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莉 陳志華
內(nèi)容摘要:人是共生的生物。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智慧。由此,我們提出“共慧”的辦學理念,為實現(xiàn)立德樹人根本目標,引領教育中的人和環(huán)境共同成長,全面發(fā)展,走向至善。最好的教育是熏陶。閱讀要靠閱讀熏陶。我們想方設法讓“閱讀”成為校園的空氣,讓校園里的每一個人都活在“閱讀”里。
關鍵詞:閱讀 共生 共長 共慧
人是共生的生物。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智慧。由此,我們提出“共慧”的辦學理念,為實現(xiàn)立德樹人根本目標,引領教育中的人和環(huán)境共同成長,全面發(fā)展,走向至善?!肮不邸崩砟钕碌膶W校閱讀工作是這樣一種樣態(tài):
一.在閱讀中共生
最好的教育是熏陶。閱讀要靠閱讀熏陶。我們想方設法讓“閱讀”成為校園的空氣,讓校園里的每一個人都活在“閱讀”里。
1.有空間。
目之所及皆閱讀。這是校門前的迎客畫,進門是我們“童頻道”,而我們的“共慧秀場”更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一場一場閱讀的秀,我們的開放式圖書館,偌大的空間偌大的舞臺,在書籍的芬芳里體會閱讀和演繹的愉悅。走進連廊,一首首千古佳作如瀑布懸飄,二層空間則是關于閱讀的名言警句。教室內(nèi)外皆有閱讀的痕跡——圖書角、墻報……,就是在學校舉行的集體活動中,閱讀也占據(jù)重要一席:集體晨會談、校園活動展……可以說,舉目皆閱讀。師生就生活在閱讀里。
2.有時間。
時間是閱讀的保障。我們在保證不增加學生在校的時間前提下,梳理了學生的時間狀況,把可用的時間拿來開展閱讀。一是絕對保障,這是指每周一節(jié)課的閱讀,嚴格過程控制,落實檢查到位;二是相對統(tǒng)整零散時間,比如每天上課前學生到學校進班級的時間不統(tǒng)一,最早的最遲的相差三十分鐘左右,我們規(guī)定這段時間屬于學生的閱讀時間,由學生自由閱讀。這段時間校長每班必到進行評價。三是午餐完畢,根據(jù)情況安排學生閱讀至少半個小時,有的更長一些。四是減少筆頭作業(yè)量,拿出時間來完成“閱讀任務”。我們的雙休日和假期這方面尤為重視。就是這樣見縫插針、有意傾斜、重點關注,我們的孩子每天都有時間來閱讀,每周都有時間來閱讀。
3.有要求。
閱讀要求讀什么和怎樣讀。我們首先保證指定的書籍閱讀得到落實,其次我們大力鼓勵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書,讀整本書。讀指定閱讀圖書,是除課文之外需要控制的閱讀,這是把課內(nèi)閱讀方法用起來的規(guī)定性實踐動作。所以,我們強調(diào)讀懂讀深讀透。反復讀反復領悟成為指定閱讀的常態(tài),藉此培養(yǎng)學生形成閱讀與思考的習慣。我們在班級圖書角投放各種圖書由學生自由選擇,開展圖書漂流吸引學生參與到各種小主題閱讀中來。
我們仔細研讀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針對過往閱讀工作的短板,提出“閱讀的表現(xiàn)性目標管理”設想,簡而言之就是“凡閱讀都有形”。這是把內(nèi)隱性的閱讀外顯化,讓閱讀和閱讀效果可以觸摸。這就大大增強了閱讀檢查的便捷性,讓閱讀工作的效果更明顯。
有空間則自由,有時間則自足,有要求則自益。在這樣的校園里,閱讀就像空氣,就像花香,就像雨露,共生于此,怎能不愛上閱讀?
