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慧霞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一般都比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詞匯分析能力,卻忽略了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的情感教育。如果教師在教學當中只注重閱讀理解能力與詞匯分析能力而忽略情感教學,那么學生學到的知識無疑是僵硬的、片面的。讓其在課文的賞析中能夠通過文章描述真正體會文章背后的情感,從而提高其語文閱讀的賞析能力,而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將教學重點轉移到情感教育當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方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8-0153-02
Appreciate details with passion
——On emotion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LV Huixia? (jieshipu Central Primary School, Jingning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generall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and vocabulary analysis ability, but ignore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Chinese learning. If the teacher on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and the vocabulary analysis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but neglects the emotion teaching, then the knowledge which the student learns is certainly rigid, one-sided. In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text, we can really understand the emotion behind the article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article, so as to improve the appreciation ability of Chinese read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is ability requires teachers to transfer the teaching focus to emo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Emotional education;Methods and strategies
情感教育要求學生帶著感情去體味所學知識,感受一些細節(jié)的東西。教師在情感教育方面,可以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點,借助一些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滿足學生全方位的學習需求,更好的引導學生情感,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目的。小學是奠基學生發(fā)展基礎的最優(yōu)時間段,在這一階段的教學當中,教師必須對其心理以及情感進行全面的建設,通過鍛煉其邏輯思維、情緒感知等,使其能夠在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更好的發(fā)展,因此情感教育是教師在這一階段中的主要教學任務。
1.情感教育的作用
傳授知識并不是教學的唯一目的,而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身心教育培養(yǎng),而情感教學這一教學模式能夠很好的將教師的工作重心轉移到育人當中。在學生的行為品德的養(yǎng)成階段對其進行有效引導,從而使其情感建設受到有益影響,讓其在今后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階段以及社會生活當中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習慣。這種教育模式能夠更加深遠影響學生的未來,因此要求教師在授課中及時改革自身授課模式,使這種教育模式能夠更好的融入到日常教學當中。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不能還保持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只顧著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采用“灌溉式”的方式給學生填補知識空缺,這樣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致。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關心學生的學習感受,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以此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促使學生積極配合自己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可以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體驗,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保持愉悅的心情學習語文知識,并且能夠把學生調動起來,促使學生在課堂中積極發(fā)言,從而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取的方式
(1)設置情境,引起學生共鳴
小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想象能力有限,情景創(chuàng)設的教學手段,能夠幫其更清晰直觀的了解授課內容,很適合應用在此階段的授課當中。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幻燈片、多媒體等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相應的情景,讓其將自己置身于課文的描述場景當中,通過情景的改變捕捉課文中想要表達的情感重點,更加直觀的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與情緒。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靜夜思》一課時,教師可以制作“天涯游子,夜思故鄉(xiāng)”的課件,在課件里加一些能夠表達思鄉(xiāng)之感的凄涼悲痛背景音樂,在課堂之上為學生烘托一種蕭瑟、冷清的氣氛,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對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有更深的感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讓學生在學懂詩詞內容之余,對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有更深的體會。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很多古詩具有較美的意境,蘊藏了深刻的內涵,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可能難以從文字中準確地理解詩人抒發(fā)的情感,通過多媒體設置情境,可以把古詩中的意境給學生直觀的呈現(xiàn)出來,也能更好的把氣氛烘托出來,在這樣的情境下,可以引起學生情感共鳴,使學生受到感觸,從而可以更好的理解古詩內涵。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充分把信息技術利用起來,為學生制作精美的課件,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高效的學習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善加誘導學生,使學生能夠有所領悟,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2)朗讀課文,體驗作者的感情
朗讀是小學語文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情感教學中一種容易取得成效的教學手段。使其真正懂得朗讀的內涵,讓其將自身的情緒滲透在文字之中,在字符的朗讀當中與文章作者進行思想溝通,與作者產生情感上共鳴的過程。在小學語文課堂當中,朗讀課文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朗讀可以使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文字變成語言的過程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淺水洼里的小魚》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是淺水洼里的一條小魚,陽光熾熱卻得不到救贖,馬上就要被曬成魚干了。讓學生帶著這樣的想象去朗讀課文,學生更會容易被男孩的善良感動,感受到這篇文章所傳達的情感。教師通過相應的指點,讓其在純理論知識學習中掌握與作者情感交流的方法,使其能夠在閱讀中感受文章表達的人生哲理與人生美德,從而使學生理解學習的真正內涵,最重要的是通過授課,教師能夠正確引導學生的人生道路,為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另外,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朗讀比賽,促使學生有情感的朗讀課文,把自己代入到課文之中,以此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以此增添朗讀的樂趣,使學生認真地朗讀課文,以此增加朗讀的有效性。在小學語文教材的課后練習題中,一般都包含了“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這一任務,這也就表明了朗讀的重要性。多數(shù)學生對“朗讀”這一概念認識不深,認為只是把課文單純的讀完就行,這樣的想法并不正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轉變這樣的觀念,對學生的朗讀做出指導,使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從而使學生與作者進行深入對話,更透徹地理解課文內容。
(3)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情感
知識應該與生活信息相關,在授課時,必須做好充足的授課準備,及時更新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或熟練掌握課文內容,通過課堂變化實時變動自身教學,在授課中實時創(chuàng)新,通過良好的自我學習,抓住教材表達的重點內容與育人思想,帶領學生感悟其中蘊含的生活哲理與思想情感,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語文《胖乎乎的小手》一節(jié)課中,可以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進行聯(lián)想,詢問學生今天父親母親爺爺奶奶為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讓學生明白孝順長輩,為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是一個好孩子應有的表現(xiàn),然后開始課文的教學,通過了解文中的好孩子,學生就會明白也應該做一個如蘭蘭一般乖巧的孩子,盡自己所能幫助家人。讓學生明白,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感悟的美德,是能運用到生活實際當中的,而不是枯燥的文字。把語文教學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可以使課堂更加生動,能夠讓學生感受課堂的平易性,這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具有重要作用。小學生一般會對生活話題侃侃而談,通過實際生活的引入,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交流,大膽的表述自己的看法,學生的思維由此而活躍起來,這對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具有濃烈的生活氣息,教師應當從中提取關鍵信息點,使之與學生的熟悉生活結合起來,以此實現(xiàn)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斷提升。
3.結束語
情感教育需要教師耐心的對學生進行身心引導,通過改變其內心不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其從根本上轉變?yōu)閻蹖W習、愛勞動、愛思考、愛長輩而不是只會學習的好孩子,因此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人格品質。人生情感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育效果會隨著受教育者年齡和閱歷的增加得以顯現(xiàn),從而從普通受教育者中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佚名.微課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12):144-144
[2]佚名.淺析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名師在線,2019.84(11):85-86
[3]高國卿.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情感教育的滲透探討[J].學周刊,2018(2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