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薇
摘要:為更加客觀準確地把握我國中小學安全教育的熱點與研究趨勢,為中小學安全教育提供技術支持,文章采用BICOMB和spss 22軟件,對從CNKI期刊數據中查詢到的有關中小學安全教育研究的242篇有效文獻進行了研究熱點的可視化分析并繪制知識圖譜。研究結果發(fā)現,中小學安全教育研究形成了四個熱點領域: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研究、中小學校園安全與網絡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生命安全與體育教學。
關鍵詞:中小學;安全教育;熱點分布;發(fā)展趨勢
一、引言
中小學生人身安全作為保障中小學生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要前提,對中小學生、學校、家長乃至全社會都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中小學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小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救護能力,關系到廣大中小學生人身安全的切實保障,是中小學校安全管理和學校安全風險預防體系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但迄今為止國內鮮有對中小學安全教育有關文獻進行系統(tǒng)梳理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期望借助可視化圖譜展現中小學安全教育的研究現狀,直觀展現我國中小學安全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與未來發(fā)展方向,為我國校園安全提供參考范式,以期助力我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更好更快發(fā)展。
二、研究方法
(一)資料來源
利用中國知網平臺,以“中小學安全教育”為標準化檢索主題,檢索時間設置為不限,共查閱到257篇相關文獻。刪除發(fā)表的信息以及年鑒、紀要等無效文獻后,共計獲得有效文獻數量為242篇。對242篇相關文獻進行統(tǒng)一系統(tǒng)編碼,進一步規(guī)范關鍵詞。
(二)研究方法與使用工具
使用Bibliographic Items Co-occurrence Matrix Builder(簡稱BICOMB書目共現分析系統(tǒng)),對中國知網獲得的有效文獻進行讀取與共詞分析,導出數據后,使用spss22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三)研究流程
首先,確定本次中小學安全教育研究的高頻關鍵詞個數。其次,利用BICOMB書目共現分析系統(tǒng)繪制以中小學安全教育為高頻關鍵詞的詞頻矩陣。再次,對已獲得的以中小學安全教育為高頻關鍵詞的詞頻矩陣進行數據聚類分析。聚類方法選擇樣本聚類,使用spss 22將聚類結果繪制并導出樹型統(tǒng)計圖以便查閱。最后,運用樣本聚類結果,選擇多維尺度分析,導出圖譜,使用繪畫工具將關鍵詞按照樹狀圖聚類結果繪制出種類一、種類二、種類三及種類四。
三、結果判讀
(一)中小學安全教育高頻關鍵詞
在共獲得的242篇有效文獻中提取每篇文獻的關鍵詞,獲得關鍵詞頻次總數量為1094個,頻次閾值的確定方法使用心理測量采用前27%位法確定前22位,并對前22位高頻次閾值的結果進行排序,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得出,本次研究的22個高頻關鍵詞出現累計頻次合計為425次,占文獻提取所有關鍵詞頻次1094次的38.84%。我國中小學安全教育研究排名前10的熱點詞匯(除去中小學安全教育、中小學、安全教育):校園安全(17)、幼兒園(16)、公共安全教育(16)、學校安全教育(15)、學校安全管理(8)、生命安全教育(8)、消防安全(7)、安全教育日(6)、網絡安全(6)、國家安全教育(5)。
(二)高頻詞關鍵詞的Ochiai系數相異矩陣及分析
使用BICOMB軟件對22個高頻關鍵詞進行共詞分析生產共詞矩陣,將共詞矩陣數據導入spss 22軟件,運用Ochiai系數,將其轉化為29×29的共詞相似矩陣。然后,使用計算公式“1-相似矩陣”獲得相異矩陣,用于相異矩陣多維尺度分析。中小學安全教育相異系數的矩陣結果見表2。
相似矩陣中從0到1的數值,代表了兩個關鍵詞間距離由遠及近,相似度由低到高。表2中,各個關鍵詞距離中小學由近及遠的順序依次是:安全教育(0.403)、公共安全教育(0.294)、幼兒園(0.245)、學校安全(0.238)、教育部(0.226)……這表明在已發(fā)表的文獻中,除“中小學安全教育”成果最多外,將“教育部”與“中小學”“幼兒園”“校園安全”等聯(lián)合在一起研究的理論研究數量遠遠多于其他3個關鍵詞。
(三)生成高頻關鍵詞聚類圖
利用spss 22軟件對表2的中小學安全教育高頻關鍵詞相似矩陣進行聚類分析,相似性指標的數值大小直接反映兩成員間的相似程度,結果見圖1。
圖1中,數軸的縱軸數字代表著與之相對應的高頻關鍵詞,數軸的橫軸代表著高頻關鍵詞之間的距離遠近,數值越小表示相隔距離越近。若在極其短的距離中兩個高頻關鍵詞聚合在了一起,說明兩者的相近程度更高,兩關鍵詞之間的關系尤為密切,反之則意味著疏遠。從圖1可以準確、直觀地得出中小學安全教育高頻關鍵詞被分為四大類。
中小學安全教育還需引起學校、學者、管理者、學生以及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只有綜合提升學校管理者、教師、學生的安全知識,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帶給學生、社會的損失,才能確保教育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