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志強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閱讀教學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緊緊圍繞提升閱讀“興趣、習慣、方法、品位和能力”的核心問題,從誦讀教學、詩文積累等九個方面大膽實踐,多管齊下,富有較強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操作意義。
關鍵詞:興趣激發(fā) 習慣養(yǎng)成 方法指導 品味提升 能力培養(yǎng)
一、加強誦讀教學,品味原汁語文
讀——細讀——品讀——賞讀——美讀,讀,是走進文本的重要途徑,更是展示文本語言藝術之美的重要形式之一。靜下心來——沉進書中——跳出文本,是語文教學過程的必經(jīng)之途,除此別無捷徑。我們要通過激情噴涌、詩意盎然的范讀、導讀,去點燃學習的激情,去激活“沉睡”的文本。
二、加強詩文積累,增加人文積淀
除了背誦,還應該多摘名言經(jīng)典多寫隨筆雜感。文言文學習更應該讓學生牢固掌握常見常用的文言詞語和句式,做到能準確理解內(nèi)容,能正確翻譯文句,能根據(jù)課內(nèi)所學遷移閱讀與課內(nèi)難度相當?shù)恼n外淺近古詩文。總之,應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多讀、多誦、多背、多仿寫、多創(chuàng)作,在多讀中涵泳,在多誦中感悟,在多背中內(nèi)化,在仿寫中形成能力,在創(chuàng)作中提升素養(yǎng),從而增加文化積淀。
三、加強興趣培養(yǎng),快樂閱讀文本
新編教材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一是“導語”引“趣”,即在每個單元、每篇課文前都有一段話,用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問題激“趣”,既在課文之后或在“綜合性學習”中設計一些富有理趣的問題,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三是活動生“趣”,即在課文后或在“綜合性學習”中,設計一些富有情趣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課本資源,抓住契機,培養(yǎng)、激發(fā)、強化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分利用教材,快樂閱讀文本。
四、加強課外閱讀,擴大語文視野
教材上推薦的課外閱讀篇目應該是為保住這個底線所作的安排,所以教師應千方百計讓學生讀到這些名著。處理教材時,也不要囿于課內(nèi)囿于教材,應拓展開去,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閱讀與課文相關聯(lián)的名篇名著,并有意識地積累雅詞佳句、精段妙章,從而擴大學生的視野,熏陶學生的情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五、加強群文閱讀,提升人文素養(yǎng)
群文閱讀即在教學現(xiàn)場用較短的時間完成多篇文章的教學形式,其教學方向就是:多個文本、同一議題或幾個議題教學等。目前,全民閱讀已經(jīng)提升到國家戰(zhàn)略高度,故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成為眾多能力培養(yǎng)中的重中之重,通過或美文或經(jīng)典或名著等的群文閱讀,既可擴大語文視野,又可培養(yǎng)舉一反三、舉三反一、觸類旁通、融會貫通等能力,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等奠定堅實的基礎。
六、加強經(jīng)典誦讀,提升審美情趣
通過誦讀,親近、熟悉、理解、熱愛經(jīng)典,提升語言文字和人文素養(yǎng)以及審美情趣,把握我們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通過誦讀,提高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自覺意識,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真正實現(xiàn)“經(jīng)典浸潤人生,雅言傳承文明”之目的。
七、加強實踐活動,內(nèi)化語文能力
開展語文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質(zhì),這是教改的成功經(jīng)驗,也是新教材著力體現(xiàn)的特色。通過活動,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另一方面鼓勵學生說自己的心里話,寫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體驗、思考和想象等,讓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收獲自信,取得成功,并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
八、重視學法指導,授魚不如授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擁有好的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這是學生終身受用不盡的。把語文學習與思維訓練密切結合是學習語文的一個基本規(guī)律。學生如果在大量的、自主的語文實踐中,漸漸領悟、習得、積累一些好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一些好的思維習慣,甚至學會運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語文,學生就真的會學語文了,就實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所期望的“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的理想境界了。
九、加強語言修養(yǎng),增添教學魅力
對待賞析性語言為主的文學類作品,閱讀教學語言應具有抒情、感染和美育的特點。同是一篇課文,教師的語言風格不同,教學效果迥異:語言妙趣橫生,學生就興趣盎然;語言枯燥乏味,課堂氣氛就沉悶。
我們有責任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前提下,支持孩子有個性的獨立閱讀,鼓勵批判性的、有創(chuàng)見的閱讀,使他們在精神上、個性上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內(nèi)向課外的延伸閱讀,進而手捧書卷,心有余香,以讀為本,讓夢翱翔!
參考文獻:
[1]宋鳳寧,宋歌.中學生閱讀效能與閱讀時間,閱讀成績的關系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1):59-61.
[2]李寶峰.中學生閱讀能力發(fā)展與培養(yǎng)[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1997(6):117-120.
作者單位:四川省宜賓市第三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