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艷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在提倡教育改革的當下,教師必須轉變教育理念,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增強寫作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和熱情。
寫作可以說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難攻克的難題,教師花費許多心思,還不能讓學生真正愛上寫作,學生課堂參與度低,導致寫作教學效率低下。其實,只有寫作教學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貪玩的性格特點,他們才會主動配合教師并認真學習。那么,如何讓作文教學充滿趣味性,讓學生不再抗拒寫作而是愛上寫作呢,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一、回歸生活,讓寫作素材趣味化
寫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用心感受和體會生活,就能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引導他們留心生活中常常忽略的細節(jié),捕捉動人瞬間,觀察人或物的不同狀態(tài)等,再幫助學生將生活中觀察到的素材轉化為文字,讓學生的作文具有獨創(chuàng)性。
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一種自然現(xiàn)象”的作文時,教師可以下雨天為例,讓學生思考雨滴落在了什么地方、小動物在忙什么、人又是什么反應……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中的常見物象,留意顏色、大小、形狀、味道、神情等,讓他們明白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
在傳統(tǒng)的小學寫作課堂上,教師往往以教材為主進行寫作教學,與生活脫節(jié),導致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不高。如今,新課改倡導小學寫作教學應貼近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挖掘?qū)懽魉夭?,讓教學生活化,充滿趣味性,使課堂氛圍輕松愉悅,更利于學生接受。
二、結合情境,讓寫作內(nèi)容趣味化
如何運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小學寫作教學的難點。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特定的寫作情境,這樣可以增強作文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能結合自身感受打開寫作思路,從而點燃寫作的火苗。
例如,指導寫作“當老師不在的時候”,上課鈴響之后,教師可以故意遲遲不進入班級,學生會趁著教師不在無人看管,吵吵鬧鬧、東張西望,或者隨地亂走,肆無忌憚地說笑,甚至看課外書,這時教師再突然走進教室,學生頓時鴉雀無聲、正襟危坐,教師再公布今天的寫作任務,學生有了剛才的體驗,只要照實寫下來就可以順利完成寫作任務。
在以往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往往求穩(wěn),習慣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思維活躍的小學生非常不喜歡這種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自然抗拒寫作,沒有寫作的興趣和熱情。教師可創(chuàng)設特殊寫作情境,讓學生覺得新鮮有趣,愿意去寫作。同時,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圖文轉化能力,讓他們根據(jù)圖片進行發(fā)散思考,打開寫作思路,拓展思維,將圖片內(nèi)容轉化為文字??梢?,創(chuàng)設情境,使寫作內(nèi)容趣味化還是很有必要的。
三、動靜結合,讓寫作方式趣味化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讓他們一直正襟危坐地聽講很不現(xiàn)實,也不利于構建高效率、高質(zhì)量的寫作課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勞逸結合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做一些與寫作內(nèi)容相關的游戲,如此,既能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又能使寫作方式趣味化。動靜結合,讓游戲走進小學寫作課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接受度,也利于教師的寫作教學,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
例如,指導寫作“小動物過冬”時,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學生扮演自己感興趣的小動物,并佩戴相應的頭飾作為標志,根據(jù)教師的指令表現(xiàn)動物的生活習性,比如燕子要揮動翅膀,小貓要舔爪子,青蛙要跳著走,完成表演后,讓學生根據(jù)自身體會和觀察所得,發(fā)揮想象力,寫出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在游戲中寫作更符合小學生的個性特征,教師與學生一起做游戲,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培養(yǎng)他們的表達能力,是非常高效的教學方法。動靜結合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放松,從而激發(fā)其寫作熱情,讓他們愿意參與,愿意寫作,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使教學過程輕松愉快,充滿趣味。
相較于用固定模式教學的傳統(tǒng)課堂,尊重學生的想法,拓展學生的眼界,放飛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寫作技巧、鍛煉寫作能力才是課堂該有的樣子。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回歸生活,從生活中積累素材;還要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最后要動靜結合,采用勞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寫作內(nèi)容、寫作素材、寫作方式趣味化。讓學生放飛心靈,因為興趣而愛上寫作,點燃他們的寫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