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林
摘 要:留守兒童是非常特殊的群體,由于親情的缺失造成不少問題,給教育教學帶來非常棘手的問題,只有落實好課堂教學中的精準教育,才能使他們有力所能及的發(fā)展,在精心的呵護下健康成長。
關鍵詞:課堂教學;留守兒童;精準教育
留守兒童作為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產(chǎn)物,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弱勢群體,而在農(nóng)村表現(xiàn)尤為突出。由于受家庭條件的限制,父母被迫外出務工,親情的失落使他們?nèi)鄙賽鄣暮亲o,長此以往會導致他們心理失衡,造成性格孤僻內(nèi)向或蠻橫不講理。再加上生活的失助,家里不能給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僅僅依靠學校,白天所學的知識晚上得不到有效的鞏固,特別是遇到困惑的問題解決不了,積少成多造成學習習慣差、學習成績不理想。因此,多數(shù)留守兒童逐漸蛻變?yōu)榘嗉壚锏膶W困生,給班級管理和班級教學帶來了挑戰(zhàn),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都會感到非常棘手和頭疼,成了制約教學效果和管理的瓶頸。如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落實留守兒童的精準教育,筆者從以下五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教學目標精細化
教學目標的制定至關重要,目標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的效率和效果。目標制定得過高,達成率就低;目標制定得過低,完成率雖然高,但缺乏質(zhì)量。過高過低都不是科學、合理的選擇。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鉆研教材。教材的編排以嚴密的知識體系結(jié)構(gòu)和邏輯性為前提條件,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之前通讀本階段所有的教材,并要研讀課標,理清楚知識體系結(jié)構(gòu)在每一冊的落實點,并結(jié)合課標對階段性目標的要求,概括出本冊教材的總目標,以及每一章節(jié)要落實的具體目標。其次,關注學情。學情可以說是我們制定目標的根本出發(fā)點。只有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制定教學目標才是最科學、合理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備課時關注本班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況,根據(jù)他們的能力制定最低層次的目標,讓他們力所能及地達到最低目標,挑戰(zhàn)中等目標,這樣學生在每一節(jié)課上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積累信心,保持一顆上進的心和前進的動力,循序漸進地實現(xiàn)知識建構(gòu)和技能習得。只有這樣讓教學目標精細化、具體化,才能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fā)展,實現(xiàn)分層施教的理念。
二、教學內(nèi)容模塊化
對大部分留守兒童來說,由于家庭學習條件的不足造成他們不能對當天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拓展運用,這樣囫圇吞棗的學習得不到消化、吸收,造成他們沒有辦法實現(xiàn)自我知識的建構(gòu),使具有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斷裂。如果對這部分學生我們不嘗試改變教學策略,久而久之,他們會感覺到知識越來越抽象,高不可攀,逐漸喪失學習的信心,索性放棄學習。所以,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嘗試用模塊化的教學策略,把所要掌握的知識點以專題講座的形式展開,讓他們掌握這個知識點,然后我們再把知識點延伸、拓展。這樣先以低層次的目標要求讓他們掌握基本的知識點,再慢慢滲透較高層次的目標,直至達到高層次的目標,讓他們按部就班地實現(xiàn)知識理論化的建構(gòu),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三、教學形式多元化
課堂教學時要盡量避免講解、灌輸這類單一教學方式,要抓住這部分學生貪玩、好動的特點,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趣味性、活動性的教學情景,活動能使他們放松身心,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調(diào)動積極性,讓他們投入活動中去學習。當然這個時候教師要格外關注這部分學生,及時捕捉他們的動態(tài),當他們在解決問題遇到困難時,教師要耐心地去引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并相機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讓他們明確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退縮,要迎難而上,即使自己解決不了,也可以尋求同學或者老師的幫助,這樣遇到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所以,多元化的教學形式給他們一個選擇適合自己學習方式的機會,讓他們開展自主學習,力所能及地實現(xiàn)知識建構(gòu)。
四、教學管理人性化
我們面對的是存在差異的個體,我們在實施教學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存在的現(xiàn)象,不同層次的學生用不同的管理措施,實施人性化的管理。如在作業(yè)布置和收繳上,我們可以給這部分學生提供更充足的完成時間,課堂作業(yè)可以延伸到課外,對作業(yè)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不做硬性要求,鼓勵其積極完成。我們還可以采取優(yōu)等生結(jié)對幫扶的辦法,對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人性化的教學管理是落實課標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只有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人格,變管理為服務,切實幫助他們點點滴滴地進步才是理想的效果。
五、教學評價全面化
對這部分學生的教學評價,我們不僅要考慮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以過程性的評價為主,多給他們鼓勵,讓鼓勵成為一劑良藥,恢復學生失去的信心,提高學習主動性,逐漸養(yǎng)成學習習慣。
總之,對于留守兒童的教育教學,我們要提倡精細化:精細化的教學目標、精細化的教學內(nèi)容、精細化的教學方式、精細化的評價模式,只有在精細上下功夫,才能讓這部分親情失落、生活失助、心理失衡的留守兒童力所能及地獲得知識和技能,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開武.小學留守兒童語文教學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8).
[2]公開紅.談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數(shù)學課堂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7(9).
[3]熊丹.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策略探討[J].科技資訊,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