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
【作者單位:臨海市涌泉鎮(zhèn)涌泉小學浙江】
在小學教育階段,小學科學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同時,它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認識大自然、走向大自然的一門學科。小學科學課程的開設,其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基本素養(yǎng)和觀念,并以學生的認識能力與心理特征為基礎,最大限度地發(fā)掘小學生的求知欲。興趣是指一個人要求認識或愛好某種事物、活動的心理傾向。我國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極為重要的。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的好奇心較強,只要稍加引導,便可破繭成蝶,使其對科學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因此,作為新時代的一名科學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呵護小學生天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欲,顯然已成為需要深思的重要問題?;诖?,本文從“巧設情境,游戲激趣”“媒體教學,以觀激趣”“加強實驗,激發(fā)興趣”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討論小學科學低年級段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他們年齡較小,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在面對具體事物時往往會產(chǎn)生極強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而具體事物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有效的情境來作為鋪墊。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感興趣的游戲來作為教學切入點,通過創(chuàng)設有效的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在科學學習中迸發(fā)出強烈的學習熱情,進而促使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在觀察中比較》這一課內(nèi)容時,我嘗試以游戲的方式來作為課堂導入。首先,我會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吹氣球,比一比所吹的氣球,哪個大?哪個?。坎⒔o予一定的物質(zhì)獎勵(一套鉛筆),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為本節(jié)教學打下良好基礎。然后,我會根據(jù)上述的游戲情境來展開教學,以期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我說:“同學們,通過剛才的游戲我們學會了比較氣球的大小了,那么,其他東西的大小你們會比較嗎?”同學們積極地回答道:“會!”接下來,我拿出課前準備的兩個恐龍模型,并將其擺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兩者之間相距一定的距離,并提問學生:“你們覺得哪只大?”學生討論分析后回答,有的說長短,有的說高矮。最后,我再為學生詳細講解本節(jié)重點內(nèi)容,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除以之外,我還為學生布置生活化作業(yè),如,回家之后比較手機的長短、杯子的高矮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認識到不同的觀察和比較方法,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
如今,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以其自身的視聽結合、圖文并茂等優(yōu)勢被廣泛用于教學。而對于小學科學教學來說,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既可以讓科學知識變得更為生動有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適當?shù)亟柚嗝襟w技術來輔助教學,將教學內(nèi)容更為直觀、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置身于其中,充分感受到科學知識的魅力,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觀察一棵植物》這一課內(nèi)容時,為了讓學生更為直觀地認識到植物的結構特征以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運用了多媒體設備來輔助教學。首先,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有關植物的圖片(鳳仙花、荷花、竹子等),并點名讓學生嘗試說出植物的名稱,以此來激活學生對植物的認知。然后,我以“鳳仙花”為教學案例,并再次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鳳仙花”的三維旋轉視頻,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點燃學生的學習欲望,并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鳳仙花”這一植物的結構特征,利用多媒體展示“鳳仙花”的根、莖、葉。接著,我再為學生講解本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使學生在觀察中體會到要愛護植物。最后,我還為學生示范畫植物的過程,并利用多媒體向學生進行展示,要求學生進行臨摹,在學生臨摹過程中,我加以認真指導,引導學生邊觀察邊畫,順序為:莖—葉—根,進而使學生能夠正確畫出根、莖、葉結構的位置。
加強對小學生的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既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概念,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觀察和動手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有趣的科學小實驗,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動手實踐機會;要盡自身最大努力讓學生在實驗中體會到“發(fā)現(xiàn)”和“獲得成功的”樂趣,進而有效促進學生探究知識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為學生今后的實驗學習打下良好的興趣基礎。
例如,在教學《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這一課內(nèi)容時,我采用了實驗的方式來展開教學。首先,我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利用書本和小立方塊來測量桌子的高度,并要求學生仔細測量,比一比誰量得最準。測量最準的一組學生給予一定的物質(zhì)獎勵,其余參與小組也會有一定的獎勵,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以期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然后,我為學生講述測量的方法,并指導學生開始測量,待各個小組測量實驗結束后,我與學生一起分析用書本、小立方塊測量桌子高度的數(shù)據(jù),并引導學生思考這兩者測量高度的結果是否一樣,哪個更準確。最后,我根據(jù)學生的疑惑進行詳細講解,以此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這樣,既讓學生學會了使用多種標準物完成測量任務,也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所帶來的樂趣。
綜上所述,注重培養(yǎng)小學科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既符合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的內(nèi)在要求,也是有效提升小學生科學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制訂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充滿趣味性的課堂中,更好地掌握和學習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