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霞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快速深入推廣,我國的初中教育成為了教育的重要發(fā)展對象之一。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面對大量的數學題目,教師在做到高效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還應該盡最大可能培養(yǎng)學生們對數學題的糾錯能力。在以前的教學中,教師只是讓學生把正確答案抄下來或者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改正任務,但這嚴重阻礙了學生糾錯能力的提高。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學生的糾錯能力顯得愈發(fā)重要。本文將分析在數學教學中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糾錯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解題教學;糾錯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解題是將書本上的理論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的數學問題中的一種發(fā)展過程,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因為沒有掌握數學知識、細節(jié)粗心或者外界因素等各種原因導致解題錯誤。對于學生出現的這些錯誤的解題過程,教師一定要重視起來,因為學生的錯誤就代表了其在哪方面的學習還不夠成熟,然后對學生進行耐心指導,幫助學生糾錯、改正,借助這個過程增強學生的糾錯能力,加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一、結合教材進行教學
教師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糾錯能力以及糾錯方法的指導。同時,數學教學還需要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積極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進而培養(yǎng)其糾錯能力,達到降低錯誤率并高效完成數學題目的目的。數學教師可以從一些比較典型的題目入手。
比如,在一個等腰梯形ABCD中,AB與CD平行,BC與AD相等且等于5厘米,CD等于6厘米,AB為12厘米。一個點Q從C點開始沿著CD朝著D點移動,移動速度為1厘米每秒。P點從AB點開始沿著A朝著B點移動,速度是Q點的兩倍。假設兩點同時出發(fā),其中一個到達則停止移動,設實際的移動時間為t秒,當時APQD為平行四邊形。問:PQ是否平分BD?如果能,求出t的值;不能,說明理由。
這個時候,數學教師就可以帶著學生們根據題意開始畫出圖形,并將PQ的運動軌跡標注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邊說邊畫,有的學生就會說出與題意不符的語言,那么教師就要對該學生進行糾正,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后再一步一步進行講解,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并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二、通過教學情境加強學生的糾錯體驗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糾錯能力,可以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來加強學生的糾錯體驗,以此來幫助學生直視自己在解題時的缺點。實際上,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解題思路的關鍵時期。數學教師可以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來引導初中生對錯誤解題的親身感受。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糾錯過程中豐富自己的學習體驗,對數學知識進行進一步的認識,并能更快地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由于初中生在學習時會出現很多常見的問題,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理順數學相關知識,把數學知識進行整理和歸納,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比如,初中數學知識的重要內容“勾股定理”,一個公式看似很簡單,但是很多學生會在做與勾股定理相關的數學題時出現錯誤,針對這個情況,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自己的錯誤尋找原因,并培養(yǎng)學生的糾錯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設置教學情境,比如說,小亮家里的地面的瓷磚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六邊形,教師可以以此當作教學背景來涉及問題,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豐富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糾錯能力。
三、及時糾正,深化認識
學生在解題時出現錯誤的原因除了因為粗心馬虎,更多的還是因為不理解數學知識或者認識不深刻,不會應用相對應的數學公式或概念,想要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教師要有效指導學生的糾錯學習,讓學生了解到在做題時會經常出現什么類型的錯誤,自己又會犯什么樣的錯誤。同時,教師也要清楚自己在指導學生糾錯時的角色,教師只是指導者和領導者,要做到清楚判斷學生犯錯的類型并及時引導學生糾錯,幫助學生理解題目,清楚這道題要考的知識點是哪方面的,從而減少在做題時出錯的次數。
比如,在討論分數等于零的條件是什么時,教師要先讓學生進行自由交流和練習,但是教師卻發(fā)現班上的很多學生都沒有考慮到分數中分母不能為零的情況,這是教師就要及時進行引導,讓學生接著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思考一下分母能出現什么樣的情況,讓學生主動發(fā)現分母不能為零的事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及時引導,不能讓錯誤的想法在學生的腦海中根深蒂固,這樣以后會很難解決,提醒學生自己的錯誤,并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學生在解題時習慣性地考慮分母的情況。
四、及時整理錯題
為了提高成績,很多教師都會采用讓學生做大量的題的方式,而這種方式卻嚴重束縛了學生們的思維發(fā)展。為此,教師需要針對這個情況進行研究,使學生在做適量的題的情況下還能減少犯錯率,不僅這樣,教師還要將數學知識的重難點都重點標注出來,向學生們講這些知識點中很容易出錯的地方,從而讓學生有一個大概的輪廓。
比如,有一道題是這樣的:商場出售家電用品,原價1800元的電視售價為2400元,每天只有10臺出售。而在促銷活動期間,電視降價50元,則每天多賣5臺。為此,如果要保證商場每天的利潤至少為500元,應該降價多少?
在解這種類型的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解題中心放在“促銷”,如果學生會忽略一些條件的話,可以采用下面兩種方式。
(一)加強自我檢查
在培養(yǎng)學生糾錯能力的時候,應該落實實際。只有學生真正掌握了解題方法,教學才有效率。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解題時邊思考,邊檢查,在檢查的時候往往會發(fā)現不必要的錯誤存在,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糾錯意識。
(二)優(yōu)化批改模式
教師在批改學生的課后作業(yè)時,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把學生的作業(yè)當作是自己的作業(yè),發(fā)現作業(yè)中的問題時,要考慮學生的哪方面的知識還沒有掌握,并在錯題旁邊做上標記,在上課的時候針對學生所犯的錯誤在進行詳細的解答。這樣學生會更有效地糾正自己的錯誤,同時也會接受這種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結束語:
在學生解題的時候難免出現各種方面的錯誤,而對解題錯誤不加重視的話,學生的錯誤會越來越多。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培養(yǎng)糾錯意識和糾錯能力,改變學生對錯題的認識,進而提高解題質量。
參考文獻:
[1]冶新濤.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糾錯能力[J].試題與研究,2020(27):83.
[2]黃翠榮.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糾錯能力[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