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倩
摘 要?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是對師生雙方的要求,而數學作為主要的高考學科,師生們在課堂上的互動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探討了怎樣在高中數學課堂上評價學生的各種表現,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學;評價;鼓勵
中圖分類號:G628,G623.31,C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31-0133-01
隨著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數學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對高中生而言,數學教學是一種以培養(yǎng)學生聽、寫、練等綜合能力和提高學生數學綜合素養(yǎng)為目標的開放式教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成績好壞以及人格與個人情感的完整性。它是以在教學過程中建構具有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探討、思考、實踐為基本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活動的總體。在數學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合乎時宜的評價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成績。
一、課堂上合理的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1.鼓勵性原則。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應該以鼓勵、獎賞為主,批評、懲罰為輔。高中生大多還處于未成年階段,心智發(fā)展不完全成熟,教師對他們課堂上表現好的地方多加鼓勵,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有了信心,就有興趣,不畏難、敢探索,學好數學也就成功了一半。
2.具體性原則。具體的肯定學生的某一方面,顯得更有誠意。比如,讓學生復習函數的定義。由于課本上關于函數的定義內容很長,學生剛接觸時一般不能做到對答如流,但是大多數學生能回答出大概意思,這時就要教師及時肯定他們答對的地方,對沒答對或答不出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說明,這樣既鞏固了所學內容,又能讓學生清楚自己的薄弱點,無論是在增強學生學習這塊知識點的信心方面,還是對教師的教學方面,都有好處。
3.適度性原則。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要適度、準確又合理,不能太夸張。比如,還是上面的問題,讓學生復習函數概念時,如果學生回答的不完全正確,教師可以幫助歸納學生答對的要點,并補充未答出的要點,有答錯的地方,也應該一一指出。而不是武斷批評“答錯了”——學生根本就不知道錯在哪,或是籠統(tǒng)的說聲“很正確”——導致學生對自己忽略掉的細節(jié)要點也毫無覺察。
二、在課堂上合理評價學生
(一)多給予鼓勵、肯定性的評價
學生的課堂表現除了回答問題,還有如紀律、學習狀態(tài)、配合度等方面,教師應捕捉閃光點,及時表揚學生做得好的地方。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可激烈他們多動腦筋,多探索;而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可從學習態(tài)度、課堂紀律、參與度等方面給予評價。
只有當學生體會到答對了、成功了的喜悅和被教師重視的感覺,才會激起無限的探索、追求的力量。教師的激勵性評價讓學生得到正面肯定,其內在價值得到外界的承認,自尊心和自信心會更強,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更高,學習效率自然就能得到提高。
(二)若要評價,則注意多用貼切且具體的評價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但是隨意戴“高帽子”,效果還是不佳。比如課堂上不管學生回答準確與否,通通評價“好”“很好”等,顯得很蒼白,沒有說服力。這就要求教師充分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知道他們過去的學習狀況和現今所處的位置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評價。具體說法如:“上次你對這個知識點記的不熟,這次能很快答上來,說明你在課下下了很大功夫!”“你的分析很透徹,本題的文字信息用數學語言表示出來就是你說的這樣?!薄斑@樣回答不夠準確,因為……”等等。教師的評價要讓學生感受到中肯和真誠,要實事求是,這樣才能營造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三)可以適當批評,但不體罰學生
青春期的孩子犯錯誤是難免的,作為教師要適度批評,不能一遇到問題馬上打、罵他們,而應該先弄清楚緣由,視情況而定。在課堂上如果出現個別學生不守紀律,教師在批評的同時還應注意不能影響到其他同學,最好在課堂外進行批評教育。尤其數學知識講起來非??菰?,學生容易走神開小差,這就要求數學教師更加要耐心細心,用愛對待一切。比如有的教師由于心急,喜歡說:“這都做不出來你給我站到后面去!”有的甚至讓學生站到教室外面,這些都是不可取的過激行為。
三、結束語
總之,說話是門藝術,課堂評價更是門學問。作為教師任重道遠,要相互學習的地方也還很多,教師們要沉下身靜下心,不斷積累,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努力提升個人魅力,教學相長,讓師生都樂在其中。
參考文獻:
[1]林和江.高中數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