厚的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選取一些比較優(yōu)秀或者進步比較大的作品進行全班展示,從而讓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和借鑒,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競爭心理,為了能夠讓自己的作品也得到展示,學生會更加認真地寫作文,而寫出來的作文也會更加具有個性化。
3.肯定學生的成果,延續(xù)學生的寫作熱情
每一個個體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的,小學生也不例外,但由于小學生身心發(fā)展尚未成熟,難免會出現(xiàn)錯誤,如果教師一味嚴厲地批評,就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和畏懼心理,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受到嚴重打擊,長久下去就會讓一部分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加中肯的評價,即便學生犯了一些錯誤,也不要一味地責罵,而是應該指點出他們的錯誤,并且鼓勵他們不斷地完善,讓學生們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亮點。
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神州謠”一課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我心中的祖國”為主題寫作文,有的學生會寫道:“我的祖國美麗富饒,長江奔騰,昆侖巍峨……”這位同學寫作的語言雖然比較華麗,但是卻缺乏與自己的聯(lián)系,那么教師在寫評語的時候,可以這樣評價:“祖國的自然美景都深深留在我們心中,那么我們在平日中可以為國家的發(fā)展作出哪些貢獻呢?請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寫出想法?!庇蛇@個評價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還給出了改進的方向,可以讓學生更快、更好地進步,寫出來的內(nèi)容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作文不僅僅需要技巧,還需要個性化的負載、沉淀和釋放,這才是作文的靈魂。教師必須要讓學生的作文脫去浮華的外衣,逐漸走向本色、生活和心靈,才能夠使學生的習作在生活中感悟,在細節(jié)中蘊含豐富,在心靈中展現(xiàn)個性。
【參考文獻】
[1]岳發(fā)勛.個性化視角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20):243.
[2]常承曦.淺談作文教學如何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J].學周刊,2018(10):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