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順祥
摘 要: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要以低年級兒童的生活為基礎,讓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小說階段的學生在道德與法治學習中能理解很多理論知識,并通過教師的直觀講授更好的探究知識的內涵和意義,這在深化學生知識體驗的過程中,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教學策略;道德與法制;小說
小學教師對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認知,要以基本學情為出發(fā)點,在確定教學策略的同時,讓學生具有長遠發(fā)展意識,并在講課的過程中引入多形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積極主動的融入到知識學習中,更好的感知每個細節(jié)知識點,更好理解每個知識點背后的引申含義。
一、情境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合理應用
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開設期間,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以更好地深化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注意力集中程度有限,所以教師在引入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情境的代入感,不要盲目的進行情境引入,讓學生在眼花繚亂的學習中不能更好的學習到知識[1]。
教師先要對學生的喜好進行了解,這樣設計的情境才能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就是將生活化場景代入到課堂中來,鼓勵學生在生活化場景中更好的感知知識內容,更好的了解所學知識的關鍵知識點。例如,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講授有關法庭的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先要建立模擬法庭,讓學生在法庭上進行法官、被告人、原告人、律師等人物的扮演,并在法庭中針對具體請進行討論。教師可以設定固定情境要求學生進行演繹,或者讓學生自己設定情境,模擬一次民事糾紛的情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內容的演示,進而深化學生的各項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具體的知識內容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得到延伸。
二、教學中通過情載體的融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日常教學中情感教育十分必要,情感教育作為情感交流,對深化學生的情感意識,調動學生的各項能力有積極的影響。
教師為能深化學生的情感教育,可以通過法治短片播放,電影播放等方式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情感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尋找《今日說法》的片段,讓學生通過觀看《今日說法》的相關內容,看到法律或者事件背后隱含的故事和道理。教師在結合課堂知識內容進行深度解析,這能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深化學生的學習里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讓學生對該課程有更直觀的認識。
情感教育的最好方法是讓學生通過實際參與表演有感而發(fā)。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選定合適的場景,鼓勵學生在場景中進行表演,當然學生的表演不僅要機械的進行動作表演,更要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表演中。學生可以在表演完成后,或者表演前醞釀感情,在表演完成后要求故事里學生說出自己在表演中的收獲和感悟。若是學生總結的不是很到位,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總結,然后讓學生在教師的基礎上進行深層次的內容總結,這對深化學生的學習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著非凡的意義。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對知識內容的認知度逐步加深,更能在學習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和理念[2]。
三、教學中引入豐富的課外活動
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引入課外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對該課程有更好的了解和認知,在深化學生認知體驗的同時,要讓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進一步深化。
首先,教師可以開展對應的主題班會,要求班長組織,開展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內容討論會,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參與到發(fā)言中。當然在班會時間有限的前提下,大家都發(fā)言會影響班會開展的進度。班長可以使用抽簽制度,讓學生通過抽簽的方式回答問題,正是因為抽簽的不可抗拒性,所以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準備發(fā)言稿。這極大的強化了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在準備發(fā)言稿的過程中會對知識點進行深入認知,更能對課外知識進行深度了解,這能更好的深化學生的認知體系,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其次,開展道德與法治知識競賽活動。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舉行《道德與法治》知識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多背誦相關的細節(jié)知識點,并設定問答和辯論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能在辯論和問答的過程中更好的調用頭腦中的各種知識系統(tǒng),在逐步深化知識內容的同時,通過背誦或者強化記憶變成自己的知識點。
最后,教師要求學生做好系統(tǒng)化的知識總結,教師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讓學生將相關的知識點和知識內容進行總結,并以圖表的方式進行匯總,匯總后的圖表里面有著清晰的知識分項內容。學生在繪制圖表的過程中就要系統(tǒng)性的總結知識內容,教師可以將學生上交的圖表進行分類審閱,并將其中制作的比較好的圖表提取出來,供全班學習和借鑒,然后在此圖表的基礎上進行內容的細化,從而使圖表的完整性更佳。
總之,教師使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多形式的學習中更好的感悟知識要點,更好的理解知識內容。
《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思路,選擇各類教學方法讓學生能有效地學習,在參與教學的時候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學習的機會,鼓勵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理解知識內容,同時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能在知識內容學習的同時更好的了解各項知識要點。
參考文獻:
[1]劉天鶴.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J].吉林教育,2017(47):69-70.
[2]王成.探究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8(1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