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
摘 要:為了使幼兒在游戲時間里更加放松、感覺有趣,教師會開展一些游戲,而現(xiàn)階段由于高科技的發(fā)展,各種各樣的現(xiàn)代游戲可供幼兒娛樂,民間游戲卻被教師忽視。教師應看到民間游戲在發(fā)展幼兒智力及增強幼兒身體素質方面發(fā)揮的作用,使民間游戲成為推動幼兒健康成長的有效方式。從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活動中的意義談起,簡述民間游戲在幼兒園的開展方式,推動教師將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活動。
關鍵詞:幼兒園;民間游戲;開展
民間游戲是對民間文化的傳承,具有規(guī)則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多樣的特點。將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能拓展教學內容,同時提升幼兒的文化品格。教師將民間游戲融入教學之中能使幼兒感受游戲帶來的樂趣,增添幼兒學習、活動過程的趣味性,提升幼兒園開展教學活動及其他文娛活動的效率。
一、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活動中的意義
(一)民間游戲促進幼兒身體發(fā)育
在強調實施幼兒素質教育的當下,幼兒的身體素質居于首要位置。民間游戲不僅可以供幼兒娛樂,還在幼兒的身體發(fā)育上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幼兒通常需要在游戲中蹦、跳,做出相應動作,完成游戲任務。幼兒在游戲中活動趣味性更強,幼兒并不認為自己是在鍛煉身體,而認為自己只是在完成小游戲。強烈的求勝欲能增強幼兒鍛煉的耐心和毅力,進而促進他們增強體魄。
(二)民間游戲促進幼兒智力發(fā)育
民間游戲種類繁多,有許多游戲需要幼兒身體和大腦的共同配合。教師只在游戲中起到引導作用,給幼兒提供完成游戲任務的思路,或是在幼兒毫無頭緒時給幼兒適當啟發(fā),使他們能由點到面地思考完成游戲任務需要搜集的信息。幼兒積極發(fā)揮智慧解決問題,思考能力逐漸提升。
(三)民間游戲強化幼兒道德品質
“規(guī)則”是民間游戲的必備元素,任何民間游戲都有明確的規(guī)則作保障。幼兒參與民間游戲的過程伴隨著各種不同的游戲規(guī)則,教師根據(jù)規(guī)則判斷游戲勝負,這有利于培育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強化道德品質。同時,幼兒在游戲中身心愉悅,還能在積極參與活動、舒展身體的過程中健康成長,擁有樂觀開朗的心境。
二、民間游戲在幼兒園的開展策略
(一)創(chuàng)建游戲小組
民間游戲需要限制每個小組的游戲人數(shù),保證游戲在有序中進行。例如“跳房子”這一游戲有許多不同的玩法,任何一種玩法都需要幼兒間的密切配合。教師可依據(jù)不同標準進行分類,引導幼兒組成不同的游戲小組。接著,教師用粉筆在地上畫出三個“房子”,引導三組幼兒分別進行跳房子游戲。幼兒以小組為單位競爭,團隊精神更強。
再如,開展“解手鏈”游戲時教師先將學生分為十人一組,引導學生站在不同方位,逐漸形成一個“向心圓”。然后讓幼兒用右手握住站在自己對面的小伙伴的手,再用左手握住另一個小伙伴的手,要求幼兒在不松開手的前提下解開亂網(wǎng)。這個游戲需要幼兒在發(fā)揮創(chuàng)造能力的同時恰當處理團隊間的配合,對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大有裨益。
(二)明確游戲規(guī)則
教師明確游戲規(guī)則是為了使游戲在有序中進行,同時培育幼兒強烈的規(guī)則意識,在他們內心種下遵紀守法的種子。以“跳竹竿”這一游戲為例,該游戲需要參與游戲的幼兒根據(jù)手握竹竿的幼兒交叉變換圖案的動作進行反應,表面上看起來只需要不停地“跳”,但實際上更多的是需要幼兒對變換的圖案進行方向的判斷,這能鍛煉幼兒的應急反應能力和判斷力。幼兒被竹竿夾到的瞬間便算是被淘汰。但部分幼兒想要繼續(xù)參與游戲,在被竹竿夾到后也不愿意暫時退出游戲,導致后面的小伙伴無法繼續(xù)參與游戲。因此,教師應向他們明確游戲規(guī)則,并在規(guī)則中列入警示性的條件。如:被竹竿夾到但是沒有及時下場的小朋友需要給其他人做表演。以此增強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動力,促進游戲的有序開展。
(三)開發(fā)文化內涵
民間游戲的魅力在于它不僅給人們帶來歡樂,還蘊含著許多傳統(tǒng)文化,使人們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有積極的文化體驗,剪紙便是其中一項。剪紙根據(jù)客觀的自然形態(tài)構造圖形,幼兒在剪紙游戲中將約定俗成的圖案拼湊組合起來,以表達自己美好的祝愿。教師可以在組織剪紙游戲前向幼兒闡述其中蘊含的文化,使幼兒感受剪紙背后的歷史沉淀,同時領悟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所在。“猜字謎”游戲中也暗藏優(yōu)秀的漢語文化,猜字謎能強化幼兒對漢字的記憶,還能使幼兒從不同角度看待漢字。課堂學習中,幼兒從漢字的讀音、結構等角度學習漢字,但在猜字謎過程中,幼兒能夠從漢字的歷史底蘊出發(fā)學習漢字,感受漢字文化的樂趣。顯然,幼兒性格活潑、好奇心強,對以游戲形式展開的學習有更強的參與熱情。
總而言之,民間游戲能有效激發(fā)幼兒的動手能力,還能切實培育他們較高的智力水平與豐厚的文化涵養(yǎng)。教師應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靈活開展形式多樣的民間游戲,借助游戲形式加強對幼兒身體的鍛煉,通過豐富的游戲內容夯實幼兒文化基礎,使幼兒在感受民間文化魅力的過程中身心共同發(fā)展,促進他們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演芬.把民間游戲滲透到幼兒園活動中[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1):236-237.
[2]李蘭芝.淺析如何在幼兒園開展民間游戲活動[J].學周刊,2020(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