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康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預習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小學生學習效率。本篇文章就從培養(yǎng)學生的提前預習習慣來進行論述,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預習教學
語文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成為教學趨勢的今天,課前預習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種時尚。有效預習能夠幫助老師提高上課的效率,從而讓教學變得更加高效。
一、培養(yǎng)預習習慣
學生預習就正如老師備課一樣,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老師曾做過實驗,把一個班級的學生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不要求預習,另一部分要求預習,并作了預習方法的指導。幾周后,兩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就有了明顯的差距。認真預習準備課文內(nèi)容的同學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則較強,學習熱情也較為高漲。由于課前認真預習了學習內(nèi)容,學生在課堂上也積極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相比較來說沒有預習的學生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進入學習狀態(tài),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也比較弱,這一實驗證明了預習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高年級的學生應當預習,低年級的學生更應當如此。但是實行初期也要采取較強硬的措施,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自學能力還不是很強的前提下,為確保學生預習行為能長期高效地堅持下去,這樣到了學期后段,絕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把預習行為內(nèi)化成一種學習需要。
二、指導學生批注,引導學生感悟
當教師給學生布置課文批注的預習任務之后,應首先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批注興趣,并指導學生正確批注。例如,在教學《鳥的天堂》這一課之前,教師要求學生用批注的形式進行課前預習。首先,引導學生思考課文講述的主要內(nèi)容?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繼續(xù)思考課文中都采用了哪些寫作方法?如果以上問題對于小學生有難度的話,教師可以給學生分層,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掌握的不同程度給學生布置不同的批注預習任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完成教師提出的要求,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批注方式進行預習的能力。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讓自己的情感與作者情感產(chǎn)生共鳴。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加速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而且為課堂學習做好了鋪墊。
三、檢查預習效果,積極鼓勵肯定
“高質(zhì)量的預習是有效教學成功的一半?!睂τ谛W階段的學生而言,檢查作業(yè)是督促學生預習的強有力手段。因此,對于學生的預習效果,教師是必須要檢查的,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部分存在惰性的小學生偷懶。在預習作業(yè)檢查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本著“鼓勵、肯定、表揚”的心態(tài),激發(fā)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的興趣,讓學生在下次預習的過程中有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形成爭優(yōu)創(chuàng)先的學習氛圍,為培養(yǎng)學生好的預習習慣,提高預習的有效性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指導學生掌握一些預習方法,并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對他們提供預習要求,以提高小學語文預習效果,促使學生在預習中真正獲益。
【參考文獻】
[1]謝益玲.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J].廣西教育,2012(9).
[2]李肖.小學語文有效預習的思考[J].魅力中國,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