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課程是高校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思政教育課程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但當前有些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政課堂教學時還存在很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必須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措施,幫助高職院校提高思政課程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
思政課程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思想道德品質,加強學生的政治理念教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地位舉足輕重。但有些高校在開展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并積極進行解決。
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對思政課重視程度不夠
一方面,學校對思政課程重視程度不夠,很多高職學校認為思政課程可有可無,對學生的幫助無法在短時間內見到成效,對思政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對思政課教師的關注和考核不足,甚至在學校有其他需求時占用思政課時間。另一方面,思政課教師對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由于學校對思政課程的輕視,導致思政課教師缺乏信心、缺乏上進心,把課程教學當作一種任務,敷衍了事。同時,學生對思政課也存在較大偏見,認為自己上高職學校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技能,而思政課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毫無幫助,因此思政課反而成為學生玩手機的專屬時間。
學生能力不足
一般選擇進入高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學習成績較差,文化基礎相對較為薄弱,在接受新知識、學習新內容層面能力有所不足,尤其對于思政課這種純理論課程更加不感興趣,從內心對思政課程教學存在嚴重的排斥心理。但不好好上思政課程的學生往往存在迷茫時期,容易被外界事物影響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當所經歷的事情與自己的思想存在悖論和沖突時,學生往往會非常迷茫,無法找到正確的道路,甚至影響身心健康和未來發(fā)展。
教師能力欠缺
一方面,思政課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和標準較高。思政課含有豐富的道德規(guī)范及理論知識,蘊含很多精華,需要老師在規(guī)定的課時內完成內容講述,讓思政課起到應有的作用,這對老師的要求較高。另一方面,思政課教師的精力有限,有些高職學校教師數量不足,為了更好開展課程往往需要一個老師身兼數職,無形之中增加教師的工作壓力,導致有心無力,影響思政課教學效果。同時,有些老師缺乏創(chuàng)新思想,過于依賴多媒體課件,存在形式主義傾向。當老師在備課時,往往通過多媒體搜索相關資料,直接進行復制粘貼,形成課件,而上課時則通過課件走馬觀花式講述,思政課程中的要點往往也在一閱而過,學生根本沒有時間記筆記和消化知識。這種教學模式雖然方便了老師教學,但在無形中也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接收和記憶。
考核標準不科學
當前有些高校對思政課程的考核標準不夠合理,不應該以傳統(tǒng)的試卷分數呈現思政課學習效果,而應當著重考察思政課內容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實踐和應用。有些高校雖然引入了實踐考核部分,但往往占比較小或流于形式,最終還是通過試卷進行呈現。導致很多學生為了獲取高的分數而死記硬背,當期末考試結束之后,思政課程內容往往也被拋到腦后,思政課程在學生的生活中曇花一現,無法起到應有的效果和作用,也讓學生對思政課程缺乏重視,不愿意用心學習。
高職院校思政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的有效措施
強化思政教育管理
學校應當加強對思政教育課程的重視,要充分認識到思政教育課程對學生個人成長和價值觀養(yǎng)成的重要性。一方面,學校應當成立思政課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思政課程的課程設置、教學改革、經費保障等內容,及時召開相關會議,針對當前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經驗,不斷反思,提出有效舉措,幫助思政課教師解決問題,提供后援保障。另一方面,學校應當加強人力和資金投入,要配備數量足夠、素質較高的思政課教師,滿足思政課教學需求,同時為思政課開展實踐活動提供資金幫助,充分保障思政課的順利開展。
提高教師能力
首先,要保障思政課教師人才的引入,可以與高校進行交流和合作,定期引入優(yōu)秀人才,滿足課程教學需要,優(yōu)化人才梯隊,提高整體素質和學歷層次。其次,要加強對思政課教師的培養(yǎng),在高校內部定期召開思政課交流分享會,讓思政課教師相互分享工作經驗和教學心得,提高整體能力和水平。同時也應當為思政課教師提供外出交流、培訓、進修的機會和渠道,讓思政課教師能夠開闊眼界,開放思維,提高教學實力。最后,應當加強對思政課教師的考核,將思政課教學效果與評優(yōu)評先或職稱晉升相掛鉤,提高思政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思政課教學效果。
完善思政課程設置
一方面,要避免教學內容重復,浪費教學資源和學生們的學習時間,保證教學效果。思政課教師應當加強內容梳理和協調,減少交叉內容和重復內容出現。另一方面,應當確保教學內容的時代性,不把眼光拘泥于以前的思政課教學內容,而應當結合實際,立足當下,關注當前出現的時事熱點,豐富教學內容和素材,增強學生對時代的了解和對思政課程教學內容的融會貫通。最后,應當加強理論知識與課外實踐的結合,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結合思政課程理論內容,開展切實有效的課外實踐,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
借助多媒體豐富教學形式
當前是多媒體時代,多媒體對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較大的影響作用,對教育亦是如此。應當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直觀展現思政課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教師應當多使用圖片或視頻豐富教學手段,更加直觀展示教學內容,加深學生的印象。但同時,教師也應當注意把握多媒體使用的分寸,不能被多媒體技術所奴役,要始終以學生為主,利用多媒體這一輔助技術幫助學生吸收和掌握知識。
總結
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對思政課堂重視程度不夠、學生接受能力不足、教師能力欠缺、對學生的考核標準不夠科學和合理,這都會影響思政課程的教學效果。因此針對這些問題必須要強化思政教育管理,提高教師能力,完善思政課程設置,借助多媒體豐富教學模式,更好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魏瑞花,賈劍鋒.如何突出高職院校思政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華章,2012,(19):166-167.
[2] 石弦.論高職院校思政課課堂教學的影響因素與對策[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0):146.
作者簡介:孫雪(1986—),女,漢族,籍貫:山東青島,單位:青島求實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高職思政課改革。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qū)晉中路 越秀星匯藍灣一期 1516523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