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課改背景下,教學標準提升,教學理念更新,教學任務加重,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升,但很多教師,尤其是中職學校的任課教師還是低標準要求自己,繼續(xù)沿用舊有的教學理念與模式授課,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基于此,本文以中職語文課程為例,探究提升教師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師素養(yǎng);教學工作
教學是師生合作的結(jié)果,沒有學生的參與,教師講得再精彩也無濟于事,因為沒有幫助學生進步。沒有教師參與的課堂也不是一堂成功的課程。因為缺少教師的引導、監(jiān)督、組織與維護,學生不僅會失去學習的方向,浪費時間,還容易打擊學生學習自信心。由此可知只有師與生團結(jié)合作才有可能推動中職語文教學工作正常進度。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教師素養(yǎng)缺失問題普遍存在,如教師會體罰打罵學生,粗暴對待學生;行為粗俗,道德低下;知識儲備不足;教學水平有待提升等。這不僅影響了教師隊伍的整體形象,引發(fā)了社會熱議,并亟需改善。為此筆者站在專業(yè)的角度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能為教師同仁們提供借鑒:
一、寬容對待,耐心教學
中職學校的學生在學習方面基礎較差,問題較多,更容易犯錯誤、出問題,讓教師頭痛、火大。很多教師選擇體罰、打罵學生發(fā)泄自己的情緒,而不糾正學生的錯誤,殊不知這樣做既會影響師生關系,讓學生產(chǎn)生叛逆心理,還容易影響損害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為此筆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學建議:教師要學會寬容,嘗試理解學生的行為,尊重學生的自尊心,用愛心與耐心教學,讓學生心服口服,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
在課堂上,難免會遇到學生違反課堂紀律的現(xiàn)象。例如,有的學生開小差,或者傳紙條,或者講話等。此時,教師是應該繼續(xù)若無其事地上課,還是應該馬上批評教育學生呢?如果是前者,好像顯得教師很不負責任,放縱學生的行為;如果是后者,課堂被打斷,耽誤教學進度。筆者認為,此時教師應該冷靜,對學生寬容一些,適當?shù)靥嵝岩幌?,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讓他們繼續(xù)參與學習。下課以后,應該及時找到學生詢問剛剛的行為。首先問清原因,然后,教師要表明自己對學生違紀的批評態(tài)度,最后,給出適當?shù)慕ㄗh。這時因為隔了一段時間,教師早已經(jīng)消了氣,因此語氣溫和,態(tài)度誠懇,又不當眾批評學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更愿意接受批評和建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筆者在完成《沁園春·長沙》《致橡樹》《我愿意是急流》《再別康橋》等詩歌的教學后進行了一次聽寫,此次聽寫一共20個詞語。全班42個同學,全對的只有6人,大部分同學只能寫到16~17個詞語,有4個同學竟然只寫對了5~6詞。這個結(jié)果很出乎資料,怎么辦呢?此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付出更多的耐心了。筆者批改完這次的聽寫后,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利用早自習給學生講解一遍這20個詞,再讓學生認真地抄寫一遍,語文早自習時讀兩遍。一周之后再次聽寫,在第二次聽寫時,幾乎沒有再寫錯的了。之后的第二單元的聽寫學生們認真了很多,80%的同學都能達到90分左右。
二、一視同仁,愛護學生
即便是中職生,也有基礎好壞之分。此時教師要承認學生之間的存在的差距并遵守一視同仁原則,愛護每位學生,關心每位學生,不歧視任何學生。當然,教師還要做好學困生轉(zhuǎn)化工作,不讓一名學生掉隊。
在學習《故都的秋》這篇文章時,學生在閱讀作者對北國槐樹落蕊的描寫時有了不同的表現(xiàn):有的學生匆匆掠過,沒有情緒變動;有的學生則是細細品味,有了新的情感體驗;還有的學生雖然有些情緒變化,但不知道如何用語言表達出來……面對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巨大差距,筆者既不會批評指責學生,粗暴對待學生,還會想方設法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促進學生進步。為此筆者組建了若干個討論小組,允許學生自由結(jié)組,體現(xiàn)了他們課堂主體的地位。這樣小組內(nèi)既有優(yōu)等生,又有學困生,此時就能發(fā)揮互助作用,由優(yōu)等生帶動學困生思考,實現(xiàn)整體提升。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學習,課后更要注重學困生的學習反饋,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有所提升而不打擊他們的信心,真正做到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
三、思想開放,不斷進步
現(xiàn)在課程改革,教學標準提升,教學理念更新,教學任務加重,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升。但很多教師,尤其是中職學校的任課教師還是低標準要求自己,繼續(xù)沿用舊有的教學理念與模式,那樣只能被社會淘汰。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進步,才能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服務學生。所以,教師在要求學生進步、不斷努力的同時,也不能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愿意接受新事物、新理念,能聽從他人的建議,能反思自我,實現(xiàn)自身的進步。
在教學《離太陽最近的樹》這一課內(nèi)容時,筆者想要踐行情境教學模式、小組討論式來代替講授式教學模式,于是主動參與了學校組織的培訓課程,上網(wǎng)觀看了名師課堂,還與同事交流教學經(jīng)驗,聽取他人的建議,做好了課前準備。就這樣到了課堂教學活動時,筆者還是忐忑不安,戰(zhàn)戰(zhàn)兢兢,沒有自信,直到學生被情境導入活動、自主閱讀活動與師生探究活動吸引,漸入佳境,注意力高度集中,筆者才重新獲得了自信心。當然,筆者沒有滿足于當下取得的成績,一邊教學一邊反思,利用課下時間修改自己的教學計劃,調(diào)整教學思路,使教學方案更加完美。
四、注意言行,樹立典范
任課教師與學生接觸時間久,對學生的一言一行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教師語言粗俗,行為低下,道德缺失,也會教出同樣的學生。為此筆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學建議:教師要明確自身的價值,要注意自己的影響,做到用語文明,行為規(guī)范,道德高尚,成為學生學習效仿的楷模。
課堂上不使用粗暴的語言,也不是用冷言冷語,當然,除了課上時間外,課下時間筆者也嚴格要求自己,不會因為一時的疏忽給學生帶來消極、負面的影響,與學生一同進步。
綜上,實踐表明,教師素養(yǎng)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工作的質(zhì)量,為此提升教師素養(yǎng)成為做好中職語文教學工作的題中之意?;诖?,筆者結(jié)合實際提出了上述幾點建議,以期能與其他教師們一起努力維護好教師隊伍的形象,做好中職語文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曹睿.淺析語文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zhì)[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09).
[2]陳永杰.語文教師須勤讀常寫——只有當好書生,方能教好學生[J].文教資料,2012(11).