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蓉
【摘要】隨著21世紀全球化與信息化的飛速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也在迅速發(fā)展,從而出現與德育發(fā)展不平衡等現象,現如今,在我國高中德育教育過程中,一直存在諸多的問題。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國高中班主任德育失效的原因,以及提出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實效性的有效措施,進而提升高中班主任對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班級管理
目前,在我國素質教育已經被廣泛的開展,同時社會的主要需求也是必須具備高素質的人才,所以在社會上,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已經成為被關注的熱點問題。對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高中班主任要認清并重視,在開展其工作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的有效運用,敢于探索,對空洞的說教進行減少,并對教育工作的魅力進行不斷增強,讓學生在無意中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質,為未來社會需要人才時,奠定深厚的基礎。
一、班主任管理中德育教育的現狀分析
1.1學生思維的迅速發(fā)展與德育發(fā)展不協(xié)調
隨著21世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飛速發(fā)展,各種思潮傳播的速度非常之快,并且每一個人都能接觸到各種思潮,同時也包括高中生在內。此外,作為一個“00后”的學生,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他們的前輩要高很多。在多元價值觀的觸動下,這些高中生對一些“認同”的新觀念以及新看法很容易接受。與此相反,現如今,我國的高中德育仍處于傳統(tǒng)德育階段,例如將講學、言語教育、宣傳教育作為主體教育,這與高中生的思想發(fā)展迅速不協(xié)調。
1.2學校教育管理不同步德育工作效果
從理論方面出發(fā),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的前提和基礎是德育與學校管理共同進步。然而,實際上有的高中班主任弄混了學校管理與德育之間的關系,所以經常關注管理,而忽視德育工作。這些班主任只看到管理的直接效果和德育的緩慢效果的表面,潛移默化的弱化了管理的前提和標準是德育的主要事實。在這種誤解下,部分高中必然會將德育教育拋之腦后,導致德育教育的實效性有所下降。
1.3教育者在認識德育工作方面具有很大誤差
在高中學習是頭等大事,上到校級領導,下到學生自身都將學習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鑒于學習的光環(huán),部分班主任都將德育教育看成“虛擬的、無形的、虛無縹緲的”,甚至還認為高中生寶貴的學習時間會被耽誤。有的班主任還將德育教育時間進行縮減,甚至對一些專門的德育教育專題班會不再進行開展。這種輕視德育教育的教學態(tài)度和思維,是導致當前班主任德育教育實效性亟待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提高德育實效性的有效措施
2.1與時俱進,更新德育內容
德育的內容是否能夠符合學生的要求,是德育工作是否能取得實效性的關鍵所在。德育內容不但要符合教學綱要,同時還要與時俱進,并且符合學生對德育發(fā)展的要求。實際上,學校德育通常更加重視的是對教育目的以及目標的完成,從而對于學生發(fā)展需要的關注開始忽略,在對教學大綱進行滿足的同時,還要對學生的道德發(fā)展需要、年齡等情況進行充分考慮,以便保障全面實施德育教育。所以學校應依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德育的內容,與此同時,還要敢于超越。
2.2班主任要起到表率作用,防止空洞說教
在整個班級中,班主任具有主導作用,所以無論在哪個方面都要以身作則。學生會受到班主任言語行為的影響。作為高中班主任,想要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進行提高,首先要將自身的素質提升,并起到表率作用,言語行為是主要的基礎。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樹立個人威信。部分班主任依仗學生怕自己樹立自身的威信,部分班主任依仗學生尊敬自己樹立自身的威信。學生通常怕老師,主要是不服氣班主任的教育觀念,學生通常尊敬老師,主要是愛屋及烏,這樣會適得其反,對于班主任的觀點及做法,學生會很容易進行模仿。因此,作為高中班主任,必須要將個人自身的魅力進行提升,并積極表率,潛移默化的將德育引導給學生,促使學生自然而然的接受德育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2.3對德育教育觀念進行轉變
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僅僅是簡單的理念教育,嚴重缺乏實踐性。在德育教育中,如果理論不能結合實踐,長期下去會讓引起學生懷疑的心里,并對學習德育產生一種困難的心里。導致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只有將理論進行有效結合實踐,才能將德育教育真正想要傳達的理念指導給學生,學生也會容易將其理念消化。因此,在德育工作中,高中班主任應盡可能營造條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德育實踐。例如,首先,班主任可以與公益組織,或者社區(qū)建立合作的關系;其次,班主任還可以和學生一起開展公益性活動。在舉辦公益性活動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在實踐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德育的興趣,同時,還能讓學生可以對當今社會的基本情況進行簡單的了解。
2.4對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要加強
學生在高中時期是最容易叛逆的時期,所以對于師生之間的關系,班主任要很好的進行維護,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對學生的心理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和掌握,將德育工作做好。因為學生是獨特的人,所以生生之間的差異性十分明顯,高主任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教學方式,還是德育方式都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此外,對于責任感的澆灌,班主任必須要重視,對學生的責任意識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自覺樹立較好的責任感,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在課余時間,高中班主任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比賽、觀看影片等活動,減少學生學習的壓力,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提升。
對培養(yǎng)高中學生樹立正確的多元價值觀,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高中班主任,有必要對德育工作進行不斷加強,以便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平時的教學中,班主任要不斷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不斷平衡德育與學生學習之間的管理等等,在班級中,促使學生可以積極的學習,推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最終提升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潘柯霞.基于德育要求的高中班主任管理創(chuàng)新思路[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04):30.
[2]陳迎銀.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實踐方略[J].情感讀本,2020(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