二.在閱讀中共長
為了詩意的生活,我們必須閱讀,借閱讀更好地成長。因為凡閱讀都有形,所以,閱讀的成長可以作出詮釋的——
1.閱讀成長聽得見
每天晨曦中,每天暮靄里,靠近校門的小小舞臺“童頻道”準時開播,家長注目、同學駐足:國家大事、故事分享、心靈感悟……來自于閱讀,必然有底氣,聽,那聲音響亮、流暢,那表達清新、典雅。一方小小舞臺,把閱讀能手的個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共慧秀場”在于一個“共秀”,這是群體性展示閱讀形態(tài)的“學生大舞臺”,班級、年級、家長、老師、友校、社區(qū)……都曾經(jīng)在而繼續(xù)在這里,把閱讀的故事傳播。
“到圖書館誦讀吧!”我們給一二年級的孩子提供超越教室的空間,讓他們逐步適應表現(xiàn)性閱讀。
“讓別人聽不一樣的”已經(jīng)成為全體參與者的共識。所以要去聽別人的,更要廣泛閱讀,不斷新增收獲,于是讓閱讀有聲,就聽見了閱讀成長的拔節(jié),樂莫大焉!
2.閱讀成長看得到
讀書摘錄是常用的閱讀反饋方式,但比較低端。我們更多地推廣閱讀卡片制作、作品思維導圖構(gòu)畫、專項讀書筆記、閱讀交流會議等等可見的閱讀反饋方式。每學期一周的雙語誦讀節(jié),開幕了。孩子們多開心??!這是六年級的現(xiàn)場,相得益彰的中英文誦讀音韻和諧,沁人心脾,為秋天的校園平添勃勃生機。本次誦讀內(nèi)容為六年級語文課本上文質(zhì)兼美、韻律齊整的課文《花之歌》,英語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查閱資料,正確翻譯,指導誦讀,在孩子們熟練掌握的基礎上與語文老師合作,演繹雙語誦讀的獨特魅力。舞臺上,孩子們盛裝亮相,用最美的童聲捎來雙語誦讀的馥郁芬芳,時而慷慨激昂,時而低沉婉轉(zhuǎn),動情的誦讀、深情的演繹,宛如自己也成了盛放的花兒,在陽光下吟唱。詩味醇永,音律悠遠,讓人沉醉其中,久久回味。閱讀與隊列、閱讀與音樂、閱讀與身心融為一體,成為一頓視覺盛宴!一次次的登臺展示,一場場閱讀的盛會,為孩子搭起成長的一級級臺階。
我們在教學樓前設置了學生的“作品秀場”。近年來,我們要求各學科的老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同時,更要注意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讓閱讀留痕。于是各式各樣的閱讀卡片、思維導圖、專項筆記從孩子們的手中誕生了。怎樣進行分享呢?于是,我們重新啟用這些架子,拉上紅繩,夾子夾上。這些閱讀成果在風中搖曳,吸引孩子們課間駐足觀賞,常態(tài)化的展示分享,讓更多的孩子收獲自豪,進而又化作閱讀的強勁動力。
3.閱讀成長寫得好
閱讀是吸收,吸收可以促進表達。我們通過系列活動把孩子的閱讀化為表達。這里介紹眾多活動的一項——第四屆“七彩春日”讀書節(jié)活動。
我們布置了一個場景,就是將孩子已經(jīng)不玩的玩具系掛于校園樹木上,形成“童話林”,然后開展閱讀活動?;顒臃秩齻€篇章,第一篇章《童詩創(chuàng)作心飛揚》:低年級童話詩創(chuàng)作大賽正式開賽。同學們以學校共慧“童話林”中的小玩偶為創(chuàng)作題材,推開神奇的想象之門,和著春天的韻律,邁向充滿詩意的遠方。第二篇章《創(chuàng)編童話故事,共慧美好童年》,孩子們創(chuàng)編的童話故事是現(xiàn)實生活和多元想象的完美碰撞,《掉進書里的小金豬》《蝸牛認親》《加菲貓破案記》《小老鼠大冒險》《變美的誘惑》等故事題目自帶磁力,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讓人沉浸在想象的王國里:芭芭拉在小人國的領土上施展魔力;小動物們在森林里舉行家庭聚會;公主和王子在海棠樹下奇遇;小木馬在浩渺的宇宙上空馳騁……。第三篇章是《一起探尋鳥兒的秘密》:春天的鳥啊,愛在綠色的林子里歌唱。你的歌聲,有著春天的韻律。你的歌啊,是贊美太陽的溫暖。你的歌啊,給大地新生的希冀。春天的鳥啊,只有你,才能唱出春天的歌。
類似的活動讓閱讀與寫作緊密結(jié)合,無論是稚嫩的字跡,是淳樸的詞句,還是稚拙的圖畫無一不是閱讀成長的刻痕。
4.閱讀成長講得出
用閱讀做支撐的口頭表達一定有數(shù)量更有質(zhì)量,有邊界更有內(nèi)涵。我們各個學科都重視學生課堂發(fā)言,不僅僅是次數(shù),更是表達的準確度、靈活度、包容性。學校對于教師的閱讀更是重視,每周一次的“共慧故事接著講”給教師提供了閱讀展示的舞臺,更提出了挑戰(zhàn)。不閱讀,如何講?不深刻閱讀,如何講得個性而有深度?
