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箋
摘 要:近年來,我國網(wǎng)絡信息資源發(fā)展迅速,隨著新課改的到來,信息技術課程在小學教育教學中也隨之興起,針對信息技術課程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條相關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自然成長;策略
一、信息技術課程教育在小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問題
據(jù)了解,目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所呈現(xiàn)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所滲透的教學思想,以及執(zhí)行的教學方法比較滯后。首先,教師未能正確認識到信息技術學科的實踐性、應用性價值,所以,在組織課堂教學時,以灌輸和講授為主,導致學生的實踐空間和機會有限,計算機實踐技能和操作能力培養(yǎng)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同時,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所滲透的教學方法,也存在著很大不足之處。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渠道匱乏,導致小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缺乏興趣,創(chuàng)新思維和探究能力也明顯受限。
1.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yè)知識薄弱
在實施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不僅要有先進的技術設備,還需要有專業(yè)水平的教師來為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傳授。但是由于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有些地區(qū)的學校無論是在設備方面還是師資力量方面都比較落后。即使有的學校有相應的設備,由于限于客觀因素的存在,學校的信息技術授課教師專業(yè)知識較為薄弱,更甚者有些偏遠地區(qū)的學校只是由其他有經(jīng)驗的任課教師為學生上信息課。通常來說小學生自控力較弱,學習主動性較低,這樣的現(xiàn)象對信息技術在小學的發(fā)展會極其不利,而且對學生的成長和學習并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2.教材與學生水平不匹配
對年齡比較小的小學生而言,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應趨向簡單便于理解,可是小學也有高、低年級之分,在這一方面教師在教材選擇方面沒有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使得高低年級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方面的理解有的過于片面,有的卻覺得太低級了。所以在教材選擇方面學校和教師要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并希望相關教育部門對此予以關注。
3.家長對信息技術課程不夠重視
對于即將升入初中的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最后的學習階段是沖刺階段,對于學生而言在這個階段壓力比較大,很多家長在此背景之下會壓縮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時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這些看似為學生著想,但是忽略了信息技術課程在學生自然成長的過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能會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負面情緒。
4.缺乏合理的考核機制
隨著信息技術課程在我國小學的普遍開展,但是并沒有取得較好的發(fā)展,受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影響,在小學升入初中的考核中沒有將信息技術列入其中,要想打破這樣的局面,就要求各部門采取必要手段,以達到讓學生、教師和家長共同關注的目的。
二、信息技術課程在小學生自然成長中的教育策略
1.相關部門要加大設備投資,學校要吸收專業(yè)人才
相關部門要對學校加大信息技術課程設備的投資,滿足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需要,對一些特殊地區(qū),政府要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同時學校要招納信息技術課程的專業(yè)人士,為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方面的學習提供專業(yè)的知識,保證讓學生有足夠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知識的同時健康成長。
2.信息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水平相匹配
雖然教育體系和考試的科目不會更改,但是學校的教學內(nèi)容是因人而異的,教師可以改變以往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缺點,畢竟信息技術課程不受考核影響,因此學校和教師要靈活地運用現(xiàn)有教材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鼓勵自己不斷探究,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優(yōu)越感,這種優(yōu)越感會讓其在自然成長的道路上充滿自信。因此在信息技術課堂的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把接近學生生活的內(nèi)容,以真實的畫面在計算機里為學生播放,這種真實感會讓學生在自然成長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情感,并能充分體驗生活的美。
3.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
信息技術課程具有內(nèi)容抽象性的特點,所以傳統(tǒng)陳舊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夠適應這種新型的課程?,F(xiàn)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改變了過去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還可以把數(shù)據(jù)以及圖文信息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興趣盎然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樣既喚起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意愿,又實現(xiàn)了整個教學過程的自主性、開放性、實踐性。
4.改革信息課程的教學方式
受新課改的影響,小學的教學內(nèi)容也在不斷改變,因此小學信息課程的教學模式也順應新課改要求而改變,把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實踐的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F(xiàn)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改變了過去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的狀態(tài),還可以把數(shù)據(jù)以及圖文信息有機地結合為一體。老師在制作好教學課件之后,還可以根據(jù)教學的不同需求來隨時地變換多種手段的組合,這樣就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不同感官來深入地體驗學習的樂趣,還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結語
雖然信息技術課程在小學教學中還有很多不足,但是我們相信,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信息技術課程在小學教育的開展一定會取得較高的成就,并能在小學生成長的道路上和未來的社會發(fā)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麗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73.
[2]閆金花.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問題與思考[J].學周刊,2019(26):7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