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欣然
摘 要:作為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情感教育是幫助少年兒童形成正確社會意識、情感價值觀念的關鍵一環(huán),而將情感教育應用到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當中,也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語言學習,更是為了實現(xiàn)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分別從情感教育對小學生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教師視角下情感教育對小學英語教學的作用展開解析,闡述了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然性,期望能夠為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的基礎性研究提供補充與完善。
關鍵詞:英語教學;情感教育;小學英語
一、小學情感教育將有效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發(fā)展
情感教育,已經成為了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在時代發(fā)展過程中不斷探究教育與社會、人的全面發(fā)展關系后誕生的教育類型。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對于如何面對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容易出現(xiàn)學習倦怠的問題,或許情感教育是一個不錯的答案,尤其是近年來社會各界對教育的作用、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日趨重視之后,情感教育也逐漸被運用到了各項學科的教學工作當中,也明確了幫助學生個性發(fā)展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也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必然路徑。而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作為一種語言類學科,滲透情感教育的適應性、有效性與感染力也比其他學科更具優(yōu)勢,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實現(xiàn)個性全面發(fā)展。
二、情感教育對小學生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
(一)在英語課堂中形成和諧師生關系
通過回顧小學生英語教學的特點,不難發(fā)現(xiàn)英語教學效果優(yōu)劣,與師生關系存在深刻聯(lián)系。如果能夠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也能夠更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根據教育心理學,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形成一種“服從教導能夠獲得正向反饋”的心理暗示,這種情感傾向,也會使得學生會在較開放的課堂環(huán)境下根據教師引導學習,主動回應教師的期望并祈求藉此獲得回應。不僅如此,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有助于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正面印象,使學習成為學生的精神享受。
(二)在英語課堂中提高學生積極性
無論是任何學科,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情感教育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英語教學的任務不僅是灌輸學生英語知識,也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獲語言學習能力,更需要培育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興趣。而情感教育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語言的成就感,以正面情緒面對學習,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三)讓學生形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近年來,新課改的課程要求與過往最顯著的不同,就是倡導學生形成全面發(fā)展的學習方式,其中合作學習,就是能夠幫助學生發(fā)展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重要方式。通過合作學習,學生能夠更好地學會以別人的語境去理解其他語言,也能夠增強自己的交流意愿。而情感教育就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建立與他人的交流意愿,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收獲正面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成為愿意合作、懂得合作、有集體主義精神也不畏懼于表達和交流的人。
(四)增進學生的學習效率
通常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生的學習情緒息息相關,而將情感教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就能夠很好地調整學習的學習情緒,對學習內容產生共情,從而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在具體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來看,往往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共鳴的課文、單詞,更能夠讓學生記憶深刻。另外,新課綱內的小學英語課文內容遠比課程改革前更具深度,如果缺乏學生深入理解的意愿,學習過程只會更為吃力,這也凸顯出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三、教師視角下情感教育對小學英語教學的作用
(一)更容易構建輕松互動的氛圍
一方面,情感教育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根據大綱的知識內容,更應與自身經歷充分結合在一起,從自己的角度去感知英語課文中人物的情緒與情感,通過自己的共情來帶動學生的共情,所以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fā)學生的互動積極性,構建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同時,情感教育滲透后的小學英語教學,在情感感染力上也獨具優(yōu)勢,比如在課堂上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肯定,就能夠讓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更好地展現(xiàn)出來,尤其是情感教育注重結合學生個人特點與情緒方向進行引導和點評,這種感染力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僅僅讓學生對學習積極性大增,也讓學生對教師形成良好的觀感,提升教師型塑課堂氛圍的有效性。另外,情感教育滲透的小學英語教學,由于更重視教師的表情以及肢體語言引導,所以也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表達,因為英語是一種非常講究語言配合肢體動作、表情共同表達的語言,當學生學會了通過多樣化的方式輔助自己的英語表達之后,自然也會樂于通過肢體動作、表情等方式參與到課堂的表達當中,更能夠深化自己對英語的理解。
(二)為教師提供更豐富的教學方法
情感教育,將為教師發(fā)掘更豐富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情感教育要求教師具有共情能力的同時,也要求教師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發(fā)掘更豐富的教學方法、更有效地實現(xiàn)小學英語教學目標,比如在情感教育中最常見的情境教學,就是與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較契合的教學方法,它為教師提供了一種將抽象內容轉化為更生動、有趣、直觀體驗的路徑,使得英語課堂有了更活躍的氣氛,而活躍的氣氛又能夠帶動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當中,使教師能夠創(chuàng)建更多學生愿意參與的情景教學。當然,基于情感教育的教學方法遠不止情境教學一種,如英語電影賞析、分組討論等都是可以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也都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動力,體驗學習的快樂。
(三)革新教育理念,提升工作針對性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由于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理念影響深遠,教師往往會用成績以及紀律性來判斷一名學生的優(yōu)劣,卻忽略了學生個性與多元發(fā)展的可能性,而情感教育的應用,則恰恰是打破了傳統(tǒng)理念桎梏,通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來發(fā)揮學生的特長。而對于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來說,應用情感教育意味著教育理念的全面革新,也意味著教師可以通過更具針對性的方式,為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方式,真正將因材施教落到實處。譬如對于性格較為外向的學生,就可以通過情境教學、分組討論等方式引導他們表達,對于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就可以通過英語電影或詩歌賞析等文本性較強的方式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意愿??偠灾业讲煌愿駥W生的情感共鳴特點,并據此開發(fā)創(chuàng)新不同的共情教學方法,是情感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革新教育理念的具體表現(xiàn)。
誠然,根據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開發(fā)情感教育方式,對我國教育工作者數(shù)量、質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這不僅是為了提升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的有效性,也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健康的獨立人格和個性特長的必然途徑,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地發(fā)揮主體性,愉快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來,促進學生品質、智力、思想以及良好習慣全面發(fā)展和最終形成。從現(xiàn)實角度來看,更具可行性的方案或許是根據學生的大致性格特征進行分類后,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適當運用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1] 李吉海. 情感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赤子(上中旬), 2015, 000(001):261-261.
[2] 王玉玉. 情感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 2013, 000(001):99-100.
[3] 徐丹萍. 情感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校園英語, 2017, 000(011):137-137.
[4] 林春玲. 情感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考試周刊, 2017(8):1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