每當教師參加技能比賽,我們都要求教師前置閱讀有關專業(yè)書籍,用閱讀打底為比賽增色。經(jīng)歷專業(yè)的閱讀,老師們比賽起來就有底氣,賽效明顯。上半年舉行的班主任素養(yǎng)大賽,我們所有的選手都獲得了好成績,兩人獲得一等獎參加南通比賽,一人進入特級教師工作室。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我們就讓《字里行間》這本讀物在四、五、六年級進行漂流閱讀,了解漢字的前世今生。讀完后,要求孩子們選擇其中一兩個漢字,做成字卡。這一天,他們齊聚書人廣場,向一、二、三年級的小不點們講解漢字的起源、字義,奉上了漢字演變的盛宴,訴說著漢字的博大精深。
閱讀的成長就這樣被傳達,傳遞的是書本的氣息,是閱讀的欣悅!
5.閱讀成長畫得美
自然之美之于閱讀是相得益彰的美好境界。讓文字之美和景物之美浸潤孩子的心靈,把閱讀成長畫出來,畫得美美的吧!看,我們的孩子用樹葉這秋天的精靈調(diào)和豐富的想象,于是秋之韻融化成整齊的詩行,將秋之美演繹為獨特的樹葉貼畫。
孩子們以動物、人物、山水等為主題,選擇收集大小不同、形狀各異、色彩繽紛的樹葉,制成一幅幅精美的作品,童趣盎然,創(chuàng)意無限,且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動物貼畫最有趣,可愛的小金魚在盡情嬉戲;勤勞的啄木鳥在忙著捉蟲,美麗的小蝴蝶在翩翩起舞……人物貼畫最靈動,身著長裙的小姑娘體態(tài)婀娜;頭戴斗笠的農(nóng)民伯伯低頭勞作;腳踩風火輪的小哪吒神氣活現(xiàn)……山水貼畫意境美,白云悠悠天上飄,綠水青青山間流。一幅幅充滿孩子奇思妙想的貼畫勾起了孩子濃郁的詩情,一首首小詩在孩子們筆下流淌,對秋葉的喜歡在字里行間悅動。
自然之美何止于樹葉,只要有空間和時間,閱讀就變得美麗,成長自然美好。
自然之美之于閱讀是相得益彰的美好境界。讓文字之美和景物之美浸潤孩子的心靈,把閱讀成長畫出來,畫得美美的吧!看,我們的孩子用樹葉這秋天的精靈調(diào)和豐富的想象,于是秋之韻融化成整齊的詩行,將秋之美演繹為獨特的樹葉貼畫。
6.閱讀成長有評價
這學期的開學典禮上,我們給每個孩子準備了一份見面禮——人手一本“成長護照”,即自己手繪封面,扉頁上寫下四句話“學生公約”,接下來,就是清單式記錄自己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喜人進步,取得的成績。其中,必須體現(xiàn)“閱讀打卡”。期末評選三好學生,打破每班評選20%的平均主義做法,采用基本要求+綜評,即學科監(jiān)測成績均達到“A”的(我們分為五級:A+、A、B+、B、C),學校結(jié)合“成長護照”進行綜合評定,合格的都可以評為“三好學生”。通過轉(zhuǎn)變評價方式,推動孩子愛上閱讀、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個性。
閱讀的成長,還有很多的表達方式,還有很多的感知方式,尤其是網(wǎng)絡為我們拓展了更寬闊的空間。凡閱讀都有形,讓閱讀成長通過直觀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不是一種炫耀,而是讓閱讀者能夠享受閱讀的成長,分享閱讀的收獲,不斷拾取閱讀果實,最終堆積為閱讀素養(yǎng)高塔!
三.在閱讀中共慧
有形的閱讀打開了學校閱讀工作的局面,形成良好的閱讀生態(tài),閱讀的人在成長,這所年輕的學校也漸漸散發(fā)出芬芳——
1.師生共慧
閱讀讓師生積淀漸深,語文素養(yǎng)外顯,在各種閱讀競賽活動摘金奪銀:【補證書、文件】
近年來,《實小娃為你讀詩》成為市內(nèi)外叫得響的品牌。閱讀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寫下即是永恒。伴隨著全省第一家“青少年作家協(xié)會”——如皋市青少年作家協(xié)會的成立,開放式圖書館成為協(xié)會的活動基地。熱愛寫作的青少年朋友又多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學校鼓勵每一位學生用小小的筆端實現(xiàn)寫作的夢想,留下閱讀的美好印記。每年春季,學校詩歌節(jié)詩韻芬芳,促學生靈性生長。童詩集《會飛的棉花糖》由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楊胡睿小朋友在萬名選手中脫穎而出,榮膺“全國十佳當代小詩人”。每年,學生在《七彩語文》《江海晚報》等報刊雜志發(fā)表作文三百多篇。班級作品集《風云六(5)班》《變變的歷險游戲》正式出版。
我們的老師也毫不遜色,連續(xù)三年教師發(fā)表作品(……)
有閱讀打底,學生的各科學習能力提升,表現(xiàn)在學習質(zhì)量監(jiān)測方面,(甲類學校、甲類課目……)
2.親子共慧
在引導學生潛心閱讀的同時,我們也關注著家長素養(yǎng)的提升,只有轉(zhuǎn)變他們的育子觀念,讓他們支持閱讀,并努力營造家庭閱讀氛圍,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閱讀。因此,我們分頭召開六個年級的家長會,用四句話“家長公約”撥動學生心弦,再同期配合閱讀南通市教育局給全市每位家長的獻禮《人生第一課》,鼓勵家長們運用書中學到的策略,自我調(diào)整,追尋家庭教育的科學與藝術。一個月后,我們向家長征集了“改變從點滴開始”的家教故事,選擇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了現(xiàn)場剖析。智慧在這里碰撞,熱情在這里激蕩,親子閱讀以更美好的模樣開展著。
我們把閱讀延伸到家庭,引導家長參與到這項工作中??紤]到家長的時間有限和指導技法,我們不硬性規(guī)定家長任務,而是通過欣賞和評價方式,讓孩子讀故事給家長聽、讓孩子演故事給家長看,給家長簡單的評價標準給孩子閱讀評價。這是一份學生在家庭的閱讀實踐任務:
每年我校舉辦如皋市、南通市的閱讀現(xiàn)場會,學校舉辦“讀書節(jié)”,我們都安排家庭展示“親子閱讀”,邀請數(shù)十個非教師家庭參與到我們的現(xiàn)場讀書沙龍,展現(xiàn)親子閱讀的魅力。
接下來,我們將對家長開展閱讀工作的指導,通過每年評選“美好閱讀家庭”提升家庭閱讀的品質(zhì)。
3.區(qū)域共慧
我們還將探索區(qū)域共慧的閱讀之路。設想學校和社區(qū)、友校之間構(gòu)建區(qū)域閱讀共同體,讓學校成為社區(qū)閱讀工作的有機組織,學校為社區(qū)提供比較專業(yè)的閱讀輔助工作,社區(qū)開放閱讀資源接納學生閱讀。友校之間互通有無、共商閱讀工作大計。這樣,家庭、學校、社區(qū)統(tǒng)整到閱讀中,讓閱讀的陽光照亮生活的天空。
王安石說“南山新長鳳凰雛…長成須讀五車書”。學校在閱讀生活中扮演關鍵人角色,繼續(xù)深化共慧理念,讓閱讀為每個孩子的人生打底,讓每個人在閱讀中共同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如皋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