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城關鎮(zhèn)中心小學 史金鳳
計算在數學學習階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貫穿整個小學數學教育,但是卻沒有引起學生的重視,計算教學應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感悟數學,形成計算能力。
計算在小學學習階段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計算能力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質量,因為數學學習中很多環(huán)節(jié)離不開計算。數學計算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格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能力和謹慎計算、自我檢查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在小學階段開始學生的計算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1.數學不像其他學科那樣豐富多彩,教學內容枯燥,計算又是最枯燥無味的,學生做幾題就厭煩了,而老師對于計算不知道要講什么、怎么講,沒有合理靈活生動的理論方法指導。
2.學生計算能力參差不齊,沒有好的技巧方法,正確率低,兩極分化現象嚴重,例如同樣一個班的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做完20 道計算題,有的學生提前做完,正確率有90%以上,有的學生做不完還錯得多,這樣下去,幾次做得不好的就不愿意做了。
3.學生主觀上不重視,部分學生不重視計算,甚至是輕視,覺得計算沒有什么大不了,又不用動腦子,就是掰掰手指頭用用口訣,思想上的不重視導致計算時粗心大意,再加上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就更容易出錯。如在上次測驗時,題目189+126,有的同學把題目抄成189+162,有的把加法寫成減法,進位忘加的、退位忘減的錯誤各式各樣。
4.老師忽視了口算的訓練,有的二年級同學二十內的加減法口算算不出來,所以在計算多位數加減時容易出錯,尤其是借位減法更容易出錯。例如800-159,有的同學0 減9 減不掉,他就用9 減0,5減0,這樣結果就算出來是759。有的學生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但20以內減法不熟練,做計算又太煩瑣,只能像上面那樣做。因此,口算能力太弱在計算時容易出錯,尤其在連續(xù)借位減法時就會體現出來。
5.小學生短時記憶力差,一般來說,短時記憶力大概是一分鐘左右,但小學生記憶力時間更短,例如在做加法時,個位滿十向前進一了,可加到十位卻忘了把進位加上,還有的由于連續(xù)進位,學生信息提取混亂,會忘記到底是進幾,結果算錯了。
6.概念模糊,算理不清,學生沒有理解計算的道理,根本沒明白其中道理,這主要體現在簡便算法方面,這些題型學生沒有理解清楚算理。
為了改善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我覺得在學習時應該把計算放在重點,先從口算著手,加強課內外計算教學,尋找有效的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形成有效的計算教學模式。
教學時,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將情景融入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小學生的計算興趣。例如在學習完四則運算后,可以教給學生四則運算兒歌,通俗易懂,學生容易記憶?!皬淖蟮接颐撌剿?,先乘除來后加減;括號依次小中大,先算里面后外面;豎式計算要檢驗,一步一查是關鍵?!睂W生很容易記住兒歌內容,比做幾十道混合運算的題目還有用。
口算、筆算是小學生計算基本功訓練方法,通過加強口算筆算訓練,提高計算能力,讓計算變成習慣、變成愛好。
(1)學生每天要抽出幾分鐘時間進行口算練習,每天上課前提前出題,讓學生練一練。
(2)平時同學之間可以比賽,看誰做得又快又好,可以自己出題,同桌互相考對方,也可以幾個同學玩計算接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自己有興趣學,比老師每天說要有用的多。
(3)在做豎式計算時,要求學生格式一定要規(guī)范,弄清楚算理,同時可以教學生一些簡便運算的解題技巧。
計算的提高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因此要求學生每天根據不同的訓練內容進行訓練,讓每天的口算心算訓練成為學生的日常習慣。只有堅持不懈,才會使學生的訓練達到理想的結果。
要求學生做到計算零失誤,在每次計算中都要保持高度認真的態(tài)度,同時做到:(1)仔細讀題;(2)養(yǎng)成仔細計算、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要求按格式書寫(加減法時相同數位對齊),每次做計算題時書寫要規(guī)范,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做題目;(3)要有驗算的習慣;(4)要有典型錯題糾錯本,定期查看自己的錯誤,避免這樣的錯誤再次發(fā)生。主要的典型“病例”有:
①粗心大意犯錯。如:3.8×2=76;
②運算順序錯誤。如:125-50÷5=75÷5=15;
③運算性質錯誤。如:4×(25+3)=4×25+3=103。
總之,學生是發(fā)展中的個體,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是學生計算能力形成、提高與發(fā)展的基礎。在計算教學中,一線教師要做到不斷思考,不斷探索,通過優(yōu)化教學過程,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從而提高計算教學的有效性和積極性,在平時教學中不斷鼓勵學生,讓學生愿意計算,最重要的是使全體學生感到數學計算有趣,學起來輕松,從而愛上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