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音樂的教學中運用性為導向的教學法,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而且還能促進我國的教育體制深入改革?;诖?,本文主要對性為導向法的含義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教學;行為導向;教學;分析
高職音樂的教學中應用行為導向法通常有著重要作用,且該教學法能夠對學生的行為實施指導性教學,并使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并經過教師指導,強化高職生自身的音樂學習力。同時,高職院校的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目的就是對學生的就業(yè)問題進行解決,基于此,音樂教師需注重對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而通過行為導向法則能使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從而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一、行為導向法的含義
所謂行為導向法,其主要指具體教學中,教師依據具體教學活動以及教學工作中的問題,對當前的教育方案實施改進,以此對教學實踐實施指導,通過不斷的充實與修正,對相關教學目標實施完善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相應的行為導向,就能通過積極的態(tài)度,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揮,并根據當前教學中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在高職音樂的教學中,運用行為導向法,其通常是構建在活動導向上,這不僅能夠使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得到明顯提升,而且還能對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培養(yǎng),并促使學生構建完善化的能力體系。因此,高職音樂的具體教學中運用行為導向法有著重要作用,并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性工作,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并根據教師給出的指導,促進學生的音樂能力提高。
二、基于行為導向的高職音樂教學策略
(一)基于行為導向的音樂模擬教學
高職音樂的教學中,其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學生充分掌握相關音樂基礎知識,并強化學生的音樂演奏力,并對學生的審美意識進行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自身的音樂鑒賞力得到有效提高。而通過模擬教學則能實現該目的,并在具體教學中實現顯著的教學效果[1]。例如,聲樂的教學中,教師需做出示范,由學生進行模擬,以促使學生充分掌握聲樂知識的學習要點,并獲得顯著的教學效果。又或者,鋼琴教學中,音樂教師先做出示范,引導學生對其彈奏要點進行掌握,將相應的彈奏方法講解給學生,并讓學生實施模擬練習,從而使學生充分掌握鋼琴的彈奏要點,并獲得顯著教學效果。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中,通過模擬教學法,不僅能夠使高職生的審美意識得到顯著提高,而且還能使學生充分掌握相關學習要點,并對學生自身的音樂感知力進行培養(yǎng),從而使音樂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高。另外,通過音樂教學,還能實現學生心靈的凈化以及情操陶冶,從而使學生深刻感受到學習音樂知識的樂趣。同時,高職音樂的教學中運用模擬教學,先有音樂教師進行分析與介紹,演唱與演奏,不僅能夠使高職生充分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能使學生學會相應的演奏技能,并提供給學生相應的藝術享受,以促使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得到有效增強,并深化學生對相關教學內容的記憶,通過對音樂感悟,與音樂作品的作者形成情感共鳴,最終使高職音樂的課堂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高。
(二)基于行為導向的音樂表演教學
通常而言,表演屬于音樂教學實踐性的重要載體,對于實踐性而言,其不僅是高職院校開展音樂教學的重要基礎性原則,而且還屬于行為導向法開展的基礎性原則。因此,高職音樂的實踐教學中,需充分關注理論知識的講解,并注重對學生實踐力的培養(yǎng),以促使學生靈活的應用相關音樂知識,并確保理論和實踐之間的有效結合,從而使學生將學習與掌握的相關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并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實施合理解決[2]。而表演作為高層次性的模擬,通常需教師進行精心設計與指導,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表演活動。而對于音樂教學而言,其對實踐性有著較高要求,主要是因為教學內容和實踐之間有著密切聯系。因此,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時,最重要的就是表演,以表演的形式,對教學與學習的成果進行反饋,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音樂表演。
(三)基于行為導向的案例教學
高職音樂的教學中,通過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活動,音樂教師需注重先進案例的合理選擇。通過相關的案例開展音樂教學,不僅能充分展現出教學重難點,而且還能使學生充分掌握相關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從而有效掌握相關音樂技巧?;诖?,音樂教師可從有著較大影響力的演奏家或者樂隊當中挑選出有特色、代表性的音樂當做實踐案例,開展教學活動的組織,并強化學生對音樂類型、表演、樂器的認識[3]。同時,高職音樂的教學中,教師還需注重與不同學科相結合,如美術學科、教育學科、科學等進行有效結合,這些內容通常會在無形當中,促進音樂課的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四)基于行為導向的角色扮演教學
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中運用行為導向法,教師可通過角色扮演開展教學,該方法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而且還能使學生充分學習到音樂中的情節(jié)、人物、感情。通過角色扮演法,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掌握相關音樂作品中呈現的情節(jié)特征、人物形象、感情等,而且還能增強學生自身的團隊合作力,從而使學生具備的人際交往力得到顯著提高。例如,音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沙家浜》的選段實施表演,學生根據其聲音特點、個性特點等,對不同的人物角色實施扮演,從而使學生實現高效化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中,通過行為導向法的運用,不僅需關注教學內容與實際相結合,而且還需將學生作為中心進行音樂活動的開展,并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促使音樂教學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的同時,促進學生自身音樂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梁恩惠.高職音樂教學中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北方音樂,2020(07):175-176.
[2]王暉楠.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音樂教育教學中的實施[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9,18(03):192-193.
[3]周婧.行為導向法在高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模式研究[J].山西青年,2018(19):90-91.
作者簡介:姓名:曹小佳,出生年月:1983.09,性別:女,籍貫:湖南,民族:漢族
學歷:本科,職稱職務:講師 教師,研究方向:高職音樂教育?音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