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國宏
摘 要: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的重要內(nèi)容,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有著獨特作用。為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創(chuàng)新教學這一理念,部分教育工作者積極將情境教學引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取得了可喜成效。結(jié)合教學實踐和思考,探析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的應用,以求“寓教于境”,讓學生走入閱讀文本,實現(xiàn)心靈對接。
關鍵詞:情境教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對策
語文閱讀活動為學生呈現(xiàn)一個又一個的精彩文學世界,對學生的價值取向引導、情感思想陶冶有著重要作用。為更有效地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激發(fā)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積極性,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將情境教學引入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實現(xiàn)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突破與發(fā)展。
一、情境教學的含義及在初中語文閱讀課堂中的積極作用
1.情境教學的含義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開展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溝通學生內(nèi)在情感的教學方法。它的創(chuàng)設模式多樣,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具有獨特作用。
2.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的積極作用
情境教學法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了嶄新色彩。首先它有別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關注學生在語文課堂的主人公地位,關注學生的語文學習體驗。它能夠給學生新奇的學習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它能夠通過多種方式創(chuàng)設出不同的教學情境,如語言、動畫、視頻等,能夠讓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的文本在“化靜為動”中更為直觀地為學生呈現(xiàn)在面前。其三它能夠銜接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能夠讓初中閱讀教學課堂變得更和諧,能夠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的效率。
二、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的應用對策
如何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呢?筆者認為,教師可通過語言情境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創(chuàng)設、動畫情境創(chuàng)設和角色扮演情境創(chuàng)設四大方法,創(chuàng)設語文閱讀情境。
1.語言創(chuàng)設,設計問題,激發(fā)閱讀興趣
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有效地利用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能夠引導學生的閱讀方向,也能夠讓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有效激發(fā)。運用語言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的重要方式就是問題,即以問引疑、以問引思。當教師運用語言提出問題情境時,銜接學生的思想與閱讀文本,學生能夠有方向、有目的地進行文章品讀。
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時,我提出了一個趣味的問題“大家心中的皇帝是什么樣的形象呢?”這個語言問題的提出馬上帶領學生穿梭千年,回到了過去。有的學生說皇帝是一本正經(jīng)地坐在金鑾殿上;有的學生則說皇帝都追求錦衣玉食。這時我再帶領學生一起看一看本文中的皇帝,既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又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2.音樂創(chuàng)設,營造氛圍,奠定閱讀基調(diào)
閱讀文本中的語言是一門藝術,音樂也是一門藝術。藝術與藝術之間具有共通性,也決定了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境時可充分利用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閱讀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走入文本,理解作者的內(nèi)在情感,感受文本中的思想感情。而音樂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讓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作用下更好地刻畫出與語文文本相契合的情境,能夠奠定學生后續(xù)的語文閱讀基調(diào)。
如在學習《觀滄海》時,為讓學生感受作者曹操的雄偉壯闊之情思。我會在學生朗讀閱讀時為學生配樂如大江東去、滄海龍吟等,先從聲上奠定學生情思,再輔助學生的深層次閱讀。
3.動畫創(chuàng)設,直觀展現(xiàn),深化閱讀層次
情境創(chuàng)設的最有效方法是運用多媒體的視頻、動畫進行創(chuàng)設,即將靜態(tài)的文字轉(zhuǎn)換為直觀的圖像,讓學生能夠在視覺沖擊中感受文字的別樣色彩,進而深化學生的語文閱讀層次。教師在進行動畫創(chuàng)設時應當注意視頻選擇的精妙性,應盡可能地契合閱讀文本。
如在學習《我的母親》時,作者描繪了一幅這樣場景,作者瞞著母親考上了師范學校,要交10元的保證金,那是一筆巨款。母親卻沒有埋怨,而是作了半個月的難,將這筆巨款籌到,然后含淚把“我”送出去。這一幅場景雖然樸實平淡,卻又蘊含著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教師為讓學生感受母親這一人物形象,可通過視頻為學生播放母親的視頻,讓學生從各種母親中歸納出“母愛”這一共性,進而深化學生的閱讀層次。
4.角色創(chuàng)設,聯(lián)系實際,加深閱讀體驗
角色扮演也是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應用的重要方法,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角色情境,讓學生化身為角色中的人物。學生不再是旁觀者,而成為主人公,能夠讓閱讀教學課堂別開生面,也讓學生的閱讀活動變得更有趣。如《晏子使楚》類的寫人記事類閱讀文本,可以改編為課堂劇;再如寫景的文章,如《美麗的西雙版納》等,可以讓學生化身為“導游”,讓學生通過文章的描述設計導游詞進行角色扮演等,都能夠給學生別樣的閱讀體驗。
總之,情境的刻畫、創(chuàng)設、描繪延伸拓展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它的應用讓閱讀教學“化靜為動”“化形象為具象”“化直觀為具體”,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充分認識情境教學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推進情境教學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的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辛維國.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2]沈艷芳.初中記敘文閱讀教學中的情境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10).
[3]李剛.初中語文閱讀情境教學實踐路徑探究[J].學周刊